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怀念汪曾祺先生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铁凝

  汪曾祺先生离开我们10年了,今天,人们还以各种形式纪念他、缅怀他,说到底是对一位杰出的文学大家的尊敬。他的名字和他的作品一起,将长久留在我们的心中。
  汪曾祺先生是当代中国文学界的一位大师,他的文学成就一直受到文学界的高度肯定,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学养、人品和文品,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汪老去世前,我曾有机会多次与汪老交谈,他幽默机智的谈吐,乐观爽朗的人生态度,贯通古今的学养,奖掖后人的热情,时时感染着我,“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从汪老那里我体验最深。他的音容笑貌,至今可以清晰浮现。今年新春之际,我和几位同事走访在京的一些老作家,那时我常常会想起,要是汪老还在世该多好,我又可以走到他的面前,和他聊天,听他富有感染力的教诲。
  汪曾祺先生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的道德风范,他的学识人品,他的充满艺术魅力的作品,都堪称我们的导师和典范。他出生在一个江南士绅世家,家学渊源,耳濡目染中,使他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形成了独特的气质。成为西南联大中文系的学生之后,有着深厚国学功底的汪曾祺又打开了另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熟读了众多世界文学名著,并得到沈从文等文学大家的指导,20多岁就出版了自己的小说集,并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后的几十年,他历经战争和政治的风雨,但无论是戎马生涯还是遭受错误打击,他从未放弃过自己钟爱的写作。他曾经当过军人,做过教师,在博物馆、学校、文联、京剧团工作过,人生经历可谓丰富,但始终没有改变的是,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才华出众、成就斐然、地位独特的小说家、散文家、剧作家。汪曾祺在他晚年的时候迸发出的创作热情,达到的文学成就,在新时期文学一浪接一浪的潮流中独树一帜的地位,使他成为广大作家和读者敬仰的文学大师。小说集《晚饭花集》、散文集《蒲桥集》、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等等,都是众多读者反复阅读的文学精品,《汪曾祺文集》的出版更是满足了很多读者的阅读愿望。一篇《受戒》就令当时的文坛耳目一新。晚年的汪曾祺自然而又不自觉地掀起一股“汪曾祺热”。
  关于汪曾祺的文学创作道路,他的文学成就和文学史地位,今天的很多朋友和专家都有各自的见解。在我看来,汪曾祺小说最突出的特点,是他始终以追求文学的美为创作的目标。美,是所有作家创作追求的品质,但在汪曾祺笔下,美具有不可多得的特质。健康,快乐,平和,向上,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感动,还有不露声色的幽默,是汪曾祺小说总能够带给我们的阅读感受。他以短篇小说名世,他让看上去平朴的传统故事和强烈的先锋意味浑然天成地在自己的短篇小说里融合,在当年也吸引并折服了一批有才华的致力于文体探索的青年作家。
  汪曾祺是一位用散文家的语言,剧作家的结构方式来创作小说的作家,多方面的素养造就了他的小说。他的小说给人散文化的印象,又不失小说的味道,正是他这种多面的创作才能的高度体现。他的小说人物那种健康的天然去雕饰的人性之美,传达着他一以贯之的人生和艺术理想。他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这也是作家和读者尊敬他的重要理由。他曾经为自己的一幅画题名为“人间送小温”,使我想到这也是他给自己小说的一份界定:他的文学是要带给人温暖的,并且这温暖不是轰轰烈烈的“大热”,是“小温”。虽是文坛大家,却能非常谦虚而又恰当地对待自己和自己的作品,不夸大,亦不盲从。今天想来,尤为不易,也分外宝贵。汪曾祺充满暖意的小说使人的精神健康,内心平安。在今天,我觉得汪曾祺的创作对我们这代人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更年轻的作家,同样有着强烈的示范意义。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08:34 , Processed in 1.18390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