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通州区中部。张家湾东古运河西畔。西隔玉带河与张家湾相望,北接京津塘高速公路与明代存放用建北京城砖处形成的的砖厂村相邻,东同清初圈地形成之北许家场相交,南滨萧太后河。因存储建设北京所用皇家木材得名。
秦汉时期沽水(潞水)流经今村之东。南北朝北齐天保八年(557)所修土长城纵踞今村中。地代郭守敬所开通惠河自今村南口入注大运河北段(白河,后称北运河),此处成为运河北端张家湾码头之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初期,国都设在南京,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今北京),发动“靖难之役”,夺权自立,所号永乐,立意迁都,下令按南京皇城建制建设北京。遂派遣大批官员前往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等省,采伐珍贵木材,沿大运河运至张家湾码头存储,建厂保护根据北京建设工地需要,自此调运。因是存放皇家所用木材之处而各皇木厂。同时在皇木厂之南还设有朝廷专销统售食盐处称上下盐厂,有建北京用花斑石厂与批发北京地区之江米店,之北设有大型骆驼店。如此,由众多货栈形成一座聚落,但因一直属于张家湾码头组成部分,古代未定村名。民国二十四年(1935)末,日寇操纵于通州成立汉奸专国政府——“冀共自治政府”,为加强统治,镇压反抗,于通县疯狂推行保甲制,因张家湾行政村管辖面积太大,皇木厂附近聚落又与张家湾城隔有玉带河,故将这座早已形成之聚落从张家湾行政村中析离而出,独立成为行政村。因古代诸货栈中以皇木厂最重最大,遂以之命为村名。
是村尚存不少遗迹遗物。当年皇木厂位于今村西北部印刷厂处,一株古槐在是厂东侧,为当时管厂官员所植,至今已近六百年。村北尚存一段清嘉庆以前大运河故道遗址,今用来养鱼。在旧村改造中,于村原花斑石厂处出土四十余块山东所产嘉石,最大者长四米、宽一点五米,厚一点二米,重十五吨,赤线花斑,甚为美观;原盐厂处出土三件石权,最大者重约千斤,乃世界权重之最;古槐西侧出土冶炼稀有金属小坩锅数千件。
明嘉靖七年(1528),巡仓御史吴仲国排众议,主持重修通惠河,将元代河口从张家湾北移至通州城北门餐,并大力治理张家湾至通州段运河,漕船可经张家湾上溯行至通州城北门外,于是皇木也可北运至通州城北,遂于北关外亦设有一座皇木厂,后成村亦名皇木厂。
(文章来源:北京地名典 主编:王彬 徐秀珊)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12:35 , Processed in 1.11669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