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神是咱们门头沟区的特有之神,因我区煤炭资源丰富,开采历史悠久,旧时采煤设施简陋,窑工生命毫无保障,因此在精神上需要神灵的慰籍,所以其与我们区老百姓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我听我们大台地区老人说其前身是土行孙,还有人说是土行孙的师傅巨流孙,说法不一。不知道大家是否还有和别的说法!很多古书籍中对其并没有任何记载,只有道光四年在大寒岭碑记中发现有供奉之记载,腊月十七是窑神的生日,但我们门头沟的人们在腊月十七那天祭祀窑神,而且盛况空前。我们大台地区千军台和庄户村的古幡会中也有窑神幡!老禅房村秀峰庵关帝殿内有窑神,马王像壁画,窑神,马王是煤窑业的保护神。窑神像采用中国传统工艺重彩技法,设色沉稳,给人以深沉敬畏的感觉!
窑神是谁 京西煤业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何时开始崇拜煤窑神却不得而知,据传自明代就有了供奉窑神的习惯。但煤窑神姓甚名谁,在京西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京西煤窑神是春秋时期的老子,因老子是道家始祖,长于炼丹之术。炼丹需要火加热,而煤是火之源,所以称老于是煤业祖师,当作煤窑神顶礼膜拜。在全国的许多矿区,将老子作为煤窑神供奉者最多。还有人说,京西供奉的煤窑神是《封神演义》小说中的火神罗煊。罗煊被封为管火之神,自然就应该掌管煤窑事宜。又有人说掌管火神的是祝融,京西供奉的煤窑神应是祝融,还有的人认为,女娲补天之时,以煤炼石,是最早的用火者,煤窑之神应是女娲。 但京西多数煤窑却认为,京西的煤窑神是卜生上长的当地矿工。这名矿工姓魏,其身强力壮,急公好义,乐于助人。而且对煤窑的活计样样精通,会根据岩石、山脉、河流的走向,确定煤层的位置。他多次在井下发生危险的时候救助矿工。哪座煤窑的窑主请他去做活,哪座煤窑就煤源丰富,兴旺发达。矿工们说,煤窑有了魏姓矿工,可以点石成金。这位魏姓矿工去世之后,无论矿工还是窑主,都很怀念他,尊崇这们魏姓矿工为魏老爷。矿工们祈求他保佑下并工作平安,窑主们祈求他保佑兴旺发财,魏老爷也就成了煤窑之神。尤其是门头沟一带的煤窑,信奉魏老爷的最多。 在京西房山的矿区内,却说供奉的煤窑神是一位名叫崔义的真人化身。崔义也是一位经验丰富、身强体壮的矿工,在井下工作一辈子,也多次在井下有危险的时候救出矿工。有一次,井下发生塌方,他手托摇摇欲坠的岩石,让矿丁们从身前先走逃生,当最后一名矿工走出后,他被巨石压住,埋在井下。矿工们都很感激他,将他作为煤窑神来供奉,同时也借此来发扬矿工的团结互助精神。
窑神形象 京西煤窑神姓谁名谁不清,所供奉的煤窑神形象也多种多样。有的像文臣,有的像武将;有的似高官,有的如百姓。其中,在门头沟圈门窑神庙内供奉的窑神像,姿态为坐像,高约1.73 米,是文官打扮,武官相貌。头上带着乌纱高帽,身上披着黄色锦袍,面目凶猛,须发蓬松。在永定镇王村月严寺内供奉的窑神像,头带金盔,身穿铠甲,一手持开山大斧,一手倒提一串几乎着地的铜钱。此种形象在京西乞丐为称赞煤窑唱的《窑喜歌》中也有描述,“ 拔道如同佛爷龛,龛里供奉着三位神仙,有青山和土地,窑神在中间,诸位要认识煤业的祖师爷,顶灯、拄镐、倒提着一串钱”。“ 拔道”,即是煤窑中的斜坡窑筒。“ 倒提一串钱”,是说矿工劳动环境危险,今日下井,明日不知生死,挣钱就花,不知存钱,所以钱串子倒提。 在木城涧矿区的禅房村秀峰庵内,供奉的窑神,是一组画像,高约1.4 米,宽约2.5 米。