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建国门立交桥西南侧,1982年以“古观象台”之名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观象台,其保存的大型古天文仪器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最为完整,在过去的500多年中,保持了不间断的天文观测记录,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古观象台不仅进行天文观测,也进行气象观测。它保存了自清雍正二年(1724年)至光绪廾八年(1902年)180年中每天的气象资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气象观测记录。 观象台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年),利用元大都城东南角楼改建,清代沿袭明制。北京地区设有天文台的历史很长,金代即袭宋制,设太史局、侯台。元初仍沿用金旧制,元世祖至元十六年(1279年)由王恂、郭守敬等人制造了更新的天文仪器,又建了一座司天台。元末明初,司天台毁于战乱。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在皇城西部建宫廷观象台——灵台。直到正统七年(1442年)才建了新观星台,这就是古观象台的前身。弘治十四年(1501年)改造观星台浑仪及简仪。崇祯三至八年(1630一1635)徐光启等人制造了象限仪、纪限仪、平悬浑仪、交食仪、列宿经纬天球、五国经纬地球、平面日晷、候时钟、望远镜等仪器,使天文观测水平大大提高。清代,观星台改称为观象台,隶属钦天监。康熙十二年(1673年)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受命采用西方制度设计督造了天体仪、赤道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黄道仪、纪限仪等六件大型仪器,置于台上。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造地平经纬仪,乾隆九年(1744年)造玑衡抚振仪,改刻度制式。清代所铸铜质仪器造型高大美观,雕饰细腻流畅,形象生动,是我国古代天文技术与铸造技术的完美结合。此时,由于大型天文仪器的增多,观象台又向东接出约5米。1900年,“八国朕军”洗劫观象台,后迫于舆论压力和我国人民的要求,陆续归还劫掠的仪器。我国又将清制八件仪器全部按原布局安于台上,而明制两件则安置于台下紫微宫两侧,左为浑仪,右为简仪。1911年辛亥革命后,观象台改称中央观象台,隶属教育部。1921年在观象台的东北角增建了一座三层混凝士结构的观测楼(现无存)。1929年改称国立天文陈列馆,只做气象工作,结束了近500年连续观测天文工作的历史。抗日战争爆发前,为保护古代天文仪器,于1933年将部分仪器迁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古观象台进行多次修缮,1955年交北京天文馆使用。1956年5月1日辟为“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对外开放。1979年,古观象台东半部发生坍方,1980年国家投资进行大规模修缮。 现存观象台为一砖砌高台建筑,系1980年重新修复,台内改为二层空间,外形仍保持原状,总高度为14米,东西长约24米,南北宽20余米。拾级而上,正对台阶有新建硬山房三间,台上架起铁制台子,在南、西、北三面陈列八件大型铜制仪器,每件仪器又有汉白玉雕石座,纹式各不同。 台下西部为一组灰瓦大式建筑群,通名紫微殿。主殿面阔五间,悬山顶,筒瓦调大脊安脊兽,无前廊,前有月台,月台东南安放简仪,西角安放浑仪。东西各有独立的悬山筒瓦过垄脊耳房三间,东耳房为“壶房”,名浮漏堂,内设测时之铜壶滴漏。主殿之东西各有悬山筒瓦过垄脊厢房五间,,东厢房为测量所。正南悬山式大门三间,两山硬山合瓦过垄脊耳房各三间,又接顺山房各三间。从总平面分析,这一扁长形院子实际是由三条轴线组成,正中大门耳房和紫微殿是主轴线,为礼仪部分;西侧南顺山房、西厢房和西耳房为西轴线,是管理用房;东侧南顺山房,东厢房和正殿东耳房为东轴线,是测量用房屋。原外东南角另有三间悬山筒瓦调大脊小殿为晷影堂,原来有铜圭铜表,是测量夏至、冬至日射角的场所。从紫微殿各主要建筑的比例、式样分析,仍属明代建筑,在清乾隆九年重修。现为北京天文馆使用。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46 , Processed in 1.080500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