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在原大清门之北,端门之南,原为明、清两代皇城之正门。是明清皇帝颁布诏令的场所,也是帝王出入之要门。每逢冬至到天坛祭天、夏至到地坛祭地、孟春祈谷、仲春耕藉田、皇帝出征、大婚等隆重典礼,都从天安门出入。
天安门通高33.7米,城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顶,坐落于10余米高的土红抹饰的砖砌城台之上。天安门是皇城的正门,宫殿的前朝,其建筑形式充分反映了它的地位。面阔和进深划分不仅形成了其巨大的体量,同时隐喻着“九五至尊”的含义;重檐歇山顶的形制仅次于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黄琉璃瓦顶的上层和下层戗脊均在仙人后排列九跑小兽,规制仅次于太和殿;上层檐采用单翘重昂七踩斗拱,下层檐采用重昂五踩斗拱,为门楼中的最高等级;建筑梁枋上原有的金线大点金旋子彩画也是城楼建筑之最;此外,在城楼建筑的四周还环绕着汉白玉石护栏,起到了烘托陪衬的作用。在天安门城楼之下,开有城门五座,外为外金水河,五座汉白玉石桥横跨水面,即外金水桥,中间一座稍宽,为皇帝而设,又称“御路桥”。城楼前有两对石狮及两座华表,城楼后亦有二华表。十余米高的华表上,满刻着云朵和盘龙,顶部雕刻有蹲兽,名“望天吼”,背向天安门。因而楼北侧的华表俗称为“望君出”,南侧的称为“望君归”。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5-4-2 06:07 , Processed in 1.094333 second(s), 8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