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今天来主要想听听您跟我们讲讲老北京的风俗人情和故事,比如昨天刚刚过了中秋节,可能很多网友不太清楚以前老北京人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常人春:对。因为我过去本身来说,是从一个大家庭里头出来的,所以很多老北京的风俗习惯,都是我的亲历,亲见,亲闻,所以我本身来说应该说是三代历史的当事人。我的一生当中经过很多的大的历史事件,都是在北京亲眼看到的。比如说抗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北京人如何自发来庆祝。第二个大的历史事件,北京解放的时候,解放军入城时,还有解放以后,所有的政治运动,始末我都亲眼见到的,而且是当事人。所以我本身来说,当然不是研究这些个政治历史事件,而是专门研究关于民间的,不是正史的因为民间史也是国家历史的一部分。而且是更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民间史代表民意,代表民风,当然更是民俗。所以我说研究民间史也是补缺了原来历史上的空白,因为没人写这个,也没人说这个。因为过去一些文人觉得这个不屑一顾,觉得这些根本没有用。其实在我看来有一些人还是很有用处的。 主持人:现在年轻人对一些老的风俗不是很了解,现在过个八月十五,就是吃吃月饼,过个中秋节就完了,您还记得您小时候过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怎么过的吗? 常人春:这个属于我们研究风俗方面的岁时年节,这个岁时年节就是分一年当中传统节日怎么过的?你比如说第一个端阳节,五月初一到五月初五。 主持人:也叫端午节对吧? 常人春:对,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第二个节日就是昨天的八月十五中秋节,还有一个咱们常说的春节,春节过去老北京管叫年禧。过年了,过大年了,这个很隆重的。我先谈关于您说的中秋节,在我小时候中秋节是一个了不起的节日。因为中国过去的社会特点,他是神道社教的社会,儒释道各占一席。所以每个节日来说,离不开祭祀这一方面,就是所谓敬神的问题,比如说所谓中秋节,他认为月亮里头有一个玉兔,还有嫦娥,道教就把这个设计出一个太阴朝圆(音),太阴菩萨,所以中秋节来说人们所崇拜的就是这个玉兔,兔爷。所以说月亮里面有双人树,双人树是王母娘娘栽的。当一到八月初一,就是前半个月,这市面上就开始热闹起来了。 主持人:提前半个月开始准备了。 常人春:兔人摊子,都是拿泥捏的,我这里就有一个小的兔爷。 主持人:也捏的那种形状。 常人春:兔爷本身来说是拟人化的。可以说是中国的一大奇观,本来兔是兽。但是又把拟人化了,所以它变成人,而且后来又神化了,所以既是兽,又是神,又是人,又是玩具,又是供奉的对象,这是中国特有的。你在西洋来说,不能说捏一个圣母玛丽亚来当玩具,这是不可能的,也不能说圣母玛丽亚是什么动物变的,那不行。甭管捏圣母玛丽亚也好,捏什么也好都不成。但是在其他教门也不允许这样的,比如玉皇大帝本人就是玉皇大帝,佛教释迦牟尼就是释迦牟尼,中国的兔爷就叫塑性,所以各大纸店就摆出了月亮马儿,就是月亮的神像。在过去古代不管是做什么祭祀,都要杀一匹马,当做祭品,当做贡品,因为很多考虑到杀一些马的代价太大。 主持人:那还挺贵的,挺值钱的。 常人春:现在一匹马得好几千块钱呢,所以说这个代价太大了,怎么办呢?就刻了一个木刻,上头画一个马。演变来演变去,这个神像上面不见得有马,但也说这叫马儿。到北京的那个铺子里说跟说喜欢灶神马儿就是灶神像,说喜欢财神马儿,那就是财神像。中秋节属于兔马儿,月亮马儿,都是木刻马的神像说的。因为这个马儿比较大,就像一扇门似的这么大。它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刚才我说的月光菩萨,就是道教所说的太阴朝圆(音)之臣。第二个部分,就是财神和官神帝君,官神帝君实际是财神,要做买卖就讲究这个。第三部分底下就是这个马儿中心点,重点,就是所谓的月宫,有广寒宫的背景,还有双人树,底下有一个大金兔子在那儿,所以我们管它叫兔马。就摆这些东西来说,大的像门这么大的,还有稍微小一点的,各式各样的,有黄纸印的,有红纸印的,还有白纸印的。