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恭王府及花园

2002-12-1 12:00| 发布者: 燕山


    恭王府及花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四街,左依什刹海,背倚后海,四周环境非常幽美。这里是清道光帝闵宁第六子恭忠王奕?的府园。它的前身是乾隆时大学士和珅的第宅,嘉庆时成为乾隆帝第十七子庆僖亲王永璘府。以后咸丰帝将庆王府收回,转赐给其弟奕?,是为最后一代府王。
    恭王府的建筑,可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邸部分占地46.5亩,分为中东西三路,各山多进四合院组成,后面环抱着长160余米的通脊二层后罩楼,楼后即花园部分。花园名萃锦园,占地38.6亩,园内建筑也约略形成中东西三路,园中散置了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池塘花木。由于恭王府及花园设计富丽堂皇,斋室轩院曲折变幻,风景幽深,因此一向传闻认为这里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
    在和珅在这里建宅前,当时旧址是一片民宅,并无大型宅第。出身微贱的和珅,由于善于逢迎,颇得乾隆帝的恩宠。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授户部侍廊、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之后,不数年即擢升为户部尚书、议政大臣、御前大臣兼都统、侍卫内大臣、四库全书馆正总裁兼理藩院尚书,以后又升为文华殿大学士,三等忠襄伯,乾隆帝并将其最宠爱的幼女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赐婚和珅之子丰绅殷德,结成君臣亲家。和珅一身兼任这么多要职,大权在手,于是贪赃枉法,卖官鬻爵,无恶不作,“家中珍宝胜于宫中”。在这种情况下,以和珅的权势和地位,必然要有一所和自己人身份相相称甚至超过的第宅。以和珅聚敛财物数量之多,自己买地建宅的可能性较大。从现存形制看,当时已具备了三条轴线组合成的院落了。西路院落最后一进的七开间带抱厦的正厅,室内安装了雕饰精美的楠木装修隔断和暗楼以及鼓墩式覆莲座柱础,都保持着乾隆时期的特征。
    嘉庆四年(1799年)乾隆帝“驾崩”,和珅失去了靠山,立即被抄家籍产,廷臣请将和珅凌迟处死,嘉庆帝则“加恩赐令自尽”。和珅既死,照议革去公爵,令其子丰珅殷德承袭伯爵,但中许他“在家闲住,不许外出滋事”,过不多久又找个借口将其伯爵革去,停其世袭,赏给散秩大臣衔,第宅也就当然由内务府没收归公,由于和孝公主的关系,仍许他在这里居住。除去他们住的一部分外,嘉庆帝把和珅第改成王府,赐给自己的兄弟庆郡王永璘了。
    庆郡王永璘是高宗十七子,与嘉庆帝为同母弟兄。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封贝勒,嘉庆四年(1799年)封郡王,二十五年(1820年)三月,永璘临终前才得亲王封号。永璘在作皇子时,就渴望得到和珅的第宅了。和第既经收归内务府,当然要经内务府按照郡王府的规制改建后,永璘才能搬进去。从各种迹象看,当时并未大规模修缮,也只是使其稍事符合郡王府规制而已,中路各层主要建筑的绿琉璃筒瓦顶,应是此时更换的。由于里面还须住一位公主和“只准在家闲住”的固伦额驸丰珅殷德,所以庆郡王只能占用一部分作为府第。就这样一宅分两院,直到道光三年(1823年)九月,和孝公主死去以后(丰珅殷德先公主而死),整座府邸才全归了庆王府,但这时永璘已死去三年多了。永璘死后,子绵慜降袭郡王。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月绵慜卒,以仪顺郡王绵志(高宗八子永璇子)之子奕彩为嗣子,袭郡王。二十二年(1842的)十月,奕彩以服中纳妾,下宗人府议处,奕彩行贿请免,;永璘六子辅国公绵性亦行贿觊袭王爵。事发,奕彩夺爵,绵性戍盛京,以永璘五子镇国公绵悌承永璘嗣,旋又坐事降镇国将军。二十九年(1849年)绵悌卒,又以绵性之子奕匡承袭辅国将军。到了咸丰初年,恭王奕?分府,辅国将军级的奕匡,就必须按照内务府的安排迁出,将此府让给奕?作为恭王府。到了光绪十年(1884年)奕匡封庆郡王,乃就道光间大学士琦善在定阜大街的故宅改建为新的庆王府。光绪二十年(1894的)奕匡晋封亲王。
    永璘在府住了20年,保留了和珅当年的违制物件隐匿未报,据此也可以说明,在永璘、绵慜居住时,似乎都没有大规模地进行过改建府第。绵慜死后,奕彩、绵悌等先后犯了事受了处分,也难得顾得上修府,到了奕匡时,就更谈不到修府了。
咸丰二年(1852年)恭亲王分府,于当年四月迁入,即今恭王府址。恭亲王名奕?(1833—1898年),宣宗六子。同治元年(1862年)任议政王,后任军机大臣,他是以协助助和参与慈禧太后宫廷夺权政变而闻名于近百年史的人物。英法联军之役,签订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之和议,也是奕?主持的。
