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清代镇国公魁璋的府邸 曾是清代重臣崇厚的宅邸,现为西城区少年宫 平安里西大街以北,东起育幼胡同,西至西直门南小街,北临后广平胡同的这一大片,即现在的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北京青年宫、官园公园等地,清代时是两大王府,东边是果亲王府,西边是诚亲王府,两府之间仅隔一夹道。 官园是我在北京最熟悉的地区之一。从小学到初中,我差不多每周都要到位于官园的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去参加活动。上大学后,我家恰好搬到了官园对面的富国街。出国留学后,每次回京探亲我都要重回官园,捡拾儿时美好的回忆。我很小就开始学小提琴,上小学时,经考试被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儿童艺术团管弦乐队录取,成为一名小提琴手。从此开始我每周日上午到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排练的“历史”。和小朋友一起排练比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练琴有趣得多。休息时,我和小朋友一起跑出排练厅在院子里疯玩。这个活动中心很大,我真怕迷了路找不到我们的排练厅。我在管弦乐队学习了三年多时间,上百次地来到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但是我并不知道它的历史变迁。 ■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曾是果亲王府和诚亲王府 直到上大学后,我家搬到了官园附近,我对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的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查了一些资料,才搞清楚了来龙去脉。 平安里西大街以北,东起育幼胡同,西至西直门南小街,北临后广平胡同的这一大片,即现在的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北京青年宫、官园公园等地,清代时是两大王府,东边是果亲王府,西边是诚亲王府,两府之间仅隔一夹道。 果亲王允礼,为清圣祖(康熙)第十七子,雍正元年(1723年)受封果郡王,1728年晋果亲王,主管理藩院、工部、户部,办理苗疆事务,雍正对他十分信任,赞他“实心为国,操守清廉”,并诏命辅政。清高宗(乾隆)即位后,允礼总理事务,乾隆三年去世。 果亲王府于嘉庆年间改赐瑞亲王绵忻,称瑞亲王府。绵忻为清仁宗(嘉庆)第四子,他的孙子载漪封王时,据说圣旨书写有误,将“瑞”误写为“端”,瑞王改成了端王,此府又称端亲王府。 载漪(1856-1922),原是惇亲王绵恺之孙,后过继给瑞亲王绵忻,娶慈禧太后的侄女为福晋,深得慈禧信任。1893年任御前大臣。1900年慈禧曾立其子为“大阿哥”(即皇储),准备取代光绪帝。义和团运动中,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办理外交。主张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怂恿慈禧对外宣战,端王府成为义和团总坛口。端王府规模很大。府正门面阔五间,正殿面阔七间,东西配殿各面阔七间,还有后殿、后寝、后罩房和很大的花园。 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他随慈禧西逃。联军对端王府大加破坏,几乎夷为平地。1901年清政府和八国联军议和时,他被指名为“祸首”,要求严惩,慈禧也只得忍痛将其革爵发配新疆。 端王府的西边是诚亲王府。诚亲王为清圣祖(康熙)第三子允祉。雍正年间改赐清圣祖第二十一子慎郡王允禧,称慎郡王府。其子永2封质亲王。又称质王府。光绪时,他的后裔镇国公溥龄居于此府,因而在《京师坊巷志稿》中又称此府为龄公府。八国联军烧毁端王府时,此府也遭到极大破坏。 