反正一般彩色纸印的,黄的一般供给买卖家用的,红的一般供给咱们一般老百姓用的。 主持人:不一样的颜色还不一样人家用。 常人春:咱们把它买来,不能说买回来,叫请来,摆在院子里面的花园里头,如果说你没有花园,就拿各种花草树木围这么一个圈,就是象征性的花园,这个花必须得有两个鸡冠花,因为象征月亮里面的双人树。就布置这么一个环境,把月亮马儿摆在供这儿,但是这个神坛必须拜这这个月亮,人朝拜的时候正好向着这个月亮,所以摆的方向也有讲究。神坛的神面向西,而你拜的神面向东。这里头两个花丛摆的不是花,一个是毛豆汁,因为兔不是好吃那个吗?所以这个是给它的贡品,一个是花瓶,就是我刚才说的鸡冠花,象征月亮里面的双人树。王母娘娘摘的树,这个树本身就有一些神圣的意义。摆上四个红月饼,这个月饼本身来说,因为烤的火候比较大,所以就发黄,发红,上面画着有红圈,来拿着针扎几个小眼,还有四个白,但是这四个白可以送礼,可以人吃,但不可以上贡。除了这四个红月饼以外,那还可以摆各种水果,但是就是不摆梨,因为这个梨跟离别的那个离是谐音,因为这个节是团圆节。所以不能贡相反意义的东西。所以有的家属不是这样的,拿我们买的人来讲,有的时候不是贡兔爷马儿,弄这么大一个月饼,月饼上刻广寒宫的图样,图样里面也有一个兔在那儿捣料,但是这个大月饼有时候不太熟,它烤的火候不够,外表熟,里面不熟,所以那个月饼本身来说,当做象征性的神像来使。 主持人:不是用来吃的。 常人春:搁在一个象征性的架子上。拿那个当神像,头上贡品也摆上各种水果,和各种月饼。还有的家属因为经济问题,既买不起月饼也买不起兔子,省得花那个钱请那个兔爷马儿,对着月饼象征性,摆了几块月饼,加上有颗枣树,打上几颗枣子,这个就算水果了。或者摆几个海棠。那摆不起苹果,摆不起这些香蕉,就摆这些了。这就是拜月,月亮到晚上升起了,女的家庭主妇她来当主祭人,这个主祭人过去男的是要祭灶,女的不参加。祭月这个男的不参加。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但是清宫里面没这一说,这都是咱们民间一说,清宫里面太后也好,妃子也好,都参加。不但要参加,从始至终都要参加到底,从上下到望火料,送神,咱们还说关于祭月这个问题,祖父上香之后,都是女字辈跪在那儿磕头,但是小孩没这个机会。但是小孩拿这个当玩意儿,人家认为是一个有意思的游戏,所以男孩子也可以拜。所以等你祭完了,撤下贡品,这些贡品在晚上等大家举行团员,也可以说座谈会,也可以说是祖会,坐一块分这个月饼,一家十口人就切十块,小两口就一人一半。如果有人吃不完的话,摆在留在春节的时候,再重新烤一下,春节除夕夜,除夕夜不是也团员吗?赶这吃团圆饭。 主持人:这个没听说过,说春节的时候也可以吃月饼。 常人春:对,春节一般叫套饼,底下一个很大的月饼,套着,一个比一个小,摞起来是五个,最上面摆上一个桃,桃上插上一个花,叫贡花,那叫套饼,春节的时候有。八月十五说有这种形式,都是单块月饼能摆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所以撤了贡之后,就是全家坐在一块吃一个团圆饭。当然这个不据形式的,尤其有外地回来探亲的,省亲的可以自个儿在外面见门合着住,亲情之间交流一下感情,这个没有什么的。咱们再说说八月十五之前送礼的问题,这是一个联谊的节日,这是社会交往,作为单位来讲,这是一个社联工作。拿现在来说很有这个风俗,南方周末编辑部,老北京网的,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的,都拿这个当做社联工作,人家主动送上门,表示心目中有你这么一号,今后要取得联系,要共同协作。私人之间也是这样,但是这里面有几个忌讳,不能节后送礼,必须节前送礼,如果今天来送礼这就不合适了,但是现在来说没有这个忌讳,因为现在所谓双节,在十月一之前再送也还行。在过去来说,本身没有双节这么一个说法,所以本身就是不能节后送,再说送礼的礼品种类来说不能送梨,不管什么梨都不行。 主持人:只是不能在中秋节的时候送梨。