    恭王居住时期,王府的总出入门在东侧院落的东墙上。在现存的正门外,尚有并列的两组院落;西侧院落在正门前纵列着四排房屋,院南侧有两排倒座房,为当时王府的办事机构用房;东侧院落南边也有一排倒座房,驻有担任护卫的旗兵,北面有一座四合院,相传贝勒载滢回府时在此居住。
    恭王府的正门有两重,南向,大门三开间,前置石狮一对,二门五开间,均在中路轴线上。二门内是正殿及东西配殿(现已不存),其后为后殿及东西配殿,后殿悬“嘉乐堂”匾额。中路轴线上的建筑物,屋顶都用绿琉璃瓦、脊吻兽,配殿旁屋都用灰筒瓦。东路前进院正厅名“多福轩”,后院正厅名“乐道堂”;西路前进院正厅名“葆光室”,后进院正厅既“锡晋斋”。葆光室与锡晋斋这间有垂花门一座,上悬“天香庭院”匾额。垂花门南有竹圃,北有西府海棠两棵。在此三路院落的后部,有长160余米、贯连五十余间的两层后罩楼环抱,东边悬“瞻霁楼”、西边悬“宝约楼”匾额;楼前檐出廊,后檐墙上每间上下各开一窗,下层窗长方形,上层为形式各异的什锦窗,窗口砖雕精细,楼梯原为木假山形。楼中间偏西原有一间下层是过道门,通向府后的花园(现已堵塞不通地)。花园名叫萃锦园,正门在园子南面,为西洋式石雕花拱券门。门内左右都有青石假山,正面迎门耸立一座柱形太湖石,顶刻“独乐峰”;石后勤为一蝙蝠形小水池,旧名“主河”。水池后面是一座五开间的正厅,名“安善堂”,其东配房名“明道堂”,西配房名“棣华轩”。堂后又有一方形水池,池后是一组叠成龛形的假山,中间嵌有康熙御笔福字碑一座。假山之上有一座盝顶敞厅,名“邀月”,厅两侧都有爬山廊通向东西配房:西配房名“韵花移”。中轴最后为“养云精舍”五间,两侧各接出折曲形的耳房,屋顶形式特殊多变,形如蝠之两翼,因得名“福殿”。东路第一进院落前有一座垂花门,右前方有一座流怀亭,名“沁秋亭”。门内只有东房一排八间和西房三间,靠南边的三间东房名“香雪坞”,西房即明道堂之后倦。院北即为大戏楼,为三卷勾连搭式,最北一卷就是“怡神所”。戏楼北边有北房五间,东房两间(现已不存),传闻这里才是天香庭院。园东侧南北方向叠有青石假山。花园西路最前面有一段城墙式的围墙,墙上辟券洞,额书“榆关”。墙两端接青石假山。榆关内有“秋水山房”、“妙香亭”、“益智斋”等建筑,再北有一个较大的水池,池心有水座三间,名“诗画舫”。池北有五间两卷房,名“澄怀撷秀”,共东耳房名“韬华馆”,再北为王府的花洞。园西侧有南北向的土山一座,从榆关以西一直延伸到澄怀撷秀的西侧。萃锦园的院墙为城砖砌成,原来没有门通往街道,只能从府后出入。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奕?死了。由其次子载滢贝勒(已出继于宣宗八子锺郡王奕詥)之子溥伟入继为载瀓嗣子(奕?长子载瀓早卒)承袭王爵,继续住府园中。民国以后,恭王府及花园于二十年代被溥伟、溥儒(名画家溥心畬)兄弟抵押给西什库天主堂,以后溥氏兄弟无力偿还押款,1932年由罗马教廷办的辅仁大学代偿了押款,产权遂为辅仁大学所有。1937年辅仁大学扩充校舍,收回府园作为女校校舍及司铎书院。这以后,辅仁大学拆除了府邸门外的倒座房和后罩楼的木假山式楼梯以及花园西北角的花洞和花神庙建了楼房。建国后先后由艺术师范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以及文件部艺术研究院等单位使用。1952年拆掉了前院的四合院盖了一座食堂,1959年又拆掉了前院府门前的房屋,建起了两座大楼。
    关于萃锦园的建置年代问题,从晚清的《摹绘乾隆京师全图》上看,已经清楚地画上了“和硕恭亲王府”,但府后是民房和街道,并且明显地标明有“西煤厂和永璘居住时期,都尚未建成花园,而是恭王于同治年间圈进府后的民房及胡同才开始兴建的。这在奕?的《萃锦吟》和载滢的《云林书屋诗集》中都可证明。而和珅的花园,据查抄家产清单上记载,和珅有两座花园。但据有关记述,这两座花园一在海淀,另一座在什刹海西岸,都不在第宅后面。
    清代王府在清室亡后,末路王孙们纷纷卖掉府第以维生计,王府开始被分割、拆改。北京解放之初尚有六七处之多,大抵保持着原有格局。30年后,残存的王府差不多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拆改添建,多数已改变了原貌。目前保存比较完整和典型的,当首推恭王府及花园了。

(文章来源:《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编者: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管理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29 , Processed in 1.08474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