窑神居中,端坐于高椅之上,左手扶膝,右手持钢鞭一条。头戴软巾,足蹬皂靴,身着绿甲,外披黑袍,背罩神光圈。相貌威猛,尽呈勇武之气。窑神左右还各有侍童,有的手托灯盏,有的手托酒瓶,体现出矿井操作的特点。井下黑暗,灯盏是为了照明;井卜潮湿,矿工多爱喝酒暖和身体。灯盏和洒瓶是矿工最为珍爱的工具和饮料。 在木城涧矿区庄户村幡会的幡旗上,又有一种窑神形象。窑神为刺绣制成,底为蓝色。窑神单腿独立,面貌威猛,头带金盔,身穿铠甲,足蹬皂靴,左手持开山巨斧,右手握铁打钢钎。肩上锦带飘飘,背后祥云缭绕,凛凛然武士风范。 在京西矿区还有神马子窑神像。神马,是木雕制板刷印而成的神像,京西矿区也称其为神马子、神纸、佛码、佛码子。乡民和矿工逢节日和庙会,都会购买神马以备祭祀之用。神马上的神像种类繁多,有玉皇大帝、关圣大帝、文昌帝君、天文魁星、牛王神、马王神、龙神、树神、财神、天地神、代表一切神的九佛神等等。其中,窑神神马,在上部有红底黑字的隶书“ 煤窑之神”四字。窑神位居其中,头上无冠,头前部光亮无发,两耳后毛发直立,状如刺猬,前额突出,两眼圆睁,两颧高耸,上唇胡须浓密,身穿铠甲,两手放在胸前托着一块煤炭。窑神下半身被贡案挡住,贡案上有香炉,两块月巴肉,一个煤窑用的灯盏。窑神左右各有一位侍从,左边侍从双手握一长柄斧子,右边侍从手握一支毛笔。在贡桌前下方,有一背煤之人,有一驮煤之畜。在人物之左右和后方,是矿井的煤壁。神马一般由城里的纸店出售或批发,矿区也有人自己操刀雕刻神马木板,由于技法不一,对窑神像的认识理解不一,所刻出的窑神形象也就有了出入,但大体相似,请( 买)窑神像的人也不计较,致使窑神形象更加五花八门。 京西矿区虽有久远的祭祀窑神习俗,但窑神姓氏名谁、窑神形象谁真谁假,却很少有人考证。老百姓只是见神即拜,遇庙烧香,祀求的是自己心中愿望的实现,表达的是自己的精神寄托。心到神知,并不计较煤窑神到底是谁、长相如何。
窑神崇拜 京西矿区,崇拜窑神的形式很多,主要是窑神生日崇祀、开窑崇祀、煤窑复工崇祀、节日崇祀、日常崇祀。
1、窑神生日崇祀京西的门头沟矿区,认为腊月十七日,是窑神爷的生日。 此日,煤窑都要向窑神祭祀。各煤窑都在这一天停工,腊月十六上工的可以提前出井下班,以做祭祀窑神的准备,待到腊月十七这天天刚一放亮,各煤窑就开始了祭祀窑神的活动。在窑口上方的支护横梁上,在矿工居住的锅伙和煤窑官中( 即办公室)房屋内迎门墙壁上,都恭恭敬敬地贴上请(买)回来的神马子窑神像,在窑神两旁贴上对联,上写“ 乌金墨玉,石火光恒”等赞语。在窑口摆上贡桌,供上猪头、整鸡、水果、馒头、点心等供品。猪头朝外,放在大盘上,留有一小撮猪毛,扎成小辫,上系一小红纸条。贡桌上摆放有香炉、蜡钎,点燃成束的高香。煤窑的窑主烧第一柱香,然后,煤窑的总管、作头、帐房、里外称、拉锨的、刨煤工、挖煤工一干人等,按职务、地位高低,依次向窑神烧香祭祀。最后,主持祭祀窑神仪式的人问:“还有进香的没有?”如无人应声,主持人就说“ 没有⋯”话音未落,围观的人群和矿工就呼拉向前,围抢贡桌上的供品。早有提前躲藏在贡桌底下的童工此时用力向上一拱,桌上的碗盘落地叮当摔得粉碎,即使没摔碎的也让人踩成碎片。窑主和主持人非常高兴,众口一词说:“ 摔的好!碎碎( 岁岁)平安。”这时,煤窑口放着成筐的鞭炮,矿工们可以尽情燃放。煤窑口乱哄哄,闹嚷嚷,十分热闹。各窑的鞭炮互相比响,无数鞭炮形成声浪,门头沟内一片欢腾。这天,即使再吝啬的窑主,此时也慷慨大方,请窑工们足吃足喝一顿。劳累一年的矿工们舒展筋骨,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香飘山野。 这一天,虽然各窑都祭祀窑神,但祭祀规模最大的场面却是在圈门窑神庙。