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过中山公园的人,大多都注意到了那座八角琉璃白石亭子——兰亭八柱碑亭,因为这个亭子造的新巧别致,且又轩峻大方,特别引人注目。而座落在来今雨轩以西长廊西侧一块大太湖石——“青云片”石,怕有不少人未必认真留意过,因为北京的公园中奇石名石太多,所以人们便不太过细地去鉴赏它和考究它了。其实,这块奇石和兰亭八柱碑亭同属予圆明园的珍贵遗物,不可小觑。
提起圆明园,人们便会驰骋自己事富的想象去幻拟它的瑰丽宏伟和储珍纳宝之盛。
圆明园是康熙赐给皇四子胤祯(即以后的雍正帝)的赐园,后经重修扩建,乾隆九年(1744年)基本建成。园内楼台殿阁和亭榭轩馆等精美建筑,就有一百四十多处,并汇集了江南无数名园的胜景,如有仿著名杭州西湖的“断桥残雪”、“柳浪闻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三潭印月”等。使园里建筑能得“处处有美景,景景不负游园人”,所以被人们誉为“万园之园”。但极为可惜,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园中珍物时,被纵火全部焚毁。
摄影:阙明
圆明园的遗物,除了在圆明园的遗址人们还能看到现存长春园西洋楼的部分石城残迹外,现存中山公园的兰亭八柱碑亭和青云片石——这两件从圆明园废墟中清理出来的遗物,便是弥足珍贵的宝贵文物了。
说来也巧,这两件遗物,都与乾隆皇帝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乾隆皇帝酷爱书法,所以在圆明园里,特别突出地建造了一座琉璃白石亭子,名为“兰亭八柱碑亭”,成为圆明园里的引人观赏的美丽园景之一。因为这座亭子,不仅本身建筑别致优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支撑亭子的八根石柱上,分别绘刻了古代书法家临摹的八册《兰亭帖》。
第一根柱子上,刻的是唐初书法家虞世南(公元558--638年)的临摹。
第二根柱子上,刻的褚遂良的临摹。
第三根柱子上,刻的是冯承索的临摹。
第四根柱子上,刻的是唐著名文学家柳宗 元的《兰亭诗》真迹。
第五根柱子上,刻的是唐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原本。
第六根柱子上,刻的是清乾隆进士于敏中补刻柳公权所写的兰亭阙笔。
第七根柱子上,刻有明书画家董其昌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
第八根柱子上,刻的是乾隆皇帝临摹董其昌的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
不仅如此,亭子里还建有一石碑,上面刻有王羲之《修禊》的故事。碑的正面,刻画的 是曲水流觞图,背面刻的是乾隆皇帝所写的诗文。
说起青云片石的起始渊源,与乾隆皇帝也是有着不解之缘。
乾隆皇帝,不仅酷爱书法,而且还喜欢搜罗奇石、怪石以点缀皇家园林。如今中山公园里的这块“青云片”石和横卧在颐和园乐寿堂庭院内的怪石“青芝岫”便都是由乾隆皇帝罗致到皇家园林的。
“青芝岫”,和“青云片”这两块石头原都是明万历进士、书画家、并有其祖米芾爱石之癖的米万钟的遗物。这两块山石原都采自北京西南的房山,运抵良乡,由于米万钟家财耗 尽,被迫弃于郊野。一百多年后,二石被乾隆发现,将大石青芝岫运至颐和园,小石青云片运至圆明园时赏斋,乾隆称大石青芝岫为雄石,称小石青云片为雌石。1925年,青云片石从圆明园废墟中被清理出来,移置在中山公园。此石,现尚存乾隆题的“青云片”三字和八首诗,足可证明此石为乾隆的珍爱之物。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7 , Processed in 1.11195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