民国期间,这两座府址先后被改作艺徒学校、北平师范学校、北洋大学北平部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京地质学院新生部等。1953年辟为官园体育场。十年内乱中,曾作为中央“文革”的办公地,在里面盖了多座2至3层的精美楼房。1982年改为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育幼胡同以东原是王府的马号,后改为77中,现在是西城区教委所在地。 没想到留下我许多童年美好回忆的排练场地,竟有这么复杂的历史变迁。 我去中国少年儿童活动中心活动时,平安里西大街还没有开通、拓宽。我常坐22路公共汽车在护国寺站下车,过马路,穿宝产胡同、大觉胡同,再往南到活动中心的正门。 我成百次地背着自己的小提琴,穿过宝产胡同。我觉得它比一般胡同宽敞些,胡同里的房子也好。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是一条元代就有的古老的胡同。在胡同中段路北,曾有一座元代的古刹宝禅寺,这条胡同是因寺而得名的叫宝禅寺街。1965年北京的许多街道要“铲除封、资、修的影响”,纷纷改名,宝禅寺街改称宝产胡同。宝禅寺在清代后已逐步败落,但胡同中部路北有不少高大的屋宇,可能仍是宝禅寺的遗存。在宝禅寺西面,只一墙之隔,当时还有一座寺院,叫正法寺,当然,规模和名气都远不如宝禅寺。 在宝产胡同西段路北,有一座大的府邸,差不多占了胡同的三分之一,西边直至赵登禹路。现在的宝产胡同23号至29号(单号)都是原府的范围,这就是魁公府。魁公府是清代镇国公魁璋的府邸。魁璋为裕亲王福全的九世孙,清光绪二十二年(1899年)袭镇国公。裕亲王府原在台基厂二条,清末辟为使馆界,裕亲王府被拆除建了奥地利使馆,末代镇国公魁璋迁到了宝产胡同。 魁公府坐北朝南,由中路和东西跨院组成,影壁、垂花门、敞厅、爬山廊、石雕拱门都异常精美,目前保存也较完好。现东路、中路为机关宿舍,西路为福绥境派出所。我曾多次去派出所办理各类手续,不大的四合院,让人感到十分亲切。 ■以抗日爱国将领赵登禹命名的路 出了宝产胡同西口,就来到了赵登禹路,这条路是以抗日爱国将领赵登禹的名字命名的。南北向,北起西直门内大街,南至阜成门内大街。从西直门内大街至平安里西大街是这条路的北段。 赵登禹,1898年出生在山东菏泽县赵楼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只上了两年学,便因家贫辍学。1914年,16岁的赵登禹步行千里到陕西投奔冯玉祥将军,在冯部第十六混成旅当兵。因他自幼习武,机警勇武,被冯玉祥将军发现后,调至身边当了贴身护兵,跟着冯将军转战南北。他深受冯将军赏识和信任,一级级的由排长、营长升上去,1930年春升任第十一军二十五师师长。 1933年1月,在著名的“长城抗战”中,赵登禹和他率领的“大刀队”英勇抗战,将士们挥舞大刀,砍杀日寇千余人,重创了铃本师团,阻止了他们向关内推进之势。音乐家麦新专门谱写了大刀队战歌《大刀进行曲》,传唱至全国,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斗志。 1933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发动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向宛平县大举进攻。27日傍晚,赵登禹接到去南苑指挥作战的命令,率部星夜赶赴前线。南苑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赵登禹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当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冲至阵地前沿时,赵登禹跃出战壕,挥舞大刀,杀入敌群。全体官兵在将军的带领下,斗志倍增,一次次将日寇击退,夺回多处被日寇占领的阵地。 28日傍晚,赵登禹奉命向大红门方向集结,准备反击。在接近敌阵地时,敌人以密集的火力扫射,赵登禹多处中弹,倒在血泊中。他对身边的传令兵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北平城还有我的老母,你回去告诉她老人家,忠孝不能两全,他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赵登禹将军为国捐躯,年仅39岁。 