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城区西长安街北侧、天安门之西,即中山公园。中山公园原是明、清封建王朝的社稷坛,推翻帝制后,于民国三年(1914年)辟为公园,1957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社稷坛的地域在辽、金时代,据传曾是燕京城东北郊的兴国寺,元代扩入元大都城内,改名为万寿兴国寺。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万寿兴国寺正位于紫禁城的前右侧,根据“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设计原则,就在其基础上兴建了明代的社稷坛,清因明制,这里依然是清代的社稷坛。清帝逊位后,民国三年(1914年)社稷坛辟为公园,时称中央公园;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为中山公园。
社稷坛的全园俯视平面为一南北稍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南部东西宽354.50米,北部东西宽375.10米,南北长470.30米,总面积约为24公顷。园内的主体建筑有社稷坛、拜殿、戟门等;还有一些辅助建筑,如宰牲亭、神库和神厨等;此外,民国三年(1914年)辟为公园后,陆续增建了一些风景建筑和纪念建筑,如唐花坞、投壶亭、春明馆、绘影楼、长廊及“保卫和平”牌坊等。
社稷坛位于园中心偏北,是全园中最主要的建筑。社稷坛之制,自古有之。社,指的是土地神;稷,指的是五谷神。“ 民以食为天”,故社稷即是土地人民。坛是用汉白玉石砌成的正方形二层平台,上层边长为15米,二层边长为16.4米,下层边长为17.8米,总高为1米,每侧正中各有汉白玉石阶四级。坛中铺垫五色土;中为黄色土,东为青色土,南为赤色土,西为白色土,北为黑色土。当初五色土是由全国各地纳贡而来,每年春、秋二祭由顺天府铺垫新土,明弘治五年(1492年)规定将所铺坛土由二寸四分改为一寸,此后,明、清二代皆遵此制。坛四周建有壝墙,东、南、西、北方位分别瓷覆青、红、白、黑四色琉璃砖瓦。壝墙每边长为62米,高为1.7米。四面壝墙正中各有一座汉白玉石的棂星门,门上原各装朱扇两扇,门框为二根汉白玉石柱。
拜殿在社稷坛之北,是一座高大宏伟的大型木结构建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殿宽五楹,深三楹,为黄琉璃瓦殿顶,殿式作法;重昂七踩斗拱,和玺彩画;殿内为砌上明造,整座殿 座落在0.9米高的汉白玉石平台上。拜殿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时行礼之处所,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曾在这里停灵,故1928年更名为“中山堂”。
戟门在拜殿之北,亦系明代建筑。黄琉璃瓦歇山顶,阔五楹,深三楹,建造在汉白玉石基上,门内为彻上明造,现有的门窗是民国五年(1916年)改造时加制的。明、清时,戟门当中的三个门洞内各陈列大铁戟24把(共72把)戟头镀金,戟镦镀银,插在朱漆的木架上,熠熠闪光。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侵略者误认为这些铁戟系纯金所铸,贪婪地全部掠走,民国五年(1916年)当局将空出的戟门改建为图书馆。
神厨与神库在社稷坛外西南,均为坐西朝东、南北向呈一字排列,神厨在北,神库在南。这两座建筑的规模、形制完全相同:均为黄琉璃筒瓦悬山顶,阔五楹,深三楹,神厨原是制备祭品的处所,神库原为储存祭器的地方。
一道长方形的红围墙,即内坛墙将社稷坛、拜殿、戟门及神厨、神库围括起来。内坛墙的平面呈南北略长之长方形,即南北长266.8米,东西宽205.6米。内坛墙为黄琉璃瓦、红墙皮,每面正中各有门一座。北门为其主门,是砖石结构的三座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通面宽20米,通进深7米,明间为仿木绿琉璃重昂五踩斗拱,三座门均为拔券式。东、南、西门的规模形制相同:亦为砖石结构辟一门,黄琉璃瓦歇山顶,通面阔12米,通进深7米,有仿木绿琉璃单翘单昂五踩斗拱,门为拔卷式。
宰牲亭位于内坛墙面西门外靠南侧,黄琉璃筒瓦歇山顶,四角重檐,每面各阔三间,亭内地面有方井一口,宰牲亭为祭前屠宰牺牲的处所。其外有矮墙围托:自内坛墙西墙。在北墙正中有砖石结构琉璃门一座,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一间,南北两侧有仿木绿琉璃单翘三踩斗拱,门为拔券式。
外坛墙周长约为2015米,在其东墙上辟有东向大门三座:南边的一座称社稷街门,黄琉璃筒瓦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由此门可通达天安门内。中间的一座称社稷左门,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由此门可能达端门。
社稷东北门在午门前阙右门之西,当中一座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亦为黄琉璃筒瓦歇山顶,两侧各旁门一座,均面阔一间。
除上述的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外,现在中山公园内的其它建筑,均为民国三年(1914年)陆续添建的或迁建来的,如:在外坛墙的南墙上、正对金水河西端白石桥的地方于民国三年定为公园后不久开辟园门一座,以便游人出入,为中山公园南门,即今之正门;门亦为黄琉璃筒瓦歇山顶,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下部为石砌须弥座,拔券式门洞,朱门两扇。民国四年(1915年)在此外坛墙处开辟了通往紫禁城西华门的公园北门,即后门。以后又在西外坛墙壁开辟了公园西门。在内坛墙的东门外,推土叠石为假山,于其上建六方形的松柏交翠亭;在东坛门迤南建投壶亭,是做仿古游戏的地方。又在坛东南隅建来今雨轩,在坛西南隅建乙字形的碧纱舫、春明馆、绘影楼等。最有特色的是移建来的习礼亭和新建的唐花坞。习礼亭是一座六角攒亭,原在清代的鸿胪寺内,供初入京的文武官员及外国使臣朝见皇帝前演习礼仪之用,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鸿胪寺被毁,该亭被移至礼部。民国四年又迁移到公园的南坛门外,作为园林风景亭,供观赏。唐花坞是添建的建筑中最使人感兴趣的建筑,位于南坛门外路南迤西处,共十四间,中间是一座重檐八角盝顶亭,两侧连接玻璃房屋,其形有如雏燕展翅。民国六年(1917年)公园委员会又从圆明园遗址移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半亭八柱”和“兰亭碑”,70年代才在园内建亭陈列。民国七年(1918年)在园西南山朝阳处,用枯柏为柱,以石板作瓦建一饶有风趣的四方亭,名为“迎晖亭”。民国七年,在河北大名的古遗址曾发掘一对完好的石狮,运京后,放立在公园南坛门外,在坛北门外建汉白玉石亭一座,圆顶八柱,柱上镌刻历代名贤格言,名为“格言亭”。民国八年(1919年)在公园的南门内移建一座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汉白玉石柱座的碑坊,于民族形式中间有西式建筑风格,既庄严又秀丽,这座碑坊原设在东单大街路口,名“克林德坊”,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按照屈辱的《辛丑条约》规定,为“纪念”在清光绪二十八的(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被杀的德国驻华公使克林而建立的。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被协约国击败(中国也是协约国一员),北京市民拆毁了这座屈辱的牌坊。1919年,协约国方面的法国出面要德国将牌坊修好移至中山公园,改名“公里战胜坊”,解放后更名为“保护和平”牌坊,由郭沫若同志书题。
除上述外,公园还逐年地添建和修缮了一些建筑和设施,也因改建而破坏了原社稷坛的风貌,至今数十年,具备我们今天所见到的规模。(这处古迹属东城区)
(文章来源:《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编者: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管理局)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33 , Processed in 1.08883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