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晚报有篇文章说到德胜门外的回龙观,说跟明朝景泰皇帝出殡有关,其实是一种误传。 顾炎武在《昌平山水记》中说,德胜门外有玄福宫,建于明弘治十七年,俗称回龙观。 清《五城寺院册》中说,“德胜门外有元福宫”。元福宫即玄福宫,清人避康熙皇帝讳,遇“玄”字都改成“元”。 乾隆年间写成的《日下旧闻考》中对元福宫的考证是:“元福宫距德胜门北三十里,殿宇倾圮,明武宗一碑在殿左。”说明到清朝初年,玄福宫已几成废墟了。 《日下旧闻考》中抄录着明武宗的碑文,使我们今天尚能知道玄福宫建成的时间及其背景。碑文说,弘治十七年,孝宗皇帝——武宗之父说,这个地方有个“御马监黄土马房草场”,是往来天寿山、居庸关的“通衢适中之地”,但是苦于干燥无水,“居者行者往往病之”。于是“择地凿井汲水,以济人用,仍建观宇一区,为往来栖宿之所”。明年二月,“命朝天宫左演法陈良福住观焚修,工未就绪”。所以到弘治十八年孝宗去世,这座观宇并未建成。武宗说,因为这是他父亲的遗志,“不可不终”——这很可能是个借口,说不定是这位不安心治理朝政、喜欢到处跑的风流皇帝需要有个歇脚的地方,所以“仍命督修,改观为玄福宫”。“盖自弘治甲子冬十月始事,至今正德乙亥夏五月厥宫告成”。弘治甲子是公元1504年,正德乙亥是1515年,历时十年之久。看来,说回龙观建于明朝弘治十七年不甚准确。不过从武宗的碑文中可以发现,玄福宫的名字是他起的,他父亲孝宗皇帝起的名字是什么“观”,大概就是“回龙观”吧。 话说回来。景泰皇帝死于1457年,早于回龙观建成58年,所以不会和回龙观发生联系的;再说,景帝陵建在京西,出殡也不会绕到京北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