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城区西长安街1号。已于1984年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升平署是承应宫廷奏乐演戏事务的机构。清乾隆五年(1740年)设南府于南花园(在今南长街南口)令太监在此排戏。属内务府管辖。为区别于西华门内之内务府,故称位于南花园的分府为南府。乾隆十六年(1751年),下谕选苏州艺人进京学艺,称为外学。道光七年(1827年)改南府为升平署,学戏的学生分为内学和外学。太监学戏者为内学学生,外间民籍学戏者为外学学生。升平署到宣统三年(1911年)前后共有162年的历史。升平署珍藏的剧本、档案、戏衣、道具、剧照等,至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内,成为我国戏剧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
宫内演戏,先由升平署缮写进呈皇太后、皇帝阅览的“安殿戏单”,上列演出地点、日期、开戏时间、剧目及主要演员。
清宫祠描写升平署是“泼寒妙伎奏升平,南府新开散序成。不是曲终悲伴侣,似嫌激徵杂秦声。”“南府昆弦杂凤鸣,忽歌变徵万人惊。词臣想像开元曲,一片承平雅颂声。”升平署旧址包括今北京6中和28中校舍。升平署戏楼院是保存较好的一组建筑物,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这座戏楼院是一组四合院,内有北同戏楼台一座,四合院北房前出轩,适合观赏演出。
(文章来源:《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编者: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管理局)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17 12:45 , Processed in 1.58217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