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达智桥胡同

2002-12-1 11:00| 发布者: 王彬 徐秀珊


    位于宣武区西北部。东起宣武门外大街,西至校场五条。因鞑子桥谐音得名。
    明代此街北有接待寺,地随寺名。清代宣武门外大街有由北来的水沟,与接待寺的水沟相汇建一小桥,称鞑子桥,转音为炸子桥。民国时期雅化为达智桥,1965年为今名。达子或鞑子、骚达子、臊达子均为对蒙古人的蔑称。或云有蒙古人居于此者。
    胡同十二、十四号为松筠庵。明嘉靖时杨继盛的故居。杨为河北容城人,字仲芳,号椒山。因历数严嵩五奸十大罪,触怒严嵩,受尽酷刑,押赴刑场而死。乾隆时胡季堂先生主持在他故居内立祠堂。之前,高念东等官员曾居住于此。清末,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消息传来,民众震惊。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起草上皇帝书,表示爱国的情怀,强烈要求变法维新。一千三百多举人在此处的请愿书上签字,并向都察院投递。就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此街河南会馆即嵩云草堂也是举人聚集签字的地方。嵩云草堂是道光年间河南显宦袁甲三创建的。清末是强国会活动场所。梁启超发表的爱国维新的讲话,打动许多人的心弦。这里留下许多近代史名人的足迹,如杨度、张伯驹、徐谦诸人。松筠庵于1984年被市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来源:北京地名典    主编:王彬 徐秀珊)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4 00:29 , Processed in 1.08173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