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城区大石桥胡同61号。现已公布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九年(1581年)司礼监太监冯保秉承孝定皇太后命创建,名千佛寺。千佛寺后楼下层为念佛堂,上层为千佛阁,千佛阁内有明代所铸的古铜像“毗卢世尊莲花宝千佛”,座如莲花,在佛座周围的千朵莲花上有千佛旋绕,千佛大小一样,高4寸左右,故名千佛寺。大雄宝殿内有古铜罗汉像十八座和二十四诸天像。
此寺系为西蜀僧偏融而建。寺内大雄宝殿前有长沙杨宗鲁撰文的《新建护国报恩千佛禅寺碑记》和安阳乔应春撰文的《新建护国报恩千佛寺宝像记》。二碑均为明万历九年(1518年)立。记述了千佛寺的兴建和铸铜像事。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奉敕重修,赐名拈花寺。殿外额曰觉岸慈航,殿内额曰普明宝镜,世宗宪皇帝御书。大雄宝殿月台前立有世宗御制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拈花寺碑》。
拈花寺现有面积6000余平方米。寺坐北朝南,分中路和东西二路。中路依次为影壁,长24米,山门三间,两侧有八字墙,石券门上石门额上书“敕建拈花寺”,钟鼓楼,天王殿三间,大雄宝殿五间,伽蓝殿五间。后为藏经楼,藏经楼两侧有合角楼以及配殿、配房。东路有六层殿,西路有四层殿。西路的祖堂为一“凹”形建筑,共十七间,前有方形四角攒尖亭,名素心亭。
寺内铜像一部分移白塔寺,一部分移法原寺。已不符记载中十八罗汉和二十四诸天之数了。
1926年在内律堂曾开办拈花寺小学,招收各寺庙的幼僧,新建灵房前檐悬挂“武圣祠”匾额。
现中路和西路除大雄宝殿拆除外,尚保持原建格局。现由工厂占用。
(文章来源:《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编者: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管理局)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12:16 , Processed in 1.101421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