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北临长安街。1958年9月初开始设计,1959年8月底全部竣工,历时不到一年,是为国庆十周年庆典而建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它与对面的人民大会堂同为天安门前广场上的左右二辅,地位十分重要。设计主持人为张开济。 博物馆南、北面长149米,东、西面长313米,建筑面积为65152平方米。内部分为革命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两个部分,前者位于北部,后者位于南部。公用门厅、礼堂等位于两者中间。对外的陈列部分都布置在二、三层,所以正门厅位于二层,是整个建筑的交通枢纽。由此向南、北行可进入中央大厅,其面积约1340平方米,净高约15米,供集会及举行仪式之用。二、三层展厅共有展览面积23472平米,可供万人同时参观。底层主要为通风机房、仓库、珍藏室、工作室、食堂、厨房、车库等用房。还有一个位于中央大厅下面的礼堂,可容700人,有专用门厅通东面大厅。另有两个门厅,一个通北面长安街大门,另一个通南面大门,都有楼梯与二层相连。东部专供陈列品出入之用的两个大门可保证卡车直接入库。中央局部四层部分作为珍藏室、办公室、阅览室和研究室。 为适应展览路线与陈列布置的需要,并能以较少的面积与人民大会堂的巨大体量相呼应(其建筑面积约为人民大会堂的三分之一),配合天安门广场的尺度,平面布局吸取中国传统建筑院落式布局,用较少的体量获取较大的外形轮廓,同时对参观路线的布置和自然采光也都有一定好处。两个博物馆分别围绕南、北两个院落。它们不是封闭式内院,而是透过柱廊可与中央前院相沟通,彼此间能互通视线。三个又分又合的内院引伸到外面的大广场空间,创造出丰富多变的室外空间。 建筑立面高度确定为三层,局部四层。天安门广场宽500米,为使建筑物与广场地位相称,建筑体型力求庄重宏大,简单朴素,明朗愉快,生气勃勃。正立面构图的中央大空廊面宽100米,高达33米,两侧建筑高26.5米,形成整个建筑体量的中心,把广场空间引进建筑内院,使建筑物与广场密切结合;大空廊与广场对面人民大会堂的实廊互相呼应,相得益彰。 建筑造型处理力求在现代建筑中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整个建筑座落在宽大的基座上,立面分为两段,底层以花岗岩墙面为主,上部两层墙面按柱廊法式处理,屋顶挑檐用黄绿两色琉璃饰面,加强立面的传统色彩。正面大空廊及南北两面的门廊上部,在两额枋之间镶嵌镂空花板,富有装饰性。总之整个建筑创造出一个清新端庄的形象。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53 , Processed in 1.09083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