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食用兼备 宋元玩具总动员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法制晚报


骑艾虎的张天师把守门户▲

▲泥塑魔合罗好比现在的芭比娃娃,是可爱的化身


端午节 辟邪玩具守门户  七夕节 魔合罗扮芭比娃娃
玩创意 拉线骷髅迷小儿  产业化 批发零售各司其职
食用兼备  宋元玩具总动员

      当今的孩子们大都喜欢玩电动玩具和高科技玩具,更喜欢玩网络游戏,这些玩意儿在古代当然是不可能有的,但古代人也有属于自己的玩意儿,玩得也是“不亦乐乎”,那么古代人都玩什么玩具?
      宋元时期的玩具,可以说是中国玩具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环,这时的玩具在丰富人们生活、增长知识和激发创造力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成为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玩具与节日

       宋元时期几乎每个重大节庆、时令中,均有相应的玩具出现,而且重食、重用,食用兼备,成为宋元玩具的潮流。

仿“土春牛” 做“小春牛”

      节日:打春节
      玩具:春牛
      玩法:北宋时每年逢“打春日”,东京城内的百姓和孩子,纷纷仿效开封府前放置的“土春牛”模样,制作出许多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的“小春牛”,互相赠送。《梦粱录》记载:“街市以花装栏,坐乘小春牛,及春幡春胜,各相献遗于贵家宅舍,示丰稔之兆。”

“辟邪”玩具把守门户

      节日:端午节
      玩具:艾虎、泥塑张天师
      玩法:端午节时,宋元城市商家都制作艾虎、泥塑张天师、彩线符袋牌等“辟邪”玩具出售。《岁时杂记》说:“挂天师,撑着眼直下觑,骑个生狞大艾虎。闲神浪鬼辟惵他方,远方大胆底,更敢来上门下户。”这一天小孩子都拿着一个骑着艾虎凝神直视的张天师把守门户,或者拿着它四处乱跑,为的是赶跑恶鬼和邪气。

魔合罗——宋元的芭比娃娃

节日:七夕节 玩具:魔合罗

      玩法:“七夕”是宋元时期玩具制作的高峰节日。在东京,每逢七月初六日、初七日晚,市民多结彩楼于庭,唤作“乞巧楼”,为的是放置“魔合罗”。
      所谓“魔合罗”,一般是泥塑的土偶,在宋元俗称为“泥孩儿”,又可称之为“摩诃罗”、“磨喝乐”等,是梵语的音译,即佛经中的神名,传自西域,就像现在的芭比娃娃。
       在宋代小说、元杂剧中,魔合罗成为漂亮可爱的化身。如《十三郎五岁朝天》记载:“又是一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魔合罗般能言能语,百问百答。”
      《醉翁谈录》记载:东京的“七夕”,城中多卖“泥孩儿”。这些“泥孩儿”端正细腻,大小不太一样,穿着男女各式服装,南方人又管它叫“巧儿”。在魔合罗的塑造上,以宋代苏州地区制作最为精巧,成为当时青年男女最喜爱的玩具。

“狮仙糖”赏食兼备的玩具

节日:重阳节 玩具:狮仙糖

      玩法: 《朴通事谚解》记载了元大都居民在重阳举行“赏花筵席”时,席面中间要放上“象生缠糖”,这种糖制食品实际是一种赏食兼备的玩具。它是用白糖、白芝麻相和,用火煎熬,倾倒进木模印内,待凉后,与果实相似。白糖化后,用木印浇成,再把芝麻浇进去。
      这其中最受喜爱的就是“狮仙糖”,即用糖印做骑狮子的仙人形象,也有用糖印做楼观、僧佛形象的。有这样的食品玩具,既可大开胃口,又可一饱眼福。


玩具·创意

      宋元时期出现了一些精致的机械玩具,如“叫子”、“扯铃”、“骷髅木偶”,都是运用较先进的机械技术原理制作的,从而开辟了中国玩具的崭新时期。

“颡叫子”能唱曲

  《梦溪笔谈》中记载:当时的人把一种竹木做的牙骨称为“叫子”,把它放在人的嘴里吹,就能发出类似于人的声音,这种游戏被称作“颡叫子”。《水浒传》中就有这么一位“铁叫子”乐和,他的专长就是唱曲,想来也用的是“叫子”,否则就不会有“铁叫子”的绰号。由此也可见“叫子”这种玩具的普及。