各窑在煤窑祭祀窑神后,还要到窑神庙参加祭祀窑神的隆重仪式。附近乡镇的民间花会也要到此献艺,驻在窑神庙的煤业组织煤行公议局,也组织、聘请花会和戏班到此演出。窑神庙前的大戏楼整日笙歌不绝。晚上,窑神庙前点燃塔火,热闹如同白昼。煤窑、煤厂、煤铺、煤栈的掌柜们在此聚会,互相拜会问候,交流行业信息,彼此协调关系,洽谈买卖事宜。方圆几十里的村民、店铺,也到窑神庙进行贸易活动,其盛况胜于春节,其活动一直延续至春节。腊月十七这一天是窑神生日,也是矿工们的狂欢节。从这天开始,煤窑放假停工,直到春节过后的初五才恢复上工。据说,全国各地的窑神牛日,多在腊月十八,惟独门头沟地区为腊月十七日。因门头沟地属宛平,为京畿直辖,天下首县,县官比其它县份高出一品,所以窑神的生日也提前一天。
2、开窑祭祀 旧时,开煤窑很有讲究。要请风水先生堪舆,再请有煤炭开采技术的作头选择窑口,根据山脉、岩石、河流的走向,判断煤层的走向,提出窑开在什么位置最适宜,窑筒往哪个方向发展最应该,最后由窑主拍板决定。一般,窑口选择向阳、洪水不易冲刷、交通方便或道路容易维修的地方。 选好窑口之后,在开窑时要祭祀窑神保佑,举行隆重的开窑仪式。这是一个黄道吉日,一般都是逢六、九的日子,逢六为初六、十六、二十六,意为六六大顺:逢九为初九、十九、二十九,意为天长地久。是日,在破窑门的地点,搭上席棚,在窑口处摆上贡桌,供上窑神爷。此窑神多为从集市上请(买)来的窑神像。供上祭品,窑主,与作头等煤窑管理人员及矿工等,依次敬拜窑神,向窑神磕头上香,提出愿望,念诵祝辞。然后窑主先刨第一镐,铲第一锨土。此时鞭炮齐鸣,煤窑的大作头带领跟班作头、掌头和挖煤工,开始施工。待做好第一对支护木棚之后停下,在木棚上贴对联,对联内容有“ 立柱正逢黄道日,上梁适遇紫微星”和“ 乌金墨玉,石火光恒”等,横批多为“ 开门大吉”和“ 财源茂盛”等。这第一对支护木棚,犹如是煤窑的门口,要精心选出顺直、结实的杏木和枣木使用,取其谐音为早日兴旺。窑主为图吉利,还在窑口垒起大灶,请来厨师,购买酒菜,让矿工和煤窑的左邻右舍大吃大喝一顿。有时艺人乞丐也前来助兴,为煤窑唱喜歌,讨赏钱。有时窑主也会请来当地的音乐会班,在窑口吹打奏乐,庆祝开窑,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显示经济实力。
3、煤窑复工祭祀 京西许多煤窑是“ 雨来散”。即冬季开采,夏季停工。因入夏后雨大,煤窑内容易积水,操作不便,加大成本,易出事故。京西矿工中,有许多是当地农民,既做工,又务农。夏季农忙时在家种地或为别人种地,冬天农闲时去矿山走窑挖煤。京西煤窑的“ 雨来散”也正与农时相适应。京西有农谚“ 大旱不过五月十三”的说法,煤窑“ 雨来散”的最晚之日,也不过五月十三,一般是五月初一。煤窑恢复开工之日,多选择在九月初六。此时雨季基本结束,多天高气燥,经过一个夏天的封闭,煤窑内发生何种变化,窑内积水深浅,采煤有何困难,谁也不知。窑主为图吉利,矿工为求平安,在打开窑口之前,也要问问窑神爷,举行祭祀窑神仪式,但祭祀规模比新开煤窑要小。一般是向窑神献猪头,进行跪拜,说些吉祥话就行了,主要是消除矿工下井的害怕心理,稳定矿工情绪。 关窑停产和恢复开工,是煤窑的大事,关系着矿工的生活和窑主的收益,人们都很关心,进行参与,因而逐步演化成为煤业祭祀窑神的习俗。