主持人:这个是官方规定的,还是约定俗成的? 常人春:不是官方约定,是民间约定俗成。为什么说民间约定俗成呢?从那个时候来说,从明清两代就传下来这么一个风俗习惯,如果不这样做的话,掌柜的用现在的话来说经理本身要受到指责,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这是他必须得遵守的规矩。第二个,他还必须得给他的伙计,跟他一块开店的这些个从业人员,改善伙食,最不济也得吃剁肉月饼,好的话,那做成八个菜或者是十几个菜,不管是亲戚也好,伙友也好,大家坐一块聚餐,或者聚餐两顿,有钱的,富买卖的话可以留八月十四晚上就可以开始,就是这么一种风俗习惯。学校、机关在北洋军阀时代,在日伪时代都是放假一天。既是民间风俗习惯,又是上边的指令。不单八月节也好,端阳节也是这样,春节更不要说了。法定的假日,只有光复以后,国民党改善了这个做法,他说这个要革新生活,他没有提出移风易俗的这种做法,但是他这种做法实际上就要移风易俗,受到全民的抵制。我小的时候在学校里是一个教会学校,所以有很多的学生就问老师,今天是八月节怎么不放假啊?那老师说“上面没有指令”所以学生就找校长,说“校长,今天应该放假啊?”校长说“今天教育局没有命令”。那学生一再请示,没办法,就给北京市教育局打电话,结果后来说着说着,教育局长王寄高(音)亲自来接这个电话,说到这点不能赖我们教育局,这个是南京国民政府统一的指示,兄弟我有什么办法。(笑)结果这个时候绕来绕去,咱们就说北京市,还有其他市一律向南京国民政府请愿,南京政府没有办法,得了休息半天。(笑)所以这个还是不提放假这个词,但是放假是放假,但是不叫放假,叫休息。所以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那年,45年、46年、47年、48年,国民党抗战这么几年全都是五月节,八月节命令休息,就叫命令休息,不叫放假。 主持人:就改了一个说法而已。 常人春:说了半天这个习惯势力不好改,你不承认这个不行,你拿现在来说,现在也有很多政协委员提这个问题,我昨天报纸上还有看到这个。 主持人:说一些传统节日应该放假。 常人春:对,应该列入国家法定正式假日。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你这样做可以团结一下海外侨胞,对于解放台湾,祖国统一来说,都有好处。据说,但是我是道听途说,汪辜会谈的时候,双方各自坚持自己的观点,吵得不亦乐乎,所以有一个叫陈立夫的站起来说你们两人别吵了,这个谈判不能有什么结果,我说一个不定好,不定你们愿意不愿意,我这么大岁数的人绝不胡说。你们听听?不要谈这个,这个主义,那个主义统一中国,我们以中华的传统文化来统一中国,所以双方谁也不说话了。所以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中国大陆很少提传统文明,以前说革命革谁的命,就是革传统的命。 主持人:说明传统节还是很重要的。 常人春:对传统节年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全部受这个影响,拿韩国来说,所谓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问题来说,他就是受本身中国儒家的影响,不要把自个儿所有的儒家传统文化都拿来现代化的大道上,到时候往回捡就晚了。 常人春:对,这个是我自己亲自做的,这个没有用,因为这个做得太小,我的屋里也搁不小,我也不是裱糊铺,做了一个模型出来。今年举行中原追悼先人的盛典就请我给糊了这么一个大的,里面就可以有人物了,因为这里面就装不下什么人物,所谓人物就是人像,就是人地大王菩萨。 主持人:这个纸船什么时候用呢? 常人春:白天应该有僧来给念经,念《地藏菩萨本愿经》,还有《佛说父母恩重经》,还有什么就不用说了。像广发寺前三四天就已经开始搞了。不叫结束,叫圆满,道上圆满的时候,就烧船,表示时光三世一切无怨悔引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说了半天就是佛教的做法,佛教法会里面才有这个东西,不过现在道教也有这个东西,所以我在白龙观跟他们讲这个的时候,他们说道教里没有这一说法,我说我给你找个东西,他说找什么东西,我说你来,他那个杯子上刻着呢,这还说什么,如果找书本也可以找出来,日本有一个汉学家叫小柳司气太写了一本《白云观志》看这本书怎么写的,所以这颠覆不了,历史有这么回事,因为现在它没这么回事。他说,佛教和道教是两码事,对,我也承认佛教跟道教是两码事。但是他所举行的一些仪式,和对于节日方面的法会有些地方还是雷同的,比如说超度先人这个问题还是雷同的。 