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京华春节食风谈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刘建斌

    春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亦俗称“过年”。据古文字学者考证,“年”字是个象形字,图形为一个人顶着一捆稻禾,意思是:一岁完毕,谷物丰收,运送回家。所以我国古代人民一直把过年视为庆贺丰收,辞旧迎新的节日。在春节期间,除了祭祀等节日活动外,就是充满喜庆气氛的“玩”和“吃”两大项。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北部,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方交往的重镇,也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集聚之所。因此,春节的食风更为丰富多采。
“小型农产展览会”——腊八粥
    “送信儿的腊八粥”是北京的一句俗语,是说腊八粥送来了春节将临的信息,一年一度的春节庆祝活动也就从此开始了。
    据《燕京岁时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葡萄干),以作点染”。这种用各样的米,各种的豆,各种的千果熬成的粥,稠柔粘软,易于消化;营养丰富,色昧俱佳。人们在“冻死寒鸦”的“腊七腊八”——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仔细品尝着那不同味道的干果、杂豆,暖意盈怀,颇有喜获丰收之感。老舍先生在写《北京的春节》时,首先就提到了腊八粥,他幽默地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产展览会”。 
    腊月初八日食粥这一习俗,最早来源于佛教。据说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出家后,曾游遍了印度的名山大川,以寻求人生的真谛,他长途跋涉,终日辛劳,晕倒在尼连河畔。这时,一位善良的牧羊女用拣来的各种米、豆和野果熬粥给他喝,使释迦牟尼终于苏醒过来,并于腊月初八日得道成佛。从此,每年的这一天群僧诵经作佛事,还仿效牧羊女以多种米豆干果熬粥敬佛。
    明清之际,北京城内外寺庙林立,一到腊月初八便竞相煮粥以敬佛。尤其是雍和宫,更以腊八进粥为一年中之盛事。《燕京岁时记》中说,雍和宫的喇嘛每年在腊月初八日夜里熬粥供佛,清宫还“特派大臣监视,以昭诚敬。其粥锅之大,可容数石米。”这里熬好的腊八粥除了供佛之外还要供给皇宫内院及皇帝食用,所以显得格外热闹而隆重。这种风俗传到民间,北京的家家户户,不论贫富“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滁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以示共庆丰收。有的人家还把腊八粥涂抹在四合院中的枣树以及其它,果木树上,据说“吃”了腊八粥的果树,能结更多的果子,看!腊八粥还是人们祈望丰收的一种媒介。
辞旧迎新的象征——饺子
    春节的庆祝活动,到三十晚上(农历除夕)是一个高潮,因为子时(零点)一到,就标志着新的一年开始了。在这送旧迎新的时刻,倾城鞭炮轰鸣,焰火漫天。家庭主妇们忙着烧开水煮饺子,然后全家相聚共食,借饺子的谐音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之意,又因为饺子外形酷似古代的元宝,在辞旧迎新之时吃它,象征着国盛民富“招财进宝”,寄托着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愿望。还有人在饺子馅中放入银币、铜币以及宝石等用来占卜一年吉祥、顺利。
    饺子本是我国的一种传统食品,古时称为馄饨。三国时,魏国人张楫著的《广雅》一书中记载有:“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可见它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成了我国北方人民喜爱的食品。明朝以后,饺子曾一度称为“煮饽饽”。清代人李光庭写的《乡言解颐》一书中有一首描述水饺的乡谣:“夏令去,秋季过,年节又要奉婆婆,快包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媳妇费张罗”。这是描述滓京一带乡间风俗的民谣。北京人还常爱说:“三十晚上吃饺子——没有外人”。用以形容关系密切,不分彼此。
    如今,饺子已经成了人们的家常便饭。为了节省时间和供应大批人的同时进餐,还有包饺子的机器,生产机制水饺,为了便于携带和保存,还用现代化设备制出了速冻水饺。饺子的历史虽已掀开了新的篇章,但春节吃饺子的习俗仍然受到人们的珍视。
戏弄灶君的“武器”——糖瓜
“二十三条祭灶王,一碗清茶一碟糖”。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
