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的过年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贺海

    腊尽春回,人们度过了漫长的冬天,即将进入到新的一年。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春节是“一元复始”的标志,人们对于过年都倍感亲切,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不同的地方特点。北京人向来重视这个传统节日,也有很多值得记述的民俗趣闻。
春  节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儿要一顶新毡帽!”每到“腊鼓催年”的农历十二月间,北京民间“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这种传统的习俗,一般都从“腊八”开始,一直延续到元宵节后,因此,旧时北京的一首民谣中说:“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首,三十晚上熬一宵,大年初一去拜年。”
    腊月初八,家家熬腊八粥,传说这天为佛祖得道之日。当年释迦牟尼用钵化缘,化得五谷杂粮充饥,后人为了纪念他,在每年腊月初八也用多种米、豆熬粥供佛。北京民间,人们多在天亮之前即熬好一锅腊八粥。讲究一些的人家,腊八粥除米、豆之外,还放一些枣、栗子和桂元肉等等。粥熬好之后,除全家食用外,往往街坊邻居也互相馈赠。腊八这天,除民间普食腊八粥外,旧时北京各大庙,如柏林寺、嵩祝寺、白云观等,也都用大锅熬粥,然后分送那些有钱的施主。每碗粥中插一小黄纸旗,书明某庙所赠,施主接到粥后,以银两“回敬”。当时各大庙利用腊八粥也可增加一笔收入。
    腊月_兰十三,又称“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祭灶仪式,人们在灶君神像前供上关东糖,清水和秣草,送灶君爷“上天”。人们如此尊重这位灶君,是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三十晚上回来后,能“下界保平安”!这些举动,也无非是人们在灾祸连年的旧社会,祈求一点安宁而已。
    祭灶之后,人们开始准备过年。春节前,家家都要彻底清扫,称作“扫房”。人人都要理发洗澡,准备干干净净过新年。这时走街串巷的剃头挑子,以及大小理发馆、澡堂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有些理发馆或澡堂到了年根儿,往往是通宵营业。
    春节前夕,人们把居室内外装饰得节日气氛很浓。一般人家在门上贴门神,门框上贴春联,门楣上挂“挂笺”,门前插芝麻秸,屋内窗上贴剪纸,墙上贴年画。   
    旧时的北京,每到岁末,街头就出现为人代写或出售春联的“书春摊",也叫“对子摊”。年画,是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品。北京的年画,多来自天津的杨柳青一带。它是我国三大民间木刻年画的产地之一。当时售卖年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芦苇小帘裹而包之,背着走街串巷,口中不停叫喊“挑画儿呗!”的卖画小贩。这些人多来自京东农村;另一种是北京各闹市设立的画棚子。当年的花市、东西两大庙(隆福寺、护国寺)、白塔寺等地均有画棚子。据《燕京岁时记》载:“每至腊月,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购之。”这种画棚子将画悬于四壁,任人观赏或挑选。卖画者也有以四季花名或依照画的内容为题裁,编唱各种歌词,以招徕顾客的。过去的年画,种类很多,如四扇屏、合家欢、吉庆有余,以及以戏剧情节为内容的条幅。   
    除夕和元旦是春节的高潮。当时的旧俗很多,既不许动剪刀,也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尤其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几乎一夜不睡,叫作“守岁辞岁”。三十晚上的团圆饭,讲究在夜半子时合家坐到一起吃,叫作“更岁饺子”意味着吃完饺子,即开始进入新的一年,也是为了取个吉利。据清代成书的《帝京岁时纪胜》载:每年除夕之夜,“爆竹声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无停”。可见大年三十的盛况。         
    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主要活动。大年初一,亲友相见,总要拱手作揖,互道鼻恭喜发财”、“新喜,新喜”等等。长者受拜后,要给晚辈“压岁钱”。这天北京的街道“车马喧阗,追欢竟日”。春节达到了高潮。
元 宵 节
    大年初一过后,继之而来的即是正月十五,人称元宵节,也叫灯节。古时称作上元节。
