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朝阳区西部。东起光辉南里,西至东三环中路,北起第一机床厂自用铁路,南至通惠河。此村因位于通惠河二闸遗址北岸而得名。
二闸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初建时原名籍东闸为上下两座木闸。至顺元年(1330)易木为石,更名庆丰闸。明嘉靖七年(1528),上下两闸合为一。此闸因位于东便门外第二道闸故又称二闸。明清两代在闸口均设官执掌,专司漕运。另编闸夫数名,专司天情水势,启闭闸门。因东便门外“地势较通州高四十尺”故全靠沿途闸坝蓄泄河水,方能通航。除梯航漕运外,二闸历史上另有两项防汛设施:一是闸门,共有十三块启动闸板。一是泄洪洪桥,俗称“归州把儿水簸箕”,位于二闸口四百米处的北岸,为三座连成一体的石拱桥,向北形成漫坡,桥低于二闸村,高于河水面。当洪水来袭、未及打开闸门时,洪水即可绕过该村,从拱桥下向北再折向东泄至高碑店闸。石桥上原有一块“避坟厂”,据云夏夜在此石上乘凉,蚊虫不叮不咬。1956年拆除石桥,此石下落不明。
二闸村以舞狮闻名。曾有一对造型特别的闭口“大明狮”,异于一般的张口狮,形态逼真,色彩绚丽,挂有十三只特制钢铃,后毁于“文革”。
(文章来源:北京地名典 主编:王彬 徐秀珊)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3 12:03 , Processed in 1.17803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