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火车站北面,正对着车站。
往昔的南小街消失好几年了,如今的南小街一派新貌。崭新的高楼鳞次栉比,新建的平房古色古香,马路笔直宽阔。 然而我时时忆起原先的南小街。 那是一条幽邃漫长的胡同,南北走向而略带弯曲。人行道颇为狭窄,路人只得贴马路边徐行。街面上挤满了小店铺,一家挨一家,不少铺面局促逼仄。然而,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门脸,照拂着大片胡同的远近街坊。几乎生活中的样样需求,都能在小店得到舒心的满足。 每天清晨,我到对面的早点铺喝面茶。这是小米面熬的稠粥,淋上麻酱,撒上芝麻椒盐,热乎乎香喷喷的,喝了不渴不饿。左近一家饭馆儿的炒饼做得不错,口味醇厚、筋道耐嚼,吃的时候调点儿醋,就更棒了。 最吸引我的,是一家专卖灌肠的小饭铺。隔段日子,就忍不住去“复习”一次。灌肠是淀粉团儿切片油煎而成。外焦里嫩,浇上盐水蒜汁,极为顺口。 吃着这些自幼喜爱的肴馔,常勾起对往事的回忆。现今的南小街虽然餐馆林立,但皆为各“系”菜肴,欲寻“故交”,需远觅他处了。 南小街北头有家小理发店,一位老师傅经营着。老人家边理发边聊亲身经历的陈年旧事。谛听讲述,回想起久远的岁月,殊感亲切。有时候理完发,兴犹未尽,干脆在一旁坐下,继续品味“老北京的叙说”。冬天,炉子上的水壶“咝咝”地响着,屋里暖洋洋的,京腔京韵的述说在室内回荡,温馨和谐,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意! 而今,街边的发廊皆新潮前卫,且多为外乡人开设,再也听不到诙谐隽永的古都轶事了。 旧南小街最普通的小店铺,也埋藏着说不尽的人生百味。 就说路西一家杂货店吧,孩提时代曾买过一个红玻璃弹球儿。通红透亮,我爱不释手,一天到晚揣在兜儿里。后来不幸丢了,难过了好些日子。还多次在店里买过“洋画儿”,上头彩绘的秦叔宝、陆文龙可是幼时崇拜的英雄。 附近有家乐器行,我在那儿买过笛子跟二胡。但印象最深的是买镲。小时候,隔些日子,街头便出现红旗招展、口号震天的游行队伍。我顶喜欢看敲锣打鼓的,尤其欣赏打镲,声音洪大,惊天动地。于是一天到晚缠着父亲买镲,家人纷纷劝止。事情慢慢过去了。在我快忘记的时候,一天起床,猛然瞥见枕边有个黄亮亮的东西,一瞧,竟然是镲!高兴得眉开眼笑,玩了很长时间。以前,路过乐器行,常想起那对金色铜镲,心田漾起对童年生活和父母爱抚的回忆。 晚饭后,常随父亲在漫长的南小街散步。路边有个木制报栏,父亲常停下读报,我在一旁玩耍。念了中学,傍晚仍时或跟父亲顺街溜达。有一回,父亲在报栏上看到附近剧院上演一出我平日赞不绝口的话剧,便带我到剧院门口,买了张票,叮嘱了几句,回去了。我既新鲜又兴奋,腾云驾雾般进了剧场。 以往路过报栏,眼前常浮现出随父散步的情景。小街拓宽后,开阔的大街上车水马龙,已无法找到当年报栏的位置了。 目下,走在这条住了数十载的南小街,仿佛趱行在异地陌生的街巷。 虽然街道、商店、餐厅簇新气派,却没了昔年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的景象了,没了数不尽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店,缺欠了当初的人气。往往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我怀念昔日充满人气的南小街;我也希望,新的南小街能重新聚拢旺盛的人气,呵护、引领着小街百姓迈向幸福美好的明天。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31 , Processed in 1.118569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