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北京图书馆主楼

2002-12-1 12:00| 发布者: 燕山


    在西城区文津街7号,现已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图书馆是我国的国家图书馆,是一座历史悠久和藏书丰富的综合性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之一。
    北京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图书馆。京师图书馆是清宣统元年(1909年)由学部主持设立的。当时馆址在什刹海后涨北岸的广化寺。辛亥革命后由北京政府教育部接管,1912年8月7日正式开馆接待读者。京师图书馆是在继承了宋、元、明、清四代皇家部分藏书的基础上建立的,同时购买了归安姚觐元“咫进斋”和南陵徐乃昌“积学斋”的私人藏书。这样当时藏书达10万册以上。著名的有敦煌石室写经、宋元刻本、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等。开放后不久,1913年10月京师图书馆暂停开放,主要是因为广化寺地处交通不便的偏僻地区,加上地势低洼潮湿,不利图书的保藏,读者较少。
    1912年鲁迅任当时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主管图书馆和博物馆等事务。1913年10月教育部决定扩充京师图书馆。鲁迅参与了京师图书馆的清点、接收藏书、改组、选新馆址等工作。1915年6月迁址到方家胡同。经过努力京师图书馆于1917年2月16日在新馆址方家胡同国子监旧南学官舍重新开放。这里比广化寺交通方便,房舍也较宽敞,1928年底该馆又从方家胡同迁至中南海居仁堂,改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年与北平北海图书馆合并,仍称为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年5月在文津街兴建新馆,1931夏落成,1931年7月1日新馆正式对外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称北京图书馆。
    北京图书馆所在地的文津街,是因为该馆藏有文津阁《四库全书》而命名的,清政府曾决定将藏在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的《四库全书》移交给京师图书馆,但一直没有实现。辛亥革命后鲁迅以教育部的名义,多次催促,文津阁藏的《四库全书》才于1914年1月6日运抵北京。后又和内务部交涉,1915年8月才正式移交给京师图书馆。为了使京师图书馆具有丰富的藏书,鲁迅又以教育部的名义,1916年4月通令:凡经内务部立案出版的图书,均应缴送一份给京师图书馆收藏。1949年北京图书馆藏书为140万册。目前有藏书近1400万册。1983年11月18日在海淀区白石桥路兴建新馆。1987年10月6日举行了新馆址开馆典礼。至此,北京图书馆馆舍总面积(新馆和文津街旧馆)共17多万平方米,藏书近1400万册。馆舍面积为世界第二,藏书量为世界第五。无论馆舍面积,还是藏书量均居亚洲第一。
    文津街北京图书馆主楼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这里原是御马圈旧址和公府操场。主楼代表了民国初期的建筑风格。当时建馆考虑到地处北海西侧,应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决定采用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表式。为此举办了设计图案评选活动。1926年3月开始征稿,到1927年收到建筑图案17件,经建筑图案审查委员会审查后,于1927上8月23日公布评比结果。第八号图案获一等奖。这个设计图案使现代图书馆的需要与古代宫殿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经采用后建成了今天的文津街北京图书馆主楼。
    1930年当时的北平图书馆在文津街兴建新馆舍时,从圆明园移来了一些文物,主楼前的华表一对、昆仓石一块、黄太湖石两块(望瀛洲旧物)等。大门外的一对石狮原是长春园东大门的旧物)等。大门外的一对石狮是长春园东大门的旧物。主楼前石狮一对,小石象一对,铜鹤一对,御路一块。院内还有乾隆御题刻石一块,乾隆御制碑二块。

(文章来源:《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编者: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管理局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5-2 06:01 , Processed in 1.09737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