北京皮影戏,自金代传至今,已有八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是北京的古老剧种。然而皮影戏的黄金时代是在清初,由于王公贵族偏嗜,各王府中均有影戏箱,致使皮影戏逐步兴盛起来,并流传到外地。北京皮影戏在清代乾嘉时,已分为东西两大派,其实在艺术上并无大异,只是流派的不同。现将两派作一比较,可略见其不同之处。 一、因影戏班设立的地区不同,而分为两派,凡在西城或外城西部的影班属西派;设在东城或外城东部的影班属东派。 二、由于传入地的不同,而分为东西派,由兰州经涿州而传入北京的,称涿州影,即西派影;由滦州或关外传入北京的,则是东派影戏,称滦州影。 三、在演出节目时,西派是按师傅口传心授的内容演唱,没有文字剧本,东派演出时,则照本演唱,因此,剧本易于流传后世。 四、在唱腔上,西派大致与弋腔相近,由于流传地广,易受地方剧种影响,东派的唱腔则有自己的独立的影调。 五、在演唱方法上,略有不同,西派在演唱时,是自然发音,不捏嗓,东派演唱时,旦角多用捏嗓,发音声细清脆。 六、在影人制做上,西派多用牛皮,雕工较细,尺寸较大,不涂油;东派制作用驴皮,雕工较粗,影人尺寸较小,上桐油。 七、在表演影人上,西派的表演动作粗犷简单,而东派影人的动作细腻灵巧。 八、班社供奉的戏祖不同,过去西派影班供奉的是观音大士,东派影班则供奉孔子。 以上两派的特点,仅反映了清代影戏的流派情况,而金元明三代的北京皮影戏,因缺乏史料,则不得详知了。不过从两派传入的时间来看,东派是在清初。而北京原有的影戏,则是由兰州、河南、、涿州传入北京的,其年代要比东派为早,或许在西派影戏中,能够看到金元明三代影戏的原貌,但还需考证。 北京能够保存下这个古老的艺术,影班和艺人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清末民初时,虽不及清初兴盛,北京仍有二十多个影班,如三义班、三乐班、永乐班,玉顺和班,同乐班、裕顺班、荣顺班,德胜班、毓秀班、鸿庆班、乐春班、庆民升班等东派影班,西派有祥顺班、福顺班、德顺班、西天合班、天富班、北永胜班、致盛和班、祥庆班、和成班、永和班、义顺班、双顺班、魁盛和班等。较著名艺人有李真、赵连仲.李脱尘等精于操纵影人,王瑞、白四、严三.查二、张永、路宗有、彭文禄、傅子云等善于演唱,甄永恒善雕镂影人。这些艺人在继承和发展北京皮影艺术中,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其中有两个代表性的艺人,一是西派“德顺班”的路宗有,一是东派“庆民升班”的李脱尘,在北京皮影史中,是应提及的、有造诣的两个人物。 路宗有又名路跃峰(1883--1967),生予皮影世家,酷爱皮影艺术,熟予操纵,精于演唱,本工唱旦,并精通生、净、丑。在戏曲界中交谊甚广,不断吸取京剧艺术之长,丰富影戏,在北京皮影戏中,独树一帜,单成一家,形成“路派”。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尚小云等,对他唱的影调,备加推崇,经常听他演唱,《樊金定骂城》、《六月雪》、《祭塔》、《琵琶缘》等影戏。路宗有不仅自身致力于影戏艺术,并教育其子为影戏出力,培养五子分别演唱生、旦、净、丑角色,并兼操纵与伴奏,全家包揽了唱、耍、伴奏、雕刻等各项,尤其三子路景达,雕镂技艺,精巧绝伦,中外闻名。路宗有及“德顺班”,是北京观众喜爱的影戏班之一,并为北京保存皮影艺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李脱尘(1880--1939),生于河北玉田县,曾是基督教的传教士。幼时在故乡多受滦州影戏的熏陶,对影戏极为爱好,后辞去传教职务,辅助其父李昆的“庆民升班”,致力影戏研究。他的表演技艺非常纯熟。他家藏影戏秘本百余种,多为外间少见之本,如《三贤传》等本,同时还编了许多新影戏,如《庚子变乱记》、《大卫战胜克利亚》等戏,以影戏形式演出外国故事,也是个创举。李脱尘在演出之外,四十年中,遍游华北各地,考察滦州影戏的状况,并编写了《滦州影戏小史》,对滦州影戏的始源、流传及艺术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考证,首次提出滦州影戏创始人,为明代的黄素志,黄是滦州安各庄人,万历七年的秀才、精于诗画、雕刻,但因屡试不第,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游学关外,初创影戏脚本《盼儿楼》,而创兴了滦州影戏。这一论点,为以后对滦州影戏的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 影戏艺人不仅对影戏艺术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在日伪、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甘愿下乡务农,不为日伪演出,对反动派敢于用影戏揭露其黑暗统治,表现了一个民族艺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而受到群众的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