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门头口商业街

2002-12-1 12:00| 发布者: 冉起来

  从圈门过街楼瓮洞迤西至风口庵有十三里长街,俗称圈门里大街,这条大街过去驿马銮铃,为京西古道中道,谓玉河大道。圈门里大街两侧是居民区,有门头口、龙凤坡、宽街、东店、中店、西店、梁桥、横岭、天桥浮、孟家胡同、拉拉湖、匣石窑、关厅,共十三个自然村,而门头口村是西山大道的入口。整条大街随明清至民国煤业开采的发展,人口的聚居,形成了曾经辉煌长时期的商业街。
 
商业街的由来

  旧时,西山大道中道从圈门里穿过,越王平口、斋堂、黄草梁、麻黄峪到口外,直通大漠。圈门里这一段,界内两侧分布着众多煤窑,一度成为门头沟地区的闹市所在。据邓拓先生西山采访和收集到的乾隆年间以前的137张民窑契约(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上的记载,证明了京西窑也日渐发达的史实。其中明代十座,清顺治新添18座,康熙年间新添51座,雍正年间新添7座,乾隆年间新添20座。民国晚期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上百座煤窑分布在圈门大街一带。随着清末民初从官厅上岭沟、老虎洞、鬼子窑等小窑的关闭,采煤业下移到门头口村附近,人口亦越来越集中到这一带。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以货币交易的商业贸易的发展已在所必然,而产生店铺鳞次栉比的商业街,更促进了这一地区的工业、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街的布局

  旧时,商业街货币贸易形成大致有商号、店铺、摊点,以及手提“唤头”,背箱挑担,挎蓝挎包袱,推小车的,随季节变换经营项目,走街串窑的游商,销售的货品亦谓俱全。
  商业街门脸以沟南第一家说起:俗称“圈门里100号”为第一家杂粮店,经营杂粮、油盐;闫振海的理发店兼接骨,依次是刘德玉文具店,经营文房四宝,算盘等文具;李兆远的照相馆(后改为诊疗所);山西人开的老西铺子;侯家开的钟表铺;焦家开的粮店;董家开的粮店;山东人开的山东馆,卖呛面桩馒头,也经营饭馆;侯记布铺;李朝仪开的果局子;李姓回民馆;高家首饰楼;黄记华丰号,经营布匹,孙家开的玉聚和;孙恩普开的南通顺公,经营小商品批发,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自己加工的花生、花生仁、瓜子、水果糖、关东糖、江米条(球)等,生意一直红火;王家开筐铺,经营拉煤筐、煤制子。南沟有卖饼、丸子汤、面茶的几个摊铺,有一个叫大锁的焊洋铁壶、做窑灯;有一个因耳朵上长了桩叫桩母开小铺买小米面、玉米面;王家烟摊;尚永福开的饭馆;义全涌烧锅造酒;聚丰成经营杂粮店、油盐;尚家店,主要是开旅店,也拉洋车,开说书馆;王树斌开的铁匠炉,至此到了龙凤坡沟南。   沟北从过街楼药王神庙往西。第一家是周文才肉铺,依次是闻家书馆,著名艺人郝连吉在这唱过落子;仉家菜摊,仉巴是北平西卢井的人;刘家开的小铺,卖布头;薛家开的铺子卖电石、烟;姓氏不详开了个嫁妆铺;福兴隆,经营杂粮酱醋糖茶。过后河口沟往昔,李先生药铺;董旺开的坐堂门诊叫育生堂,善于内科、妇科、很有名望。龙王庙对过有个“小楼”,卖铅笔等文具、钟表铺;闫家院小院开医院,是西医;孟先生药铺;与南同顺公为姐妹店的北同顺公,也是孙恩普开的,主要是粮食加工和批发零售,批发面向里外十三、北岭等地,门脸有两个拴马桩,托运商品的把式要排队栓牲口,西边零售布匹,东边卖杂货;下边沟便是一个叫四裙子的开饭馆;过闫子仁院往西是唐家(河北蔚县)和肖家(潭柘寺)的麻铺,主要经营纳鞋底用的麻披、麻绳,还有拉窑柱用的绳子、耕地时牲口用的套,买卖红火,街中间是莫长河开的推头铺;穿堂院对过沟边也有商铺,赵傻子,的烧饼特别有名,外焦里嫩层多,走窑的和当地人都爱买他吊的烧饼;杨宝顺的羊汤,馄饨;李家卖电石,烟;付守义开的杂货铺;常家卖“一包油’’馅饼;夏家卖包子,面条;曹家开摊推头铺;段洪奎卖烟,糖豆;冯家开菜摊;闫俊德糊纸活;吾楼振开棺材铺;有一姓氏不详的人卖唱本,是小姑贤之类的内容,连封皮共五片。穿堂院往西,金宝田纳鞋铺;李兆远的大美照像馆(诊疗所搬过来的);照像馆后边卖白面(鸦片),是韩国人开的;说书馆;羊肉铺;往西高台阶是大烟馆,一块钱一个泡;台下是李家钟表铺;前兴工厂经营电线、灯泡等五金材料;陈家纳鞋铺;六合顺肉铺;吴姓开的果局子;周文才开的肉铺;老西铺子,至此到了龙凤坡。   龙凤坡第一家是李家开的当铺,按典当物品估价,典当人不按时赎回物品就归了当铺,获利很高;马其实卖炸糕;杨家同义堂药铺;岳家药铺;大元号卖布匹,油盐杂货;董征卖元宵;张做慎裱糊匠;赵老六开肉杠;同顺公有个分店叫同记酱园,主要酿造酱油、醋、黄酱,八宝菜腌制;高文光首饰楼,受当地妇女的青睐,大坑下南边是一片开阔地,这里有赵家开的杂面馆;山西人开的老西铺子;同济涌杂粮店;孙家开的药店;豆腐坊;山西会馆;同丰德药铺;艾洪仁父子俩开的羊肉杠;大坑上边是韩母开的饭馆。   除了上商铺以外,在商业街不可忽视的应是游商的叫卖,声不觉耳,是整个商业街繁荣景象的补充。一整天,特别是晚上商铺关板以后,贯耳的叫卖声此起彼伏,更增添了商业街的热闹。那时的叫卖声颇有些粗狂,与现今捏造出的鼻音、有些含羞感的喊声要韵味得多。应该说,游商是商业街的一支生力军。游商,五行八作;有拉洋片的,收破烂的,换取灯儿的,打把式卖艺的,耍猴的;更有些卖针头线脑、梳头油、鞋袜的货郎担,不时摇动拨啷鼓,甚是受百性欢迎;背框挎篮叫卖副食的,有卖煮蚕豆、煮花生、冰糖葫芦、水萝卜、炖羊头肉、炖驴肉、水发豆芽的,为那些劳碌一天的窑工们送货上门,消费者是一种享受。   兴旺发达的商业街自从日军侵占门头沟区以后,日渐萧条。不少商铺开始停业或不能正常经营,摊商和游商不敢在摆摊或走街串窑台。日军投降后有一度曾发达起来,但天桥浮战役又接踵而来,使商铺又一次不安宁而关门闭户,商业街生意又一次不景气。解放后人民安居乐业,商业街也迎来了辉煌,政府为切实而妥善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实行商业公私合营,建立了供销合作社,商铺逐渐减少,商业街的繁荣亦逐渐走向衰落。