主持人:您现在手工做这么大一个纸船大概要多长时间? 常人春:因为我不是真正从业人员,也没学过图,所以这就凭我的记忆,本身在那瞎糊,所以糊了半个月,人家一天就可以做出来一个。或者过去死人办白事的时候,这个都是非常紧的,因为人死了,叫糊一个轿车,糊三匹大马,糊四个大箱子,所以给不了你多长时间,但不是一个人糊。他们能找好些个从业人员在一块昼夜突击,但是我这个再突击不行,因为我没有从业人员。(笑) 主持人:就慢慢自个儿做。 常人春:对,而且画跟糊过去是分工的,我这个是一个人包。画也是我,糊也是我,扎那个架子还是我。所以这就需要功夫。这个是民间手工艺的一种。 主持人:刚才说到糊月船的事,您除了会做这个东西,还会自己手工做一些其他的东西? 常人春:北京的裱糊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手工业,也可以说民间工艺,用我的话来讲。这个不见得是都给死人糊一些烧活,有的也要利用起来是很好的东西,因为过去一个人民剧院的导演,他所有的道具跟布景都是请裱糊将糊的,举一个例子来说,台上的陈设,文房四宝,各种古玩,如果是真的话,要是给摔了,拿现在的钱几千块钱,大的可以值几万块,还有几十万,那怎么行呢,一般糊不容易摔,第二摔碎了也不值钱。所以他就是利用这些裱糊将糊这个。但是我不是内行的,我是爱好,这是一个糙活,如果你糊一个文房四宝,糊一个康熙文采给我们看看,这我就干不了。因为我本身没学过这活。过去真要糊得好的话,你只要点得出来,人家就可以糊出来。 主持人:我现在想糊一个什么东西,马上就可以糊出来。 常人春:对,所有的头像都跟真的一样,那糊得真的好,我小时候就兴这套,我就是坐着看热闹看来的。糊的车马,都是糙活,这我可以给你糊一个。 主持人:您这些东西怎么时候学的? 常人春: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没有过去糊烧的彩纸,过去都管他叫过行,就是别的行业当中跨行业买来的,不是我自个儿做的,因为小人头有大的有小的,糊四个令人,一个厨子,一个老妈,一个释文妈子,一个释文小子,四个。什么都有,糊四季花盆,底下这么高的红漆木头架子,上面白磁盆,糊成四盆花在灵前摆着,春天的牡丹,夏天的草,秋天的菊花桂花,冬天的干制梅,有钱置随便点,不过那四盆花我可以糊一盆。 主持人:像您这些手艺都是小时候学的吗? 常人春:因为过去我本身特别注意民俗,有在庙里办白事的我常常去看热闹,说是看热闹,实际有意思在那儿学,什么都学。学什么呢?第一个学那怎么和人念经,第二学糊纸都糊什么玩意儿,我自己回去糊看看,什么都学。 主持人:没有专门的老师来教您吗?还是完全自己琢磨的? 常人春:因为本身庙里面有管事的,用现在的话,那就是殡仪馆的经理,那个也姓高,叫高火晴(音),一天得有八招在那办事,中间有管事的,几年的功夫挣好几所房子,我看这这个买卖挺好,因为这个又玩又挣钱,这个没什么了不起,可现在不行,现在这个事很麻烦。因为现在各行各业都没了,所以你糊不过来,跑你跑不起,过去坐办公室,这儿搁一电话,比如说糊纸活,拿一电话拨一个民间铺子的电话,“喂,我是老余,我这儿有一份接丧活,一车三牲口,就这么简单。 主持人:人家做好就给送来。 常人春:这一车三牲口,这个只能我懂,或者人家本行懂,别人不懂。 主持人:这是一个术语,黑话。 常人春:一辆轿车,一个辕马,一个顶马骑官人。后面还有一个跟人,这个车必须是转轮的,里面必须挂里子,夏天是纱窗,冬天是玻璃窗,一车三牲口,本身表示一份细活,所以有的时候跟他们常在一块聊,我说你这个一车三牲口什么意思,我说这一份活多少钱,得活多少日子?他说什么,我糊一个你看看,他说你胡闹,你学这个玩意儿干什么。我旁边有一个铺子,他租我们的房子,我常常去他那儿玩,我说跟您学点手艺,别跟我学这个,这是要饭的买卖,跟你爷爷学做好事,有时候我糊点什么,我就把他叫上来,我说“大爷,我糊出一个裤来”。他说“什么,你学过我的手艺”,我说“没学过,我学您的手艺看来的”。他说“我看看去”。他一看说“糊得不错,我们那小徒弟来了都没你这好”。他插不上口,我给你提点不足之处,你这个裤上面这个眼不对,就是这么学来的。 主持人:您学这个东西,家里人不反对吗? 常人春:家里人不让学这个,你学这个有什么用,你不好好上学,没事尽学这个,我送你去裱糊铺当学徒去。当学徒的话,人家还得欢迎,为什么呢?