    旧时,每当腊月二十日过后,孩子们就唱起了上面的歌谣,并且盼望着大人们快些买回糖瓜来。“糖瓜”是一种用黄米和麦芽熬制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但在屋子里遇热后就变成了又粘又硬的糖疙瘩。这种粘性很大的麦芽糖,在晋代的《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当时称为“胶牙饧”(音形)。唐代大诗人自居易在一首诗中也写道:  “岁盏后推兰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由此可见,在唐朝它已与美酒一样,成了春节期间必备的佳品。到了明清时代,麦芽糖又被派上了新用场,成了祭祀灶王爷时,粘糊其口的武器。
    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坏事都详细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就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各家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腊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间,根据玉帝的旨意惩恶扬善。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儿童们则把这一天当作春节的序幕和“彩排”。天一擦黑儿,就放起了鞭炮,在鞭炮声中由家中的男主人把糖瓜一盘,清茶一碗供在灶王像前,点上蜡烛和线香,祈祷行礼后,把灶王像从墙上揭下来烧掉,再把茶水泼在纸灰上,糖瓜则由孩子们抢着分而食之。
    腊月二十三糖瓜祭灶,形式热闹隆重而又风趣幽默,所以把这一天称为“过小年”。
馈赠亲友的扎品——蜜饯杂拌儿
    一进入腊月,北京的街市上就呈现出了节日的气氛。特别是“南货铺”,不但挂出了浏阳花炮,还摆出了海参、鱼翅、燕窝以及粟子、红枣、花生、瓜子、蜜饯杂拌儿,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就是鞭炮和杂拌儿。因为这两样东西一个是玩的,一个是吃的,并且都带有浓厚的节日喜庆气息。
    “杂拌儿修,顾名思义是几种食品杂凑在一起,加以拌和而成的。其实过去“杂拌儿一有许多种。最普遍、最便宜的一种是将花生、栗子、榛子、焦枣与糖藕片、金糕条、冬瓜条等搀合在一起而成的干杂拌儿,讲究一些的是用榛仁儿、花生仁儿、糖藕片、糖姜片、桃脯、杏脯、冬瓜条、青梅等拌和而成的,更高级的则称为蜜饯杂拌儿,是以桃、杏、梨脯及青梅、蜜饯海棠、金丝蜜枣等拌和而成的,看着五光十色吃起来兼俱酸甜。春节时用杂拌儿敬神祭祖待客都十分方便,也是馈赠亲友的节日礼品。当年干果铺备有专用的绿釉小罐,用以分别装上炒红果(以大山里红去籽,加沙糖、玫瑰煎煮而成),榲桲(小山里红去籽,用开水抄过。加上熬好的糖汁腌渍而成)、蜜饯海棠(以白海棠或红海棠加沙糖、桂花煎煮而成),再配上扎在蒲包中的杂拌儿。绿釉小罐以油纸和红底黑字的商品广告纸封口,蒲包上则先敷以一张绿纸或粉纸,再盖上一张红底黑字的商品,“告纸。红绿相间黑白分明,平添了几分喜庆气氛。
    蜜饯果脯在汉代即已出现,那是为较长时期保存水果,用蜂蜜将水果浸泡起来浓缩而成的。明朝时,御膳房把用蜂蜜浸泡的梨块、桃杏等加以煎煮而成,当时叫作“蜜煎”。清代改用沙糖代替蜂蜜并加上桂花、玫瑰等爵料。这样制成的果脯改称“蜜饯”。据传有一次向慈禧进奉蜜饯果脯时,无意问把几种果脯放在了一起,呈上去一看更显得色味皆佳,慈禧太后很高兴。因此得了个“杂拌儿”的名称,传到民间以后,也就成为了北京的一种独特的节日风味食品。
庆贺团圆的佳品——元宵
    春节的活动,到正月十五日再次形成一个高潮,以后就接近尾声了。在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时候,庙会上,大街上都布满了各种各样的元宵摊。有的搭着藤棚,摆着几张案子,陈列出几十种馅的元宵任人选购;有的现场表演,用筛子现摇现卖;有的支起大铁锅卖煮元宵,那热气蒸腾的锅里翻腾着洁白的元宵,散发出一股股轻淡的香味。
    元宵这种食品,早在唐代开元年间的广陵郡,就有家制米圆相铛,即呼之为元宵的食品出现。元宵所以成为正月十五人们喜爱的食品,原来也是取团圆吉利的意思。在这一年中的第一个十五月圆日,合家团聚,面对当空皓月,看着孩子们打着灯笼欢笑嬉闹,再吃上几个甜香粘软的元宵,情趣无限。但是,在古老的北京,还居然出现过强制改“元宵”为“汤元”的闹剧。这个闹剧的扮演者就是窃国大盗袁世凯。
    袁世凯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又想恢复帝制,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这年上元节袁世凯从前门大街经过,听到街道两旁一片高声叫卖“元宵”的声音,觉得人们似乎在嘲弄他,说他袁世凯将在人间消亡。他胆战心惊地回到王府后,一个很受他宠爱的姨太太忙吩咐仆人上“元宵”,袁世凯一听怒气顿生,狠狠地打了这个姨太太两个耳光,并下了一道命令:从这年(1913年)上元节起,不许再提“元宵”两个字,一律改称为“汤元”。但是这更激起了人民的愤怒,仅仅过了不到三年,袁世凯就在一片声讨中一命呜呼,而“元宵”之艺名却一直流传到今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11 , Processed in 1.09358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