抗战胜利后,白塔寺东侧的北沟沿路,被命名为“赵登禹路”,以志纪念。解放后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赵登禹将军烈士证书,赵登禹路的名称也一直沿用至今。 ■赵登禹路23号,曾是作家张恨水的家 我国近代著名作家张恨水曾在赵登禹路23号居住。电视连续剧《金粉世家》热播后,许多人才知道了张恨水。其实早在上世纪30年代,张恨水就是家喻户晓的大作家了。他以章回体写成的小说当时在许多报纸上连载,常常引起人们争相传阅,引起轰动。在他长达50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或出版过的中、长篇小说达120余部,是我国现代最多产的作家之一。 抗战胜利后,1946年春,张恨水应朋友之托回北平筹办《新民报》,他买下了赵登禹路(原北沟沿)23号一处四合院。 这是一处有四进院落的大四合院。前院是门房和汽车房,穿过垂花门进入中院,是张恨水的会客厅和书房。他的妻子带着孩子住在后院。 院子里种满了花草树木,前院有一架紫藤,书房前是牡丹花池,院中央的大缸里栽着荷花。 张恨水曾描写过他的院落:“晨起,新绿满院,首拂低枝,风飘下两三点雨,诗意盎然。屋后小院,终年不履人迹,其间蓬生野菜,开紫花如结球。启户视之,微风阵阵扑人。” 在这样诗意盎然的环境中张恨水心情愉快,才情横溢,他除负责《新民报》工作外,还为多家报纸撰写连载小说,并写下了许多诗与散文。 但是,好景不长。书生意气的张恨水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更不懂争权夺利。在后来《新民报》总社派来了新的负责人后,他只好辞掉了报社本、兼各职。而这时,蒋介石挑起了内战,社会动荡,人心不安,他写的言情小说也失去了读者,稿约越来越少,张恨水陷入了困境。他只好卖掉了这座自己心爱的院落,另居他处。 ■东冠英胡同里有末代皇帝溥仪最后的宅邸 出了宝产胡同西口,沿赵登禹路向北走不远,路西就是东冠英胡同。这条胡同里原来也有一个寺庙叫东观音寺,胡同也因寺而得名。“文革”期间,用其谐音,改称东冠英胡同。胡同西口路南第一个门,东冠英甲40号就是中国末代皇帝溥仪最后的家。 1959年,溥仪特赦由抚顺回到北京后,由全国政协安排住进了这个院,后来他和李淑贤女士结婚后仍住在这个院,一直到他1967年11月病故。 这是一个不大的院落,院里种有桑树、梨树、海棠树、槐树,三间北房,房前有拱形雕饰的廊子。房子虽不能和过去住过的宫殿、洋房相比,但颠沛流离大半生的溥仪还是很珍爱这个家的。他把自己参加普选的选民证一直放在写字台玻璃板下最显著的位置,表明自己对做一个中国普通公民的自豪。 溥仪和邻居们相处得很好,他特别喜欢孩子。他家院中桑葚成熟时,邻居孩子常来“偷吃”,把整洁的小院也搞得十分肮脏。后来,溥仪打开院门,欢迎孩子们来作客,把水果和糖果拿出来请孩子们品尝,与孩子们建立了信任与友谊。有一次,溥仪想吃洋葱,他拿出十元钱让孩子们帮他买,不料竟买来了一大筐。他为孩子们的诚实、认真和自己的“无知”而开怀大笑。后来孩子们帮他退了货,花一毛钱为他买了三个洋葱头。这些有趣的往事,一些老邻居谈起来仍如数家珍。 这次去探寻,远远地就看到一大片楼房,这是新建的冠英园小区。溥仪家的小院还在吗?早已拆掉了吧?走进东冠英胡同,我才放下心来。这条胡同还在,一直走到东冠英胡同西头,看见停放着许多清洁车辆,院里有师傅在修理车,这就是溥仪的家,现在已是环卫大队的办公地了。我走进院子,溥仪住过的北房完好地保存着。我看见过溥仪和他夫人在这屋前拍的一张照片,现在除了院子较杂乱外,屋子和照片上几乎没有变化。穿出后小院的门是南草厂胡同64号。我立即按下快门,为这个小院留下了珍贵的镜头,谁知道它还能保留多久呢。 出了东冠英胡同,沿着赵登禹路再向北走,路东是前公用胡同。这也是一条极为古老的胡同。元代属鸣玉坊。明代时是皇家的供用库,即皇室在宫外采买和储存日用生活品的外设机构,因此得名。清朝时讹音为官衣库,民国时改称前公用库。“文革”时改为前公用胡同。 前公用胡同15号就是明朝时的公用库所在地。当时在这里为皇宫采买日用必需品,再送往宫内为皇帝和后妃享用,一定是一个人来人往,异常热闹的地方。清朝后期,这里成了重臣崇厚的宅邸。 