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小吃店的零碎记忆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吟秋

   以前粮食是国家管理,凭票定量供应,只有公家才能开与“吃”有关的买卖,比如小吃店。

    离我家最近的小吃店也在几里地以外,一个相对繁华的地方。门面不大,简单破旧,砖地灰墙,几张木头桌子、小方凳。早上卖油条、烧饼、稀饭、花卷,中午是炒饼、包子、馄饨、饺子、馅饼。

    小吃店服务员少,有限的几个像马季相声中说的“好像交警,负责指挥”。顾客按服务员的指令:“收费口”排队交钱,然后拿个写着食品名称的小木头牌牌到“取货口”端食物。最好两个人一起吃饭,一人拿食物,一人找座位。如果有端着烫手馄饨的人急着找座位,肯定是“新手”。

    冬天起早排队买了豆腐,我就到小吃店奢侈地吃碗馄饨犒劳自己。那时的馄饨货真价实,汤是大骨头熬的,哪像现在用味精、鸡精充数。一口大锅三分之一处用铁箅子隔开。小的那边是几大块棒骨,翻滚着,汤已经成乳白色,香气熏得人迈不动步子。大的这边一碗碗下馄饨。馅是肉、葱,各种调料打出“劲儿”来,汤碗里冬菜、紫菜、虾皮,敬业地放足,每碗十个,热腾腾地端着,心里、手里、嘴里全都满足,不过一毛钱。掌勺儿的大都很胖,眼睛长到脑门上,遇上想“多要点汤”的,大师傅眼皮都不动,食客只能臊眉搭眼走开。

    不知道为什么,小吃店的桌子、椅子总是特别少,也许地方小,也许人太多,反正总要等座。把滚烫的稀饭摆在快要吃完的人旁边,耐心地“观摩”别人喝汤、蘸醋,实在是尴尬的事。不过人人身经百战,旁若无人,从不影响胃口。

    西四有个著名的小吃店,那个店很大,汇集了老北京叫得上名字的小吃。因为地段好,逛完西单的人总要找地方吃饭。虽然临街的饭馆不少,但是雕梁画栋、地毯吊灯、漂亮的服务员、精致的碗碟。老百姓不习惯“吃环境”,还得找小买卖踏实。一推开小吃店的门,各种声响一下迎面扑来,占座的,找人的,叫号的,找零的,人声鼎沸。人没法踏踏实实吃饭,每个椅子后面都有人等座。曾经有个男同学分到西四小吃店,他不去,宁愿当兵。同学们都很遗憾,总觉得如果他在那儿“我们可以不排队吧,油饼还可以挑大的”。

    乡下的小吃店在镇上,很冷清,卖得最多的是烧饼。逢年过节炸油饼,一大早就有人排队。长途车站旁有一个特别小的小吃店,小到没有名字,只有两张桌子。门关不严,窗户用塑料布蒙着,地上永远黑糊糊地“黏脚”。但它的椒盐烧饼天下第一,每次等车时我都在那儿买10个。

    现在有遍地开花的小吃店,叫“成都小吃”。店面不大、装修简单、桌椅黏糊糊不干净,醋瓶子外裹着油腻,价格便宜、品种多样。凡是有“成都小吃”的地方周围都有若干个老式居民小区,一两个建筑工地,几个农贸市场,卖衣服的大棚,一两家小医院……总之是老百姓多的地方。

    小吃店离我们近,好像家里的“后厨”。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7 10:15 , Processed in 1.13556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