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东三环路西透过楼群还能看到北京国际眼镜城的大楼
▲楼体上“北京眼镜专业市场”几个字的颜色已经斑驳脱落,在一堆旧楼之间很难注意到它
风光无限买地又盖楼 遭遇围困推墙再筑“城” 引资置业从此不生产 眼镜厂:名噪中南海 秘制“水晶棺”
多年前,北京眼镜厂的几层红砖小楼是那个地区少见的高层建筑。如今,从东三环潘家园桥附近路过,现代化的数十层高的北京国际眼镜城并不扎眼,在周边高楼的比衬下,很容易被忽视。要发现深埋在楼群深处的北京眼镜厂旧楼,更得仔细再仔细。陈旧与现代在同一个院门里共存共荣。 五六十年代 牙刷把做腿 梳子柄当框 1963年北京眼镜厂由几家家庭小作坊组合而成。曾任北京眼镜厂厂长、72岁的王珠良说,在这之前,生产模式还是手工化的。作坊都到破烂市上去收旧牙刷和旧梳子。回来后,就用牙刷把做眼镜腿,用塑料梳子柄做镜片框。煤气炉上坐一壶水,通过壶里冒出的蒸汽加热,再凭手工抻,圆形镜框的就用圆木棒抻,桃形的就用桃形木棒抻。抻好形了,再拿到水龙头底下用凉水冷却。刚开始,眼镜的形状全是圆的,能发展到桃形是一个进步。做桃形,牙刷把就用不了了,只能用板材,价格也比圆的贵。 有高中文化的王士英进厂就成了高级知识分子,当了干部。新任干部到厂后都要先下乡学习一年。一年后,王师傅带着“革命五好青年”的评价回到厂里。王师傅回忆,当时的三环路只是一条十米宽的马路,厂子就是两三间平房,四周都是庄稼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毛主席水晶棺模具秘密制造 上世纪70年代末,板材供应跟上了,镜框生产也实现了机械化。那时,“京字”牌镜架和“银河”牌镜片,在北京名噪一时。不少国家领导人出访时戴的眼镜都是这个厂生产的。 王士英说给国家领导人做眼镜是政治任务,也是秘密的事。一般会做五六副眼镜,做成后,工厂的车载着师傅去中南海,到了中南海门口还要换坐一辆中南海里的车。见了领导,领导会一一试戴,选副最合适的。 毛主席去世后,厂里做了一个小的玻璃水晶棺模具。但除了党委书记和攻坚小组的人知道外,其他人都不知道。身为车间主任的她,也只知道在工厂的一个小仓库里,挑选了几名出身好技术也好的老师傅做这个模具,模具具体什么样,什么时间送走的就不知道了。 806风靡全国 周边楼房全与厂子有关 1978年工厂率先跟香港合作搞来料加工。通过合作原材料提升了一大步,加工工艺也改进了,基本是冷加工。 以前用的材料易燃易爆,生产的同时就得准备大石棉被和泡沫灭火器,因为一旦火势起来了,消防车也控制不了。 后来,厂子逐步自己买进原材料,也开始仿造香港提供的机器设备。这边搞生产,那边搞测试。眼镜厂开始进入辉煌,试制的806(1986年第六号产品)风靡全国。北京眼镜厂也成为全国市场上三大眼镜厂之一,全国布有六条销售线路覆盖大部分省市地区。 新产品推出时,又逢全国配镜难,因为验光上不去,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配镜成了社会问题。配镜要排队,快的一周慢的要一个月。工厂借机扩建了厂房,扩大了生产。 工厂仓库里常年是空的,产品一下线就被百货批发部运走。当时北京市场上只有五家眼镜店,有的眼镜店干脆直接把支票搁在销售部。眼镜店搞产品展览时,因为人太多,得用棍撑着柜台。工厂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效益也是周边工厂最好的,愿意进厂的人也多了。工人由400多人发展到了1000多人。 王师傅说,那时三环东边眼镜厂周围的楼大部分都跟北京眼镜厂有关,不是眼镜厂的,就是眼镜厂投资建的,而眼镜厂盖的楼都带电梯。因为有钱,地皮、楼房只要想买想建都能实现。办公设备也是最先进的,周边单位有时候还来借用复印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 “眼镜村”包围眼镜厂 冒牌货抢市场 随着沿海地区的开放搞活,广东、福建、浙江生产眼镜的合资企业、独资企业及个体户发展迅猛,加上款式新颖、价格低廉,国有眼镜企业渐渐失去了优势。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劲松东口方圆三四公里的城乡接合地带出现了300多个眼镜经营者,他们租住当地农民的房屋,专门批发零售眼镜,从劲松东口到潘家园,形成了专门经销眼镜的“眼镜村”,在全国都小有名气。 那时温州生产的一种叫“京宇”牌的镜架,从外表上看和北京的“京字”牌镜架非常相像,就在北京眼镜厂门口卖。“京字”牌当时的批发价是11.2元,“京宇”牌的市场价格才3元到5元,价格差了好几倍。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眼镜厂跟不上市场经济的潮流,运行机制繁琐,设备老化,设计陈旧,产品根本销售不出去。来自江浙一带的一些个体商贩无照经营,打一枪换一个地儿,大肆经销伪劣假冒和走私产品,对风雨飘摇中的眼镜厂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现在北京眼镜城有限责任公司工作的胡昌年说,1991年5月21日,在原眼镜二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眼镜专业市场。6月25日,市场召集到147家商户,共集资56万。北京眼镜专业市场采用分期返还租金的方式,风风火火地试营业了。 1991年8月8日,营业面积4500平方米的眼镜专业市场正式开业。1993年营业额达1.3亿元,一年多时间扭亏为盈。很多职工转向了服务业,为商户办托儿所、小卖部、保洁、工商协理等。 当时跟二厂只有一墙之隔的北京眼镜厂,由于产品结构不良和经营机制供血不足,经营状况也每况愈下,1993年亏损390万元。当时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救活了二百人,饿死了一千多。” 1994年9月7日,两厂推倒了围墙,成立了北京眼镜城有限责任公司。一个面积1.2万平方米的眼镜专业市场也呈现在世人面前,年交易额递增到两亿多元,知名度迅速扩大,成为当时全国第二大眼镜集散中心。 21世纪初 租金虽高名气不小 商户愿入住 过了几年红红火火的日子,1997年后,北京眼镜专业市场又出现了相对疲软的现象,顾客的购买力下降,原市场地理位置的优势逐步减弱,不少客商把生意直接做到了俄罗斯及中东地区。国内厂家也纷纷寻找直接代理人,一些较大的私企公司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品牌,开办自家的生产基地。北京眼镜专业市场很多设施和服务已经不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只能寻求合作。 2002年,一家有荷兰侨胞背景的浙江民营企业看上了这块市场。北京眼镜城的商户已经告别了过去的“游击战”和“地下战”,有比较完备的销售网络和代理品牌,具有很好的发展潜质。于是,他们在北京设立了北京天地投资管理公司,并很快与北京眼镜城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协议,合资成立了北京成瑞置业有限公司,建设和经营北京国际眼镜大厦。 北京国际眼镜大厦的租金要比以前市场的租金高一倍,但每年来北京参加博览会的客户,都必定要来这里转转,所以眼镜大厦的规模为商家提升了不少底气,商户也愿意入住。就这样,一个具有工业特色的北京眼镜厂从此退出生产领域,转为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