崇厚(1826—1893)在1861年至1870年间任直隶总督、三口通商大臣,曾经手与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等国签订通商条约与章程,还曾创办天津机器制造局和洋枪队。1870年,作为中国第一个出使西方的专使出使法国。1878年伊犁事件后,他奉派赴沙俄谈判,擅自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丧失了伊犁之外的大片领土,受到舆论谴责。1880年被捕入狱,定斩监候,后捐助朝廷30万两白银作军饷,才获释。崇厚做了清廷卖国政策的替罪羊。北洋军阀时期,这里曾是奉系军阀傅双英的住宅。 这座院落分东、中、西三路,每路三进。中路和西路的前部为花园,花木茂盛。从中路的堆花石坛向北,便是宅院的主体建筑花厅,以前主人宴请宾客的地方。花厅五开间,前出抱厦,四面开窗,两侧是圆形花窗,别具匠心的建筑与前面的花园融为一体。带有花园的府邸一般将花园置于一侧或府后面,像这样将花园置于主体院落之前的极为少见。这或许是原建筑破坏后改建的结果。 解放后这里曾是市人事局的办公地,1956年由北京市当时的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亲自选址,辟为西城区少年宫,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我在中国儿童活动中心管弦乐团时,许多小伙伴都是西城区少年宫的学员。我曾随他们多次来这里玩耍。我当时就被这回廊曲折、庭院错落的建筑吸引。这是我对具有传统文化风韵的北京四合院的最初认识,它深深地刻在我心里。 ■八道弯11号,鲁迅在这里写下了不朽杰作《阿Q正传》 前公用胡同的北边是八道弯胡同,正如它的名字那样,这条小胡同真是七拐八弯。但就在这条不起眼的小胡同里,却住过我国近代文坛巨匠鲁迅先生。 鲁迅来京后,先住在宣武区南半截胡同7号浙江绍兴会馆内藤花馆和补树书屋。1918年8月19日,他买下了八道弯11号。1919年11月21日搬来,12月29日由绍兴接来母亲同住,直至1923年8月迁居砖塔胡同61号。他在八道弯生活了近四年,这在他的人生和文学生涯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历程。 八道弯11号有三进院落和跨院。鲁迅住前院,母亲与朱夫人住在中院,周作人、周健人兄弟及其家人住后院。当时院内住了老小12口,是鲁迅全家除在绍兴老家外,唯一的一起居住的一处院落。院内比较宽敞,鲁迅在屋前种植了丁香与青杨。 鲁迅在这里著译成果颇丰,他写下了《风波》、《故乡》、《社戏》等名篇,据统计,约有小说、杂文、译著百余篇。他的不朽杰作《阿Q正传》也是在这里写成的。当时任《晨报副镌》主编的孙伏园常来八道弯向鲁迅催稿,不料竟催成了《阿Q正传》。这部作品从1921年12月4日至翌年2月12日,每周或隔周在《晨报副镌》上连载,立即成北平市民争相传看的佳作。许多人仿佛从阿Q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他揭示和解剖了“国人的灵魂”。 当时的八道弯周宅还是文化界名人聚会之地,蔡元培、胡适、钱玄同、郁达夫等许多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俄国盲诗人爱罗先珂曾在这里居住,李大钊遇难后,他的子女也曾在这里避难。 也是在八道弯,鲁迅兄弟在周作人日本夫人羽太信子挑拨下关系破裂,最终分手,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周作人在这里住了40多年直至他1976年病逝。 八道弯多年前就已面临拆迁,因各方人士的呼吁暂时保留了下来。但现在已破败不堪,门前没有任何标记、说明,院内住着30多户,百十口人,因私搭乱建的小屋而使原格局面目全非。人们常说,鲁迅是一个永远的话题,作为鲁迅生活过的一个具体物质的存在,就让他这样破败、损毁吗?在日本仙台市,鲁迅曾租住过的一幢二层日式小楼前,镶有“鲁迅故居迹”的大理石牌。这家的主人以鲁迅曾在这里居住而深感骄傲,精心地保护着这座故居。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8 08:11 , Processed in 1.10061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