因为来了就能干点活,打打下手。 主持人:您小时候开始对老北京民俗感兴趣也是从玩开始? 常人春:对,所以我跟姓高的,我说“刚才那个和尚拿的褶子叫什么意思”,他说“叫摘译褶子”,我说“什么叫摘译褶子”,他说给死人做介绍的,向佛爷做介绍的。然后拿给我看,让我回去看看就知道了,我就这么学会了。实在不行,我们家里还有一些老太太,他们多少也懂得一点,我说这叫什么,他们就会告诉我。所以我是小时候学来的,这块东西叫人生礼俗,刚才咱们说的岁时闲年。人生礼俗,岁时闲年,都跟宗教信仰柔在一起,所以我对道教民俗都有一点认识。我小时候上基督教的学校,所以我对基督教有认识,但是只是表面东西,我不研究那个。那学校里面每到礼拜日强迫我们去做儿童组织学,不去不行,等于学校的课程,所以我对基督教有认识,但是只是表面的,皮毛的,对于佛教道教不是皮毛的,是深入其中的,它的教义,教史,都是比较清楚的。怎么举行仪式都清楚。但是基督教也只懂一点意思,但是本人距离佛教道教差太远了。 主持人:您知道关于这么多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有没有想把这些东西传给现在的年轻人,有没有一些年轻喜欢这些东西? 常人春:现在的青年人来说,所谓的拜我为师,但是他只需要的是要配名,中国大陆现在有这么一个习惯,名人吃香,甭管大名字,小名字,就拿我们民俗文化界来说,你说你是民俗专家那不行,你跟人学学,你懂什么,一问就抖了。他拜我为师,就为了我跟谁谁学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个人,有这么点小名,但是他不学真东西,这个糟糕。因为我刚才讲的一些东西,本身来说,他深入去学吗?不可能深入去学。深入学要细致,比如刚才说的那个怎么练的,那现在有很多退居的和尚偷这在外面用佛寺,不会上韵,就是唱歌没有谱子,就那歌词,歌里唱的那个没法啊。佛教道教这叫上韵。(上韵中…)这叫上韵,你不会上韵的话不行,歌词本身上面有谱子,你要是会谱子的话可以学,但是这个没有谱,他是唱散文的,人家都是唱韵的,没有唱散文的,跟那时候唱毛泽东诗词,毛主席语录,那是唱散文的。歌曲没有唱散文的,戏曲也没有唱散文的,有散文的那是道白。经文里面道白不会是北京地方韵。(道白中…) 主持人:年轻一辈真正学这个东西的人还是太少了? 常人春:完了,失传了,一方面是因为这个东西用途太小,甚至说没有用途。再一方面来说,从大的气侯来说,意识形态是一个问题,但我说的意识形态不用解释,你们都懂得什么是意识形态,文化行业各个角度都是波澜起伏,唯独这个行业没有波澜起伏。 主持人:其实很多人也不想看这个东西消失。 常人春:咱们拿娱乐,戏曲这方面来说,北京讲究曲艺,文化革命左到那边程度,但是它没否定曲艺,曲艺就叫文化战线上的轻骑兵,再左也保留一些带唱腔的。快板书,这些我脑子里都有印象,都可以给你唱。 主持人:今天我们访谈还是有时间的,非常感谢常老先生给我们讲了这么多北京的风俗人情。 常人春:到80年代后期本身来说,曲艺本身除了自己玩票,自己瞎唱着玩以外,北京馆子都没有,北京都是曲艺厅,全是洋玩意儿。北京那儿搞的摇摆舞,说常先生你对这个欣赏啊?只有强烈的节奏感,没有美妙的旋律,得有意义深远的歌词。你没有这两种做先决条件,那就没人听,过去北京市所有流行歌曲来说,我都可以给你唱。我对新玩意儿,文化革命这块我本身也可以给你补充,可以唱三代儿童歌曲。前清的小孩唱的什么玩意儿,民国以后袁世凯那个时代,国民党那时候唱的什么,日本来了北京沦陷的时候唱的什么玩意儿。 主持人:每个时代都不一样。 常人春:我脑子里都有印象。所以主要不是在某一个学校里头,或者在某一个训练班中学出来的,是在生活中锻炼中滚出来的,因为在生活中滚出来的才印象深刻,因为他是当事人,咱们一来就说文物,因为那个庙,那个建筑,那个园林,那个景点,有一些人说那是文物,或者说一些馆子那是文物,我说真正的文物是人。 主持人:确实像您这种懂得这么多关于老北京的风俗人情,确实是我们国家的宝贝。 常人春:所以有人说这是“文物人”。所以我本身符合“文物人”这个条件。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40 , Processed in 1.121882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