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是我国节气系统中24节气之外的一个杂节气。每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头伏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第一天。头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可以是10天,也可以是20天。因此每年的伏期有30天和40天之分。 近些年来,每逢伏期为40天的年份,北京媒体上一般都曾见到文章,说伏期长的年份比伏长短的年份夏季天气要热。作者认为,这是想当然。作者为此进行了专门研究,选取北京、哈尔滨、武汉和广州统计了最近52年(1955-2006)中伏期为40天和伏期为30天的年份,进行了平均气温对比(承中国气象局资料室提供气温资料)。对比时段为7月中旬到8月中旬,即大体是伏期所在的时段。结果4站两种伏长的平均气温都很相近,有高有低,但各年之间变化的幅度却都很大。例如北京伏长30天的年份该4个旬平均气温也可高达26.85℃(1983),而伏长40天的年份平均气温也可低到24.38℃(1976)。 为什么伏长伏短和夏季气温没有关系? 这是因为,设不设伏,如何设伏,都是人为决定的。例如,如果没有“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开始”的规定,就不会有伏长30天或40天之分。因此,每年的入伏日期和伏期长短,都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编成万年历。而实际上,每夏的气温高低,只决定于当地当夏的大气环流状态,和任何人为的伏期长短毫无关系。举个例子,1975年和相邻的1976年同是40天伏期,可1975年北京夏季气温26.28℃,属偏热年;而1976年24.38℃却又接近这52年中最冷凉的盛夏。 因此,如果“伏长夏热”之说成立,那岂非我们可以根据万年历预报出万年夏季温度的变化来;如果“伏长夏热”之说成立,岂非全国、以至于全世界的夏季都是“环球同此凉热(变化趋势)”? 最近,“伏”迷信又有新的表现。例如,因为今年伏期后半期(8月上中旬)气温显著偏高,因此媒体上常把它和40天伏长联系起来。例如本市某报8月中旬有篇文章的大标题就是“立秋尚未出伏,市民仍需防暑”。可是在52年历史中,入伏时间(7月15日)、伏长和今年一样的5个年份中,有两年乃是偏凉的。 最后,我们看看2008北京奥运年在历史上凉暖情况如何。2008年,7月19日入伏,伏长30天,和历史上1968、1970、1989和1991年一样。可是,这4年的冷热也大不一样:1991年26.80℃是偏热的年份,而1970年24.33℃却又是52年中最冷凉的年份。可见,即使我们想用它来进行未来的夏温预报,也是靠不住的。 总之,“伏”期只是大体表示一年中可能出现最高温度的时段(实际上北京末伏即大体8月中旬,平均气温已远不如伏前6月下旬7月上旬高),伏长伏短只是历书上的事。因此如果认为伏期长的夏天一定热,那就错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良好愿望就会变成不自觉的宣扬现代迷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