    元宵节晚上张灯,历史已经很长,相传始自东汉明帝时期。当时佛教传入中国,为表示对佛的尊敬,明帝命令百姓元宵放灯。唐宋以后,元宵观灯的盛况逐渐扩大,晚唐诗人李商隐在一首诗中曾描述古长安的正月十五“月色灯光满帝都”。唐玄宗时,把元宵张灯活动由一个晚上,改为三个晚上,北宋时增为五个晚上,南宋时又加了一个晚上,变为六个晚上,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规定自初八夜“上灯”,十七夜“落灯”,一连张灯十个晚上,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仍沿用旧习,张灯十日。因此,北京旧时的灯节,是从初八开始,十八日方才结束,十五日这天算作正节。
    今天北京东城的灯市口,是明、清时期的灯市。灯节期间,入夜以后,悬挂由民间艺人精心制作的各种彩灯、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以及动物灯、玩具灯等等,供人观赏,同时出售,再加燃放的各种焰火,真是火树银花,亮如白昼。当时这条二里长街夜晚放灯,白天为市。开市之日,商贾云集,经销各地出产的商品,应有尽有。那些勋臣贵戚,官宦豪门还临时租用街楼,搭起氍毹帘幕,作为眷属观灯的场所,形成“人不得顾,车不能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的热闹拥挤的场面。此外,还有不少民间艺人在此演出秧歌、杂技、中幡等民间技艺。因此,旧时的灯市口一带,不仅是灯市,也是上元期间的一次盛会。直到清代康熙年间,因为灯市口离宫廷较近,才将灯市迁至前门外大栅栏、灵佑宫、琉璃厂,以及东四、地安门、西四一带。当时的“六部衙门” ,如工部、兵部上元悬挂的各种彩灯包很著名,彩灯上面多绘有各种人物故事。当时有一首歌谣说:“太平鼓,响咚咚,一生爱看六部灯,灯屏儿,书成套,一典一故我知道。”
    在这些地方,每到上元佳节,悬灯的盛举不亚于明代。
    元宵节的另一活动内容,即是燃放各种焰火、爆竹。旧时北京的年前,大街上即出现不少花炮栅子,售卖各式花炮。有些花炮的名称颇具风趣。如金盘落日、线穿牡丹、飞天十响、炮打襄阳城、竹节花、水浇莲、葡萄架、天地灯等等。最为出奇的,是用锦盒制成的“花盒”。这种“花盒”点燃以后,可以出现各种人物或花鸟虫鱼的形象,精致的可以制成几段故事,连续出现。据《宛署杂记》记载:京城焰火“有声者,曰响炮,高起者,曰起火。起火中带炮连声者,曰三级浪。不响不起,旋绕地上者,曰地老鼠”。此外,还有什么泥封外皮的“砂锅儿”,纸封外皮的“花棒”,以筐盛之的“花盆”等等。
    北京春节期间,另一番盛况就是庙会和民间组织的各种花会。
  旧时的北京城内及郊区,共有七百余座庙宇,春节期间,大小庙宇均向香客、游人开放。在庙内及门前设有集市,称作庙会。北京的庙会以自云观、大钟寺、东岳庙等处最为著名。
    西便门外的自云观,原为北方道教中心。元代道教全真派始祖邱处机曾在此主持“天下道教”多年(即元代的全国道协),圆寂后亦葬于此地。
    这座著名的道观,每年春节期间开庙,以正月十九最为热闹,称作“燕九节"。当时香客游人摩肩接踵,盛况空前。白云观门前除有出售各种衣物、小吃的摊贩之外,并有秧歌、高跷等民间庙会,人们称作“耍燕九”。因正月十九是邱处机的生日,旧时传说这天他要下界超度有缘者,谁碰上即可“祛病延年”。这种迷信传说当时也确实吸引了一些祈求“吉祥”的人们,来此“会神”神仙”。清代的一首《竹枝词》里曾说:“京师盛日称燕九,少年尽向城西走,白云观前作大会,射箭击球人马蹂。”
    中外闻名的北京琉璃厂(即“厂甸”),每年初一到十六开市。此处辽代为海王村;明代为琉璃窑厂,清乾隆年间始成市肆。开市之日,商贩云集,凡文物、古书、首饰、珠宝、文具、食品等,应有尽有,因此,吸引了大批的游人。春节逛厂甸,是过去北京人们的一件盛事。
    北京郊区的“花会”,在春节期间也是最为活跃的时候,几乎村村都有。花会表演的项目繁多,有高跷、早船、太平鼓、地秧歌,幡会、狮子、小车、竹马等等。有些树予还要搭起大棚,悬灯结彩,表演各种节目。京西苏家坨一村就有十八档会。“丰台十八村”的花会也很著名,至今在当地还流传着“后泥洼的棍,前泥洼的幡,孟村的早船跑得欢,樊家村的童子众会参”的民谣。
    我国人民的重要传统节日——春节,确实给北京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美好的生活情趣。不论农村或城市,即使平时比较生疏的人们在这时彼此也要说上几句吉祥话。每一个人的心里在这“一元复始”之时,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和向往。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喜气洋洋的春联,五颜六色的年画,疏疏密密的锣鼓声和放过花炮后,那一阵阵的火药味,都同人们暖烘烘的心情交织在一起,“年”,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与温暖。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45 , Processed in 1.09262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