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城区府学胡同65号。是明、清两代顺天府学,始建于末年,当时有四方云游的和尚,募钱在此建报恩寺,寺刚建好,还未安置佛像,正值明朝军队攻入北平,城内各地皆为明军所占,该和尚很着急,怕刚修建的庙被毁,正在一筹莫展之时,有人告知:明军中有一戒令:不许士兵进入孔庙,于是这个和尚在仓皇中将一木制孔子像置于庙中,以阴止明军进入。后来,因孔子像在内,不得再作它用,于是此处即成了学校。 明洪武初年,此地为大兴县学。明永乐元年(1403年),升北平为顺天府,设国子监于京都,此处不得再设县学,故改成顺天府学,宛平县学也同时取消。 顺天府学西为学宫,东为文丞相祠,学署旁有名宦、乡贤、忠孝等祠。仪门内大堂三间,为明伦堂,东北为奎星阁,堂后有崇圣祠,阁后有敬一亭,亭后为尊经阁,阁之西为教授署,崇圣祠西为训导署,大门东为文昌祠,西为棂星门,门后有大成殿,正统年间,又重建了大成殿,并且增建了一些设施,到万历年间,督学杨四知又在府内建尊经阁于文庙东北,建文昌祠于文庙东南。在《重修顺天府学记》中写得较详细:“学在今府治东南教忠坊,初元太和观也。洪武元年,以观为大兴县学。永乐元年,升北平府为顺天府,则大兴儒学例不得设矣,遂以为府学。九年,同知甄仪建明伦堂东西斋食,十二年府尹张贯建大成殿,又建学舍于明伦堂后,岁久颓毁,宁阳王贤来为府尹,顾其旧址多为军民所侵,乃谋于府丞番阳王弼、治中长沙易斌、通判宁海杨辕、推官安陆彭理,相请复其地。既得请,遂撤故新之,为大成殿,翼以两庑,前为朝门,以祠先师先贤。因旧为庙以祠宋丞相信国文公,为六斋于明伦堂东西,附以栖生之舍,会馔有堂,有厨有库而蔽之重门焉。” 府学内原有洪武年间的“学制碑”,从碑文可了解到明朝时经礼部奏请皇帝批准,将顺天府及宛平、大兴二县学生中,通晓经史、善做文章者,充作国子监监生,其余皆为顺天府学生,此外,各府、州、县皆有学校,所授学艺多种多样,老师也多种多样,除经、史外,还学礼、乐、御、书、数、旁及刺击斗力,有余力愿学文者,也允许学习。3年后,学生有成就,先进太学,即为进士;学生没有成就,府县有关官员和老师都要受到惩罚。因明初有这样制度,所以洪武初停止科举考试20年,不过后来又恢复科举制,用八股文取士,遗风直至清末。 到了清代,顺天府学政开始为直隶督学御史,后改成顺天学政,官衔为“提督顺天等地方学政”。开始时此衙门在京师,后改驻保定府,实际是管理直隶全省,隶属直隶总督。 民国时,此处改成十八小学、英文补习所及文丞相祠,解放后,此处仍为学校,现为东城区少年之家和府学胡同小学及文丞相祠。
(文章来源:《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编者: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