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朝阳区的一条小街上,看惯了中、英文的香港人可能感到奇怪,因为那里所有的路牌、招牌和广告上都配有俄文,街上的人也都多多少少会说一些俄语。住在附近的老北京说,这条名为雅宝路的小街在京城大有名气,专门向俄罗斯、东欧等地出口服装的批发交易市场就集中在这条街上。 雅宝路街边有许多售卖男女服饰和皮具的小商铺,一些店门外写着:「专营外贸,谢绝参观」。而事实上,也确有很多外国人来光顾这些商铺。举目所见,这边厢,一位金发女士正在与人讨价还价;那边厢,几个外国青年手中提着大包小包,华洋之间交易气氛颇为活跃。 批发为主零售为次 当然,零售服装只占雅宝路贸易活动的一小部分。一位从英国来北京公干的男士表示,他女朋友有时会来买一、两件衣饰,但比起附近的秀水街市场,这里的价钱并不便宜。当地人说,那些商店里的鞋帽、服饰和皮具都是样品,由于零售利润不及批发,所以店主只和那些成批购买货物的人商量价钱。 雅宝路市场源于一九八八年,当地商铺最大的客户,始终是那些专把国货成批倒卖到俄罗斯、东欧的商人们。一位曾经为当地商铺运过服装的司机说:「中国商人前些年以浙江温州人居多,他们春季贩时装,秋冬季则贩皮裘;去时用火车运送,回程则装上土豆(薯仔),反正不会出现空车的情况。 这些年来,雅宝路上多了不少来自俄罗斯的商人。以前他们从东北中苏边境贩运服装到中国,但东北的服装其实也是来自北京,所以他们现在改从北京直接以低价进货。 由于大量俄罗斯商人到来作生意,雅宝路的许多店铺都有俄文店名、广告,许多老板也能说一些关于价格的简单俄语。有些店更聘用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毕业的专业翻译,负责与那些被北京人称为「倒爷、倒奶」的俄罗斯商人打交道。在雅宝路的服装市场上,买卖双方一旦谈妥价钱,便立即将服装打包,用飞机、火车或汽车运到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地贩卖。 冒牌货品时有所见 雅宝路市场的出口服装不少产自北京郊区的服装厂,像木樨地(北京西郊)那里就有所谓「浙江村」的小型服装作坊。与香港着名的女人街(通菜街)一样,雅宝路上也有不少假名牌产品,仿造的多是国外名牌羽绒、衬衫、西服等。 在北京生活了六十年的张先生现居雅宝路。他的大儿子曾经到过香港,花五百港元买了一件名牌衬衫,带回家孝敬老父。老张先生说,后来到附近的服装市场一看,同样款式、同样商标的衬衫只卖几十元人民币.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2-22 12:12 , Processed in 1.09598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