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金銮殿,在故宫中心地带,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九年(1421年)四月被雷火焚毁,正统六年(1441年)又重建,初名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又改称太和殿,现存建筑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三大殿共建在8.13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分三层,每层都有白石护栏,护栏的望柱为云龙凤纹饰,其下有排水用的精雕白石螭首1142个,下雨时,呈千龙吐水的奇观。台中间有3座石阶,中间石级的中央由巨石铺成“御路”,上刻海水江崖、蟠龙、升龙托以流云。因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典礼的地方,为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整个建筑规制高大。大殿面阔11间,63.96米,进深5间,37.7米,高26.92米,加上台基高度,通高35.03米,大殿面积2377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大殿为重檐黄琉璃筒瓦庑殿顶,红墙、共有72根大木柱,殿内外装修非常豪华,菱花格扇门窗,接榫处都有镌刻花纹的銮金铜叶,门上有金龙图案,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金扉、金锁窗。彩画为沥粉双龙和玺大点金,这是封建社会最珍贵的彩画形式。在殿内6根蟠龙金漆大柱中间是一有7级台阶的高台,上设镂空楠木金漆雕龙宝座,宝座上方是金漆蟠龙藻井,上下一片金光闪闪。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这在这里登极,宣布即位诏书、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的生日)以及册立皇后、皇帝大婚、宣战出征,皇帝都在这里举行仪式,殿外丹陛上,东侧是古代计时器——日晷;西侧嘉量,这是乾隆九年(1744年)仿唐嘉量制造的象征性量器。另外还有鼎式炉、铜龟,铜鹤等,这些既是大典时点燃香火的用具,又是江山永固的象征。 (文章来源:《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编者: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管理局)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35 , Processed in 1.34908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