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店背后故事和传奇真正的价值

2002-12-1 11:00| 发布者: 佚名

以说是多如牛毛,有名的没名的遍地都是,在以先大凡做生意的、落拓的贵族、失意的文人,在京城都爱干这一行。明清两个时间最长的朝代定都北京,皇亲国戚、王公大臣、翰林学士、官吏骚客云集京城,他们既带来了大量的古董珍玩,同时他们又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古玩需求市场。更为紧张的是,不管是皇家二大爷还是王公家三孙子,总不能辈辈火爆,栽面的时候怎办呢?把家里的“古物”拿出去换点银子花花。清末的一位储君,也就是预备皇上,一个不留神被下了岗,下了岗您就老实的过寻常日子吧,他不,还想时髦还想潇洒还想酷一把。仗着家中珍玩多,一件件拿出去卖,一次次挨人蒙。练古玩的从来不高抬送上门来的东西,是以进货渠道近水楼台。

  咱们京城的老古玩店老到什么时候?怕是没有人能讲得清,不信您就多问几位老人去。一人一个说法,信谁的?反正今儿个是找不出一个来。要说这老古玩店也怪不容易的,本来嘛一个小摊一个铺面收上点古玩旧货就开放,换今儿个的话说整个一个体户。这样的“个体户”想闯出品牌来,特别是在那个有王无法的封闭时代,老“古玩个体”能维持上一两代人的生计也算不错了。

  老古玩店现在还能让人想得起来的实在没几个,不过作为京城历史上的一道文化景观,在历史的记忆中多多少少也会被拷贝上一些内容,当我们再次打开它的时候,依稀还能见到它残留的几点颇具韵味的背影。

  单拿人人皆知的琉璃厂来说,据记载“列肆如云,古董居其大半,入其肆,古色苍然也。”《都门杂记》对此有较好的记述。仅说店名已很古香古色,皆以斋、室、阁为名。今天虽然还保留着这一习称,但古意荡然。旧京的老古玩店如“文禄堂”、“蜚英阁”、“保古斋”等等,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干“个体”关键是一个特色。卖青铜器的、卖瓷器的、卖玉器的、卖文房四宝文人字画的,不仅一望可知,而且店里的氛围也恰到好处。当年鲁迅先生就隔三差五的到这里转转,买些碑帖拓片、古旧书刊。

  因为是个人的买卖,所以老古玩店的主人们,总是把顾客当作自己的朋友、老师。许许多多关于老古玩店的回忆文章,无不对此深有怀念。如今老古玩已不存在了,尽管有些老的招牌还在挂着,但其古风早已淡化,所剩的仅是一个玩儿了。老古玩店是咱北京的一个文化经济的传统项目,而且还是一个拿手的有品位的项目。人家游客、老外到北京冲啥来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看看品品咱的这些老店。如果今儿个的古玩店弄得跟广州的、海南的、甚至与日本的、韩国的差不太多,那么你的老还能引诱谁。再如果店与店除了字号不同,其它的全一味,那么今天的多如牛毛就不如一根草。

  每一个历史老店的背后都有成堆成堆的故事和传奇,也许这才是它们的真正价值所在。如果它们的传薪人愿意拿起笔来,把它讲述给我们的朋友和读者,那么我想受益的就不仅仅是历史而且还有现实。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06:08 , Processed in 1.18376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