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替了父亲老田,理发师兼店主之一的小田在店里忙活着 “打我记事儿起,就在这里理发,田老爷子手艺特别好。”家住在菜市口东南角米市胡同的沈大叔说。在米市胡同北口胡同东侧的36号,有一家名叫“云风”的小理发店。而这家理发店究竟有多长时间的历史,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而今它深深吸引着老邻居们来理发的,则是田老爷子父子二人的手艺和店里那两把上世纪50年代的老理发椅。 重新开张“捡”来1950年理发椅 “我1945年出生,那个时候就有这家老店,它应该比我岁数大。”附近保安寺街的陈老爷子笑着说,“原来是我们田大哥给我理发,现在是小田给我理发了。” 小店只有20平方米,门后的挂衣钩是粗粗的陶瓷制品。两把白漆脱落的老式理发椅摆放在20平方米的方间中。椅子的下边是个白色的铸铁盘子,斑驳的黑皮面已经裂开了无数道痕。 小店的主人田先生今年44岁,在这条胡同里长大,于1989年接下了父亲的老手艺。他回忆,老店大约开业于1930年前后,祖父用自家的门脸房开办了这个小买卖。解放后公私合营,小店关闭。上世纪80年代末,父亲重新开张了这个店。 而就在那个时候,田老爷子从倒闭的国营理发店中“拣”来了这两把椅子。“这个椅子是1950年前后天津生产的。” 定期理发 就冲两把老椅子 “这种椅子可是当年国营理发店的标准配置啊。”田先生说,“算起来,这把椅子比我年龄都大。”他轻轻拍着椅子靠背,“要说起来,这椅子不算先进,不能调节座位高低。可这椅子非常结实,两三百斤的大胖子,往这上一坐,纹丝不动。” “看见他我就想起小时候父亲带我去理发店的样子。”年近50的居民刘先生说,“我前年搬到了这里,没想到能在这里看到这种椅子。我父亲理发回来老叨唠,新的椅子太软,理发刮脸,后腰太累。”回家跟父亲一说,老爷子现在定期来这里理发。“舒服且不说,看见我家老爷子坐在老椅子上,我就觉得回到了小的时候。” 而这种老椅子已经成了四九城里的稀罕物。“我只在东四十四条中的一家理发店中看到过这种椅子。”老北京网编辑“虫子”说。 记者体验 坐老椅子挺舒服 见记者对着老椅子拍个不停,田先生笑着把记者扶上了椅子,“我给你把胡子刮了,你体会体会。”说着把红布铺在了记者身上,用手拧了一下椅子右下方的转盘,椅子靠背倒了下去,脚下的脚蹬则浮了起来。“躺好。”一声令下,田先生开始磨剃刀,并为记者调整好了枕头的角度。 由于躺下后椅子较低,而椅子不能升降,田先生只能弯下腰为记者刮脸。记者坐在椅子上晃了晃,椅子纹丝不动。由于椅子的坐垫和靠垫都较硬,后腰可以轻松地塌在靠背上。二十分钟不换姿势,丝毫不觉得累。 理发锻炼 七旬老田能骑车 就在这个时候,年过古稀的田老爷子骑车来到了店里。田老爷子笑着和记者聊了起来,老爷子眼有点花,但耳朵好使。“几乎每天都骑车过来看看,也经常给老邻居们刮脸理发。围着这椅子一转悠,也锻炼身体了。”用田先生的话说,“多亏有个老店,我家老爷子没病没灾。” 保持低价 理什么发都知道 年头长,手艺好,成了小理发店的招牌,“附近有多少老人来理发刮脸,我都说不清。这一带的年轻人,有好多都是我给剃大的。他们来理发,用不着跟我说要什么发型,我心里早就有数了。”田先生说。在这里理发,收费则是每人5元。“不能再贵啦,小店能开好,都是老邻居们照顾,我也得对得起大家。” 理发柜台旁则挂着两把少了半个外壳的电推子。“这个推子是36伏的安全电压,”田先生指了指墙角的变压器,“特地拉电线安装了插座。现在的电推子大都是接入220伏民用电,万一漏电会出危险。”于是,田先生把两把老推子修了又修,至今令他们“服役”在店中。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5 , Processed in 1.11852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