商业习俗

    商业街的店铺多是家族店铺,也有搭伙,有自家经营而人手不够而顾伙计的。商铺的经营者来自五方杂地,也有本地人经营的,有河北、河南的,也有山东、山西的,甚至还有外国人。就其经营人和经营项目,基本上北方人和北方货物,因此晋商习俗是商业街的特点。 晋商唯一体现在商业街的是讲诚信。无论是本地窑工还是住大锅伙的外地窑工,选择自己比较信得过而经常光顾的小店小铺买东西,可以赊欠,等淹窑关窑的五月初一前结账。过去,对经营者而言多没文化,记帐也只能用符号记。比如一个烧饼也就是画个圈表示,没芝麻的画个空圈,粘了芝麻的往空圈点几个点;炸油鬼呢,画个竖道就表示是油鬼了,然后把这圆圈和竖道画到欠账人的名下。后面画正字,一个正字是五笔,就是欠的烧饼和油鬼的钱数。欠账人的名字经营者是知道的,但他不会写,也只能象形来画了,方脸型的就画长方脸,长脸型的就画个长巴脸;有麻子的就在脸型中部做个记号。双方承认,双方守信、欠账人把钱交了,把欠条撕了,店铺老板在白请他吃顿饭,翌年还采用这种方式结账。往复几年,还真有交上知己朋友的。 商业街的买卖第二个特点是公平交易,明码标价。旧时,商铺计量用木杆秤,以十六两为一斤计量,让顾客看戥星,看秤砣尾秤杆翘起。扯布的掌柜用木尺量布,最后要给顾客让出一寸半寸的。过去老百姓穷买不起整瓶的酒,商铺柜台上摆一个短粗收口坛子,内装白酒,坛子用一块红布包着木塞盖严,卖散酒;卖酒的计量工具是酒提溜,一两、二两、半斤的提溜不等。另外,点心论块卖;顾客要是买不起整合烟卷,就论支卖;糖块论块卖,总之能拆开了卖的就拆零卖,方便穷人。 商业街的大商号的牌匾多是木制的,商号的名字阳刻在牌匾上,甚是气派;小门店牌匾则要简易一点或不上匾,老百姓都知道经营什么,也用不着炫耀。而像药铺、酒馆,除了门匾之外还要挂幌子,药铺的幌子就挂个鱼形幌子,是菱形的;酒馆门口就挂个三角形的小旗当幌子,总是为了宣传,不像现在的大灯箱、小灯箱,参差不齐,互相玄虚。更有卖衣服的门口挂点脏衣服,卖烟卷的挂一串烟盒,万国旗似的挂满大街两旁,真是影响市容。商业街的游商小贩还是值得一提的。他的特点一是走街串窑台,背框挎篮,推车挑担,其宣传形式靠的是唤头。推头的是一把铁夹子和一个铁棍,把铁棍往铁夹子里一拨,发出清脆的声响就行了。磨剪子的唤头是一串铁皮链夹子,让它发出声响。卖针头线脑的用的是拨啷鼓,手一摇发出声响。卖茶叶的唤头是小鼓,用鼓槌击打鼓面发出声响就知道卖茶叶的来了。游商小贩的第二个特点是吆喝,也是种宣传。商业街的游商小贩卖东西比较单一,不像老北京商贩吆喝的那么复杂,抑杨顿挫,而是干净利索。比如:卖驴肉的就吆喝小驴——肥,卖煮蚕豆的就吆喝烂和——蚕豆,磨剪子的吆喝磨剪子来——镪菜刀。吆喝的声调是破折号前声调强,拉长音;破折号后则声音渐弱,音阶嘎然而止。优美和谐的吆喝声汇成一体击向整个商业街寂静的天空,仿佛就是一首绝妙的交响曲。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人口的聚集作用于商业的购买力,昔日商业街的繁荣勾画出了门头口街一幅美丽的图画。
    以上资料均为被采访的门头口村居民的提供,未经本人审阅。被采访人:赵玉水81岁,闫有全80岁,闫春光72岁,安立明61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1 15:29 , Processed in 1.09101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