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漫话『渎山大玉海』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吕英凡

    北京北海的团城上,有一座秀丽别致的蓝顶琉璃瓦亭,其中的汉白玉石莲座上,放置着一个构思巧妙,色泽清润的大玉瓮。这就是有名的稀世珍品“渎山大玉海”,它被清人称为京师玉器三绝之一。由于它有早期明确的文字记载,所以也是研究北京历史的重要文物。
    此瓮是用一大块墨玉雕琢而成。直径四尺五寸,高二尺,周长一丈五尺。它本是忽必烈盛酒的器皿。传说此玉系采自四川岷山,因该地古称“渎山”,故冠于名前。“大玉海”是极言其大,寓有“海德”、“海量”之意。据《元史。-世祖纪》载:“至元二年(1265年)十二月渎山大玉海成,敕置“广寒殿”。该殿原址,即在今天的北海白塔处。在“渎山大玉海”上,按照天然白色斑纹的形态,精心雕刻着海龙、海马、海鲸、鼋琶等动物,在汹涌澎湃的大海中,出没于惊涛骇浪之间,生动逼真,气势磅礴。元末进士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说。“其大可贮酒三十余石”。当年忽必烈在重檐藻井、文石甃地、四面琐窗、缀金饰云的广寒殿中的小玉殿里,设有金嵌玉龙御榻,左右列置着文武大臣的坐床,这个巨大黑色玉瓮,就架设在皇帝与公卿中间。当论功行赏,赐宴饮漓时,便在其中舀取,用以显示场面之大,圣眷之隆,当时盛况,可想而知。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朝代的更迭,“大玉海”也曾流离失所,饱受风霜,经过一番不平常的周折。由元而明,历经多次天灾兵燹之后,直到万历七年(1579年),神宗决定拆去广寒殿,“大玉海”遂辗转流落宫外。清初侍值禁廷、随时承谕以备康熙帝顾问的翰林学士高士奇,学识渊博,熟悉掌故。据他著的《金鳌退食笔记》载:大玉海竟在禁垣西华门外的真武庙里,被道士做了“咸菜瓮”。后来得知是前朝遗宝,才把它陈列在殿堂上。另据吴长元的《宸垣识略》说,该庙因此,还被人们称之为“玉钵庵”。乾隆十年(1745年),有人将玉瓮情况奏报朝廷,乾隆帝酷爱古董,始“敕以千金易之”,把它购至富内,置于团城上的承光殿。为叙述它的由来及“用协天庥”,“光昭法物”,乾隆帝亲笔题写了《玉瓮歌》,令造办处工匠刻在玉瓮内壁,以资永志一。《日下旧闻考》还记载着。乾隆十四年(1749年),乾隆帝命工“于承光殿前起一小亭置之”,并命内廷翰林等各赋一首咏玉瓮诗,分别刻在亭子四角的楹柱间。他自己也写了四首诗,作为“诗额”分刻在亭子四面的门楣上。时至今日,玉瓮亭上的刻诗仍然清晰可见。同年,乾隆帝偶幸承光殿,还曾题过一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几年萧寺伴寒韲,仍置承光焕彩霓”。
  “松杪照来千载月,夜凉依旧景凄凄!”
    看来此诗作于月夜,这时乾隆三十八岁,正是盛年。万乘之尊,也许未见得能够诸事如意。诗虽然说的是玉瓮,但仔细体味起来,其中既表现有踌躇满志的狂傲,同时也流露有感慨伤惋的忧思。向来为人君者,大都喜怒无常,是以称孤道寡。没有这种令人难以捉摸的特殊性格,怎能做得了皇帝!乾隆似也不能例外。
    今天,当我们面对着这个经过七百多年人间沧桑的元朝珍品,用探索的目光鉴赏它的时候,我们能不想到那广寒殿上君臣的酣饮,真武庙里道士的清苦,以及翰林院中学士的讴歌,和那承光殿前乾隆的吟咏。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丽现今的“渎山大玉海”,在祖国的春天里,为展示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才真正焕发出新的灿烂光辉!
北海团城上的大玉海(摄影:冯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16 , Processed in 1.12764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