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城区南河沿111号。又称十达子庙,属喇嘛庙。清顺治八年(1651年)敕建,为清初所建三大寺之一。乾隆九年(1744年)重修,乾隆四十一年又重修。为清初番僧恼木汗在北京的驻锡处。民国时改建成为欧美同学会。 该庙的原貌已不可考,从1915年一张照片上可看出原规模不小,寺院中有假山石,在山石上建有一勾连搭的花厅式建筑。 现存民国时重修的建筑,大门三间,坐西朝东,黄琉璃筒瓦绿琉璃瓦剪边,硬山顶。二门三间,坐北朝南,前后出廊,左右各一石狮。二门内正殿三间,坐北朝南,黄琉璃瓦歇山顶,单昂五踩斗拱建筑,前出廊,有月台,三出陛。东西配房各三间,绿琉璃瓦顶。整个院落由走廊相通。前院原有二大卧碑,带龟趺。碑长3米,高1.5米,东边碑为清顺治年间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宁完我撰碑文,西碑为乾隆九年(1744年)工部侍郎励宗万撰重修碑。 该寺于1915年,即为欧美同学会会址。 欧美同学会的建立是由于清末朝政腐败,工业和科学十分落后,有识之士奏请选派优秀青年出国留学。当时留学生异国邂逅,倍加亲密。结谊甚厚。遂在各留学国成立中国留学生会和会馆。留学生陆续回国后,继续维持以往之团结与友谊,先后于北京、天津成立留美同学会,留英同学会和留法、比、德同学会,在辛亥革命的影响下,当时著名的留学生颜惠庆、周诒春、顾维钧、梁敦彦、詹天佑、王正廷、叶景莘等人发起和赞助下,于1913年将京、津二地的同学会合并成立欧美同学会,以修学、游艺、敦谊,励行为宗旨,负起输入西方新文化的任务。 欧美同学会成立后,最初在北京西交民巷租一小四合院为临时会址。那时东交民巷有一外国使团主办的“国际俱乐部”,拒绝中国人参加,会员为此甚为气愤,乃于1915年募捐集资,在北京南河沿南口,以现银2000元购得旧喇嘛庙即普胜寺,拆修建立会所。又于1918年、1922年两次扩建。随着会员的增多,会务活动的扩大,会址仍不敷应用。1925年由颜惠庆先生发起,向国内外同学募捐,由该会会员贝寿国工程师自行设计,再次扩大修建,共耗资4万余元。扩建后,除设大会议厅外,还有餐厅、图书馆、游艺室以及浴室、招待所等服务设施,成为今天会址规模。从此,活动开展频繁,除供同学会游憩之外,还经常举行学术演讲。一些有关学术团体,如读书俱乐部、国际研究社、国际联盟同志会也借此地开会。当时因共地点适中,交通方便,还有其他学术团体如中国地质学会、中华工程师学会、中国矿冶学会、中国化学工业会、中国医学学会、科学社、经济社以及全国图书馆学会等,均经常在此开会和举办学术讲座。著名学者如章士钊、胡适、张溪若先生等均参加该会活动,并先后主持学会。抗日战争时期,北京沦陷后,会址被日本帝国主义强占。部分会员在马寅初、刘大钧先生的倡议下,在重庆恢复了欧美同学会,继续开展活动,但时间不长。抗日胜利后,被严惩破坏的北京旧会址得以收回并陆续修复。 新中国成立后,欧美同学会除“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活动外,始终保持原来的组织和活动形式,以富强祖国为宗旨。1963年10月,曾举行50周年庆祝会。“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处由北京市政协使用,在此期间,两大卧碑于1984年移往五塔寺。1985年市政协迁出,此处仍归欧美同学会使用。
(文章来源:《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编者: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