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城区安定门外,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祗的场所,原称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后屡有修葺,嘉靖十一年(1534年)改称地坛。 地坛由外坛和内坛组成,其主要建筑是祭台,为祭祀活动服务的附属建筑有皇祗室、斋宫、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祭台为上下两层石质方形台。上层面积为6平方丈,下层为10.65平方丈。坛面方石铺砌,按照古代“天为阳、地为阴”的说法,坛面石数均为阴数:上层坛面中心铺砌36块较大的方形石块,按纵横各6块排列;四周用较小的方表石块铺砌,围绕着36块中心石四面向外砌出8圈,最外一圈92块,最内一圈36块,这样上层坛面共有512块,加上36块中心石共有548块;下层也是从上层四周备砌出8圈,最外一圈156块,最内一圈100块,共1024块,上下坛面石总数为1572块。绕坛有一条水池。长50丈、深8.6尺、宽6尺、此即所谓的方泽、为祭祀时贮水用的;下层台东西两侧有4个石座,分别刻着山形和水形花纹,是放置从祀的五镇、五岳、四海、四渎神位用的。坛外有壝墙两重,黄琉璃筒瓦通脊墙顶,壝墙四面各有白求恩石棂星门一座,经门为三门四柱,其他三面为单门二柱。北门外西侧有瘞坎一座,为埋葬祭祀牺牲毛血用的,东北角有望灯台一座,南门外为皇祗室,是收藏皇地祗神版用的。皇祗室面阔五间,坐南朝北,黄琉璃筒瓦顶。平时地祗和五镇、五岳、四海、四渎的神位存放在室内,直到祭祀前一天才移到祭台上。 祭台西边有一组神库、神厨院,是存放祭器祭具和置备祭品的地方,由四座大殿和两座井亭组成的,据传说方泽水池中的水就是从此 井中引出,由暗沟注入的;神库西边为宰牲亭,亭前左右也各有一井亭,是祭祀前宰杀畜牲的地方。神库、神厨、宰牲亭都是黄琉璃瓦顶。祭台西北为斋宫,正殿七间,坐西朝东,南北各有配殿七间,这组建筑是绿琉璃瓦顶,是祭祀前皇帝斋戒的地方。皇帝为表示对神祗的虔诚,在祭祀前三天就开始斋戒,前两天在紫禁城,第三天住在斋院,但在乾隆八年(1743年)祭祀时,由于天热,一位执事中暑死去,才打破了这个惯例,改为在宫中斋戒三日后直接到地坛行祭礼,《日下旧闻考》曾详细记载此事。斋宫东南有钟楼鼓楼及神马圈。
祭祀皇地祗的日子是每年夏至,例由皇帝亲祭,不能亲祭时也要由亲王或大臣代祭,如乾隆帝作亲王时,就曾代雍正帝祭祀两次。行祭礼时,上层坛南面正位为皇地祗,配位为先皇的神主;下层东边为五岳、四海神位,西边为五镇、四渎神位,神位各覆以三层明黄色幄幔。祭礼在日出前举行,届时祭台灯火通明,香烟袅袅,在乐声中,身穿祭服的皇帝在神位前上香,行三跪九拜礼,同时还要献帛、献爵、进俎,直到最后埋完祭品,祭祀活动的仪式才宣告结束。 清代末年,由于皇帝年幼登基,不能亲祭,以后就渐渐辍祭,及至到了民国,地坛已是荆棘丛生,杂草遍地,更由于当时有驻军破坏,加以坛墙殿宇年久失修,倾圮大半。当年充满神秘色彩有祭神圣地,几乎成了废墟。民国十四年(1925年)薛笃弼任京兆尹,他征得当时的内务部同意,将地坛辟为“京兆公园”,用了3个多月时间整修,耗资16000余元,开辟了“世界园”,建立了通俗图书馆、公共体育场,安装了体育设备,此为北京第一个体育场。民国十七年(1928年)京兆公园改名“市民公园”,后因经费困难,加之驻军肆军破坏,游人日渐减和,公园逐渐荒废,通俗图书馆并入鼓楼内的第一民众教育馆,世界园改作育苗场地,文化设施荡然无存,斋宫成了种子交换站,神库被当作警犬训练所。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北平市接管了地坛,市民公园停办,仍以地坛名义开放。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北郊医院借用地坛部分土地作院址,次年停止售票。后来又将坛内土地交西郊农民居住、耕种,地坛遂成田野。 建国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地坛,1957年4月21日恢复为公园。现在,园内增添了一些新建筑如牡丹园、集芳囿以及游乐场。东城区还在地区连续3年举办了大型春节文化庙会。1986年地坛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来源:《北京名胜古迹辞典》编者:北京燕山出版社北京市文物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