宋江与卢俊义迷上“扯铃”

  在《水浒传》中描写了这样一个场面:宋江与卢俊义等骑马行进在东京城里,“只见街市上一个汉子,手里拿着一件东西,两条巧棒,中穿小索,以手牵动,那物便响”。宋江不识,一问才知这种玩具叫“胡敲”,实际上就是“扯铃”。“巧棒”就是耍弄“扯铃”的短棒,“小索”就是两根短棒间的短绳,宋江看到的是一种“双头扯铃”。
      其实“扯铃”就是现在的“空竹”前身,当时的制作比较复杂,刚刚时兴,样子和现在也不同,难怪梁山的老大宋江对它那么感兴趣。它的制作是一个中间细的短木轴,轴两头各有一个两头封闭的短竹筒,竹筒短而大,周围开着口,转动时会发出声音。
耍弄“扯铃”的工具是有短绳相连的两根竹棒,用短绳支持“扯铃”轴,然后扯动竹棒,就能把它“抖”起来了。

十余条丝线耍骷髅

      宋代出现了一种很复杂的骷髅木偶,李嵩的《骷髅幻戏图》记载:一个大骷髅以数丝悬吊一个小骷髅的悬丝骷髅,引逗小孩儿玩,骷髅关节十分复杂,丝线有十余条。
      元代姬翼的诗云:“造物儿童作剧狂,悬丝傀儡戏当场。搬神弄鬼翻腾用,走骨行尸昼夜忙。”通过此诗可知,悬丝木偶将元代儿童吸引得如痴如醉,同时也折射出了宋元玩具制作的新奇。

玩具·产业

      宋元时期的玩具已是一种商品,成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玩具已从昔日王公贵族掌中物,化为寻常百姓家的摆设和赏玩物件。

玩具可批发也有零售

  出售玩具,在宋元时期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宋代话本《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就描写了作为独立商业行当的玩具的买卖情况:
      当日万员外邻居,一个公公,七十余岁,小名叫做合哥。大伯道:“合哥,你只管躲懒,没个长进,今日也好去上行些个‘山亭儿’来卖。”合哥挑着两个土袋,搋着二三百钱,来焦吉庄里,问焦吉上行些个“山亭儿”,拣几个物事,唤做:山亭儿、庵儿、宝塔儿、石桥儿、屏风儿、人物儿,买了几件。
      由此可见,宋代的“山亭儿”之类玩具已有专门制作的手工作坊,而且分不同档次。有专门从事批发玩具的,也有专挑担零卖玩具的。合哥就是从玩具批发商手中批发玩具,然后再去零售的。
      《武林旧事》记载,宋元的玩具市场已十分庞大,品种十分齐全,其中包括小银枪刀、打马象棋、魔合罗、杖头傀儡、棋子棋盘、选官图、蒱牌骰子、扇牌儿、钓竿、绢孩儿、弹弓、勃鸽铃、毽子、风筝、斗叶、壶筹、象棋、促织盆、旋影戏等。在元大都,各式各样的小儿戏剧玩具,可以把整条路都堆满。
      值得一提的是,在宋代的玩具中有一批带有高发结头饰的儿童造型玩具,看上去颇有几分类似奥运吉祥物“福娃”,可见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与现在的人十分接近。

●链接

中西合璧机械人  能演《西厢记》

      故宫藏有一件翻跟斗的机械玩偶,可谓西洋的机械为“芯儿”,中式的戏曲人物作“皮儿”,堪称宫廷玩具中西合璧的典范。据史料记载,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西洋某国曾进贡18个机械人偶,能演整部的《西厢记》,张生、莺莺、红娘、惠明等人偶能“自行开箱加衣,揖让进退,俨然如生”,而演出一完,人物“自脱衣卧箱中”,临出场时还可自动起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36 , Processed in 1.085117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