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兴建穆德小学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耿直

  我小时候曾在穆德小学读书,这是一所回民私立学校,“穆德”取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译音首尾两字。
  在北京城回民聚集地有三处:牛街、朝阳门和花市一带。花市在崇文门外,居住着许多贫苦的农民,多以小商小贩为业,家境贫寒,父一辈子一辈成年累月地辛劳,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学识字,不再做睁眼瞎。当时少数家财富有者聚到一起议论,办一所回民小学乃当务之急。
  1911年回民小学成立,分为一小、二小,一小在手帕胡同,二小在雷家胡同,为女校。共招收6个班,约300多学生。学校董事会由马西园(著名京剧演员马连良之父)出任董事长。学校的校训是“勤慎诚敬”,即勤于学习,慎于行,诚以待人,尊师助幼。回族学生在团结友爱、活泼欢乐的环境里进步很快,在社会上的声誉日益提高。上世纪30年代中期要求入学的儿童越来越多,教室显得不够用了。校董事会便集资筹款买下了东花市路北的灶君庙,修建新校舍。
  买下灶君庙庙产,还要备料雇工,钱从哪里来?一是校董事自愿量力捐助,二是发动回民市民捐款。
  那时我家住在北羊市口,离穆德小学很近。我是汉民,父母仰慕穆德小学的声望,于1948年底把我由惜阴小学转到穆德小学。后来父母给我讲了许多穆德小学创建之初的故事,当时居住在花市一带的有识之士及贫苦回民,为了修建小学校,慷慨解囊,付出千辛万苦,至今留下口碑。
  校董事李秋农(后为董事长)为建校费尽心机,他有一好友名叫铁大明,在前门外廊房二条有一处两楼两底的铺面房,出租给一家卖钟表的外地人使用,每月租金60块大洋。李秋农恳切劝募,铁大明竟然将这房子赠给了学校,自此学校董事会每月收取租金。
  校董事铁宝亭是古玩玉器商人,经营有方,家财富有,但生活极为简朴。他家住在手帕口胡同,每天去前门外廊房二条做生意,从不坐洋车,为了建校拿出许多古玩玉器,由学校卖掉作为经费。仅铁宝亭捐助所得,学校即买下了花市大街38号10余间房,辟为学校东跨院。
  李秋农为筹资金多次组织京剧义演,参加者有马连良、侯喜瑞、哈宝山、马崇仁、蒋少奎、雪艳琴等等,其中马连良演出次数最多。李秋农的父母与马西园是结拜兄弟,故李秋农与马连良以兄弟相称。马连良亦是校董事,加之与李秋农的情谊,曾多次唱义务戏。那时他在长安、开明、华乐、吉祥、广和轮流演出,同时加演义务戏,分文不取。每演一场除给剧场一定份金外,可剩300多块大洋,这钱都送给学校。
  为建穆德小学筹款唱义务戏的也有汉族演员,如肖长华、尚小云、荀慧生、叶盛兰等名角。有一次马连良建议李秋农邀请肖长华参加义演。李秋农来到肖长华家,说:“贵徒温如(马连良号温如,曾拜肖长华为师)让我来约您演一场义务戏。”当时肖长华已年过六旬,听说是为回民小学建校筹款义演,欣然同意。李秋农临别告诉肖长华义演那天派车来接。肖长华说:“不必来接,我走着上园子,误不了场……”
  那天演出的是《法门寺》,马连良饰赵廉、肖长华饰贾桂、侯喜瑞饰刘瑾,如此强大阵容,海报一贴出去,戏票很快被一抢而光。
  回民群众为建穆德小学筹款更是不遗余力。一位名叫周永贵的人,在东花市路北摆摊卖水饺和贴饼子,本小利微,勉强糊口。他没有钱捐给学校,发起“一文钱”募捐活动,提个小钱袋走街串巷,去回民家里募捐,每天把捐来的大把零钱如数交给学校,集腋成裘,凑多了就有大用处。许多回民群众家境贫寒,便自觉自愿地到学校建筑工地帮工。有一位姓琚的回民住在一所破庙里,他每天去工地做杂工,递砖送瓦,和泥筛沙子,忙得不亦乐乎。
  1941年11月新校舍建成,共有3座二层小楼作为教学楼,教室12间,还建有校长室、办公室、储藏室和一个操场,随后设于手帕胡同和雷家胡同的一小、二小迁入新校舍。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03:36 , Processed in 1.08368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