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密云发现1.2亿年前的天门洞。”消息说:“在密云县石城境内柳棵峪村天门山形成于1.14亿年至1.2亿年间的北方罕见的穿山岩洞——天门洞被发现。”天门洞为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受到侵蚀在自重力的作用下发生滑塌,形成了穿山岩洞奇观。”消息还配了一幅照片,群山之巅一束阳光穿过山洞,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和柳棵峪村我曾有一面之缘。一九七一年,我去大西山的冷风甸时曾穿过柳棵峪村。那时正是“闹革命”的时代,人们沉浸在喊口号、贴标语的狂热之中,根本没有“旅游”这个概念。倘若有人山间信步观赏一下这山光水色,立即会被扣上“革命意志衰退”、“不务正业”的帽子。轻的写一份检查,闹不好还要挨一顿“批斗”。那天,柳棵峪村那房顶长草的农舍,尤其是山坡上一片片砍伐后留下的白森森的树楂,还是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至于东山上那个穿山岩洞,也只是匆匆一瞥,仿佛梦中一般。时序匆匆,三十五年过去了,现在的柳棵峪又是什么景象呢?应该去看一看了。 来到柳棵峪沟口,正巧碰上本村的一位护林员,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老人身板挺硬朗,人也忠厚热情,自愿充当了导游员。 柳棵峪是条十里长的山沟,二十几户人家散落在山沟里。刚进沟口,那繁茂的林木,就送给人们一个惊喜:梨、桃、杏、枣遍布在小溪两旁;松、柏、枫、杨散落在山腰、山顶;溪谷两旁的岔沟里,荆棵子、牛筋子密密层层,其间古藤盘绕,林木繁茂得人都难以穿行了。就连裸露的山崖上的石缝里也长出了松树、柏树。当地昨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雨,整个柳棵峪沟真是“潭潭皆满溢,树树尽葱茏。山山挂白练,处处听泉声。”漫游在这绿色的海洋里令人心旷神怡。我突发奇想:一个村子总是和地名息息相关,松树岭一定松林成片,椴树梁一定椴树成荫。“这儿叫柳棵峪,那么多树,可我怎么没见到柳树呢?”我问。 老护林员一怔:“您说的还真是,以前我也没细想,大概人们忘了种了。” “现在种点柳树多好。”我说。 “事是好事,可您瞅瞅,这柳树没地儿种了。”老护林员为难地说。 我也笑了,有了这繁茂的林木就够了,有没有柳树又有什么关系呢?万绿丛中无柳树,不正是柳棵峪的一大奇吗? 沿着溪边的林荫小路向沟里走去,来到一个空旷处。放眼一望,沟口的群山已匍匐在脚下。看看太阳,辨认一下方向,明明往南走,却是越走越高。我喃喃自语:“怪哩!地势一般都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这柳棵峪十里长沟却是南边高来北边低,怪哩!” 老护林员笑了:“这算什么?夜里看看天门洞的月亮,那方叫怪哩。” 老护林员的话,撩拨起我强烈的好奇心,我决心留下来,目睹这天门悬月的奇观。 夜幕终于降临了,奇峰林立的天门山静静地屹立在星空之下,东西通透的天门洞镶嵌在山顶。天门山的山脊泛起一道朦胧的银光,月亮从山那边爬起来了,天门洞穿过一束银光。急忙爬山来到那道光束里,天门悬月的奇观出现了:墨绿色的星空和黝黑的山体几乎成为一体,天门洞里,一月高悬,熠熠生辉。天文和地势的巧合构成了这难得的奇观,站在这银灰色的光束中,令人如醉如痴…… 柳棵峪,三大奇,南边高来北边低。万绿丛中无柳树,月亮躲在山洞里。 天门山,柳棵峪,不虚此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