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沙滩北街路西的15号院内。这里原是清乾隆朝大学士傅恒的家庙。院内原有傅恒征伐金川的功绩碑(《乾隆敕建碑》),1986年此碑移至北京石刻博物馆。民国时期此地为傅恒裔孙松椿的松公府房产。1931年,北京大学购得此处房产,经多方筹资,建成地质学馆。 此楼是我国现代建筑前辈,最负盛名的建筑家梁思成先生于1934年设计,1935年8月建成。在楼西南角下方墙体上嵌有一奠基石,刻有:“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五月十五日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奠基”。现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当时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设计者匠心独运,设计出这座新颖别致的现代主义建筑。该建筑平面为曲尺形,三层砖混结构,是外形完全服从内部功能构成,既不刻意追求雄伟感的大块体量构成,也没有特殊的装饰。体形只做微量的曲折,打破立面的平直感,大玻璃窗洞产生外形的清新、轻巧感。主入口在东南角,宽大内凹的门洞,简洁的混凝土挑檐,门洞两侧墙的线脚、灯箱的处理,台阶花池的配合,都强调入口是全楼的重点。入口立面左上方女儿墙局部高起部分的旗杆处理,也强调了入口的位置。整体设计很细致,窗间墙上用砖块砌简单的凸凹横线,门窗的比例,楼梯扶手处理,墙角的弧线设计等,造成明快简洁和谐统一的现代造型风格。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正是西方现代主义同复古折衷思潮斗争,进行创新的时期。作为正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研究的梁思成先生能适应时代之潮流。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使用。建筑保存较好,只是1976年地震后在外墙增加了抗震框架,有损原来简洁明快的风格,室内也进行了局部改造装修。 在北京这座古老的皇都中心,建造出当时世界上也是最现代的建筑,实在是惊世之作。它对于了解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师的创作心态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全面评价一直被视为“民族形式——复古主义”领军人物梁思成的创作道路提供一个历史的界碑。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6 , Processed in 1.07951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