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同仁堂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老北京时代,曾有这样一首诗:都门药辅属同仁,丸散人人道逼真。纵有岐黄难别味,笑他若简述通神。 这几句诗称赞的是北京历史上最有名的药店同仁堂。同仁堂是北京城里最有名的一家药店,被老北京时代的人们称之为中国四大药店之一。位于前门外大栅栏街的中段路南,老人们曾说,过去的店面要比街面低,是个下洼子门,从市面上看,你根本见不着同仁堂的匾,只能看到乐家老铺四个大字。关于同仁堂的来历,有几种传说,一种说同仁堂是明朝末年,一个姓岳的郎中,从绍兴来到北京,住在大栅栏一家专门接待药材客商的客栈里,客栈主人也姓乐,祖籍山西,名字和岳郎中是音同字不同。事实上,这个岳郎中,名为郎中,实则往来贩卖南方药材,来往中间便和客栈的岳掌柜成了好朋友。 清朝初年,乐掌柜回山西老家探亲时,把客栈的生意委托给了岳郎中管理。谁知乐掌柜一去不回,多年杳无音讯,岳郎中便自然地继承了这家客栈。因乐、岳同音,岳郎中便改姓为乐,把客栈改成了同仁堂药店,于康熙己酉年(1669年)开张营业,传说创此业者为乐尊育先生。 也有人说,乐尊育是清朝的敕授登仕郎,为太医院吏目,掌管出纳文书,他喜读方书,通晓医术,后晋授文林郎。他常对儿子乐梧冈说,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又说,同仁二字可命为堂名。乐梧风本来也走的是仕途,但屡试不中第,于是秉承先人意愿,放弃了科举之途,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创办了同仁堂药铺。 还有一种说法,说同仁堂创办人姓乐,浙江宁波人,于明永乐年间来北京落户。开始,他走街串巷摇铃行医卖小药,维持生活。到了乐尊育时,成了皇宫里的太医,为后来的发家创造了条件。乐尊育的儿子本想读书考官走仕途,但总考不中。无奈之际只得继承父业走经商的路,于是便在前门外大栅栏开办了同仁堂药店。 我想,同仁堂的来历,无论什么样的说法,都一概是史学家的事情,重要的是其发达的原因,是由于有了宫廷里的秘方,才得以使其在清雍时代便开始向规模化发展。那么,同仁堂的宫廷秘方是怎么得来的呢? 清雍正时,宫廷御药房中有个领班叫张清一,后来这个职务被他的养子张世基承袭。因同仁堂的药品做工精良,在京城很有名气,所以朝廷御药房所需的药品,就由同仁堂代为采购,这样张世基便和同仁堂掌柜的有了十分密切的关系。后来,张世基的女儿嫁给了乐尊育的孙子,从此张、乐两家由生意上的交往变成了儿女亲家。乾隆十八年(1753年),同仁堂搂火,整个药店全被烧毁。为了重建同仁堂,张世基提出了招商入股的办法,并出资白银2万两,成为第一个大股东,东家由于家产被烧毁,只用乐家老铺的字号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股份。由于张世基在御药房供职,除去每年1.2万两白银的俸禄之外,还能在给宫中代购药品中得到大量回扣,收入十分可观。所以,他把主要精力一直放在御药房,对同仁堂的生意并不太重视。于是,在来来往往中,便有很多宫廷秘方陆续流传到了乐家老铺。到了晚清时候,慈禧太后当政,同仁堂奉旨为宫廷制作御用药品,其地位已经在某种意义上代替了御药房。在故宫博物院,至今仍保存有两粒慈禧太后吃剩下的乌鸡白凤丸,上面印刻有“光绪年同仁堂制”的这样。 同仁堂从古到今,一直以丸散膏丹驰名中外,除古方和民间验方及祖传奇方外,绝大部分的药方来自于宫廷。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同仁堂曾整理过一套药品目录,共载中成药495种,其中虎骨酒、安宫牛黄丸、乌鸡白凤丸、国公酒、参茸卫生丸、苏和香丸、再造丸、紫雪散、活络丹、女金丹等,很多种流传到今天的药品,很大一部分都来自宫廷秘方。 多少年来,同仁堂的中草药品种齐全,加工细致,以疗效高而声名远扬,主要是配方合理用料讲究,炮制一丝不苟,加之其与御药房的关系,使得同仁堂在广大用户中身价倍增。同仁堂的店名,不仅上层社会人人皆知,下层百姓也深知其名。清代时,为防止城内水沟淤塞,每年都要掏沟一次。掏沟时,每每全城臭气熏天,污泥堆积,给过往行人带来许多不便,尤其夜间更不安全。于是,同仁堂便制作大量纱灯挂在掏沟的地方,为来往行人指路,每个纱灯上都写有“同仁堂”三个字。这样不仅方便了夜间行人,也为同仁堂自己做了宣传。再有每年会考期间,全国大量的举子云集北京,同仁堂便利用这个机会,派人到各省会馆和举子住所,免费赠送一些助消化和预防伤风感冒、治水土不服和药品,目的是通过这些举子,把同仁堂的名声传到全国各地去。 同仁堂不仅善于宣传自己,而且还广做善事,广结良缘。据说,老北京时代的同仁堂经常在冬季设粥场、舍棉衣,夏季发放暑药,帮助穷人百姓。药店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穷人死了,只要是有人介绍,有人证明,都可以到店里找管事的,开个条子到指定的棺材铺去领一口薄皮棺材。 在日伪时期,有个日本商人看上了同仁堂的买卖,想在同仁堂入股,他们几次派找乐家联络,想拉拢并控制同仁堂。面对这种情况,同仁堂掌柜的乐达义断然拒绝了日本商人的无理要求,为防止意外他还找到了当时的大汉奸王荫泰,请他出面帮忙。最后同仁堂花了许多钱,才算把这件事压下去,使得乐家老铺没能让日本人染指,从而捍卫了民族尊严,保护了祖传的宫廷秘方。 据有关史料记载,在清末民初时,同仁堂曾出现过四大房共同管理店铺事务的局面。所谓四大房,是乐家第十代乐平泉的四个儿子,即:乐孟繁、乐仲繁、乐叔繁、乐季繁,四大房约定,同仁堂只此一家,不得另外开设分号。如私房另开,只准用乐家老铺之堂号另起。因此,民初之时,乐孟繁开了宏仁堂药店,乐仲繁开了颐龄堂药店,乐叔繁开了宏济堂药店,乐季繁开办了达仁堂药店。 北京解放前夕,同仁堂的经理是乐松生,他是上面所提到的乐达义的儿子,为人能干开明,奉公守法。1952年,同仁堂被评为完全守法户,1956年同仁堂进行了公私合营。同仁堂的职工人数有了大幅度增多,生产实行了机械化,结束了人工操作的历史。特别是中药提炼厂的建成,扩大了中药提炼的生产。同仁堂药店在解放后的一代传人乐松生的手里,实现了中药西制和制药生产机械化。1953年,同仁堂在北京大学的帮助下,试制了银翘解毒片、香莲片、黄连上清片、女金片等,获得了成功。后来又进一步制成了藿香正气片、舒肝片等。使得同仁堂不仅誉满全中国,而且名扬海外,与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联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3 , Processed in 1.08568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