4、节曰祭祀 京西风俗,每逢节日,多向神灵祭祀。煤窑业在节日期间向神灵祭祀的同时,也向窑神祭祀,一般不再单独祭祀窑神。但春节过后的初五,是个例外。因这一天,是春节过后的开工日子。煤窑从上年的腊月十七窑神生日开始放假停工,直至热热闹闹过春节,到现在已经半个多月,矿工们开始上班了。矿工们从家里出门,要带上一柱香,出村后将香点燃,面向北方给窑神爷磕头行礼,然后去煤窑上工。到煤窑口要向窑神祭祀,感谢一年来的保佑,企盼来年的平安。简单祭祀之后,煤窑新的一年就又开始了。在京西的木城涧矿区的庄户、千军台二村,有正月十五元宵节日合办幡会的习俗。两村幡会有幡旗16 面,其中庄户村9 面,千军台村7 面。每画幡旗绘有一尊神像,其中庄户村的幡旗第一面为开路灵官之神,第二面为庄户地名之神,第三面即为煤窑之神。每面幡旗长5.5 米,宽0.8 米,绑缚在一根碗口般粗、两丈多高的竹竿之上,顶部为团团帷盖,两旁垂飘飘流苏,又悬挂十数个小小铜铃,重达百斤。在表演前要举办祭旗仪式,也就是祭神仪式,向各路神灵祭祀,其中也包括煤窑神。走会时幡旗顺序排列,迭次而出。表演时,两村幡旗合在一起,由精壮小伙每人擎旗一面,随锣鼓声出声场,幡旗在手上、肩上、头上腿上、腰上等到身体部位,闪转腾挪,花样多多。 两村幡会,明代既已有之。清代,庄户村一开煤窑致富者,为酬谢山川大地的赐予,出资为村中幡会添置窑神幡旗一面,并每年从煤业收入中提取款项资助幡会活动。1937 年日本侵略平西,两村幡旗被毁。新中国成立后,两村恢复幡会活动。“ 文化大革命”中,幡旗再次被毁。1981 年,两村又重新制作幡旗。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日,两村都要组织幡会活动,至今从未间断。斯时,山村内锣鼓喧天,幡旗猎猎,红男绿女,热闹非凡。幡旗走会时每至一地停留表演之后,还要接受当地乡民对幡旗神像的崇拜,当然窑神幡旗也是接受崇祀的诸神之一。上个世纪90 年代中期,两村幡会还参加市里的春节庙会活动。作为民间花会表演形式的幡会,在全国许多地区都有,但在幡旗上绘有窑神像的却独此一家,表明了京西煤业发展的深厚文化积存。 在京西的灵水村,旧时有正月十五举办转灯会的习俗。转灯之前,有请神活动,即把村民所信仰的诸路神灵请到灯场的神棚供奉,让神灵与民同乐。其中即有煤窑之神,在神棚中放上煤窑神牌位,接受人们的崇祀。
5、日常祭舜祀 旧时,京西矿区的许多煤窑,在进入窑口后的上方煤壁,专门辟有安放窑神的神座,放上窑神像,讲究的还放上窑神神龛。神座也称窑神洞,还有人称其为仙人堂。洞之大小根据窑神像而定,有的洞高一米左右。煤窑的总管负责每口向窑神祭祀,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矿工出入煤窑,从窑神像下经过,就可以算做向窑神祭祀。煤窑日常的专门祭祀窑神,则时间不一,一般由窑主决定。如在井下开采过程中,煤层突然断线,光出石头不出煤,窑主心急挣不上钱,就会有人指点窑主祭祀窑神庇佑。井下发生了事故,工作面有危险,矿工人心浮动,窑主有时也带领矿工祭祀窑神,保佑煤窑安全,借此稳定矿工队伍,窑丁也借此增加胆量。 在煤窑工作还有很多窑忌,也与窑神祭祀有关。如在井下发现有老鼠等生物,窑工一般不能去打,窑工认为老鼠是窑神爷的马,有老鼠的地方就有窑神保佑平安。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形成。井下有许多地方空气不流通,人进去后容易窒息死亡,煤窑称为“ 瞎醒”。而有老鼠活动的地方就有空气,人就可以进去工作。 在煤窑工作,矿工们不讲不利于安全的话,不讲不利于煤窑开采的话。比如说井下发生塌方,矿工们多说“ 井下冒了”。比如窑场的存煤,什么时候也不能清理光了,无论买煤的怎么多,总有一小堆煤不卖,不让人说“ 没了”。这一习俗还影响了有些煤厂,至今有的送煤工,总是多装几块煤,为用户送完后,还把多装的几块煤带回来。煤窑万一发生死亡事故,窑主要请人去井下背死尸。背尸人将死尸背上井后,窑主上去就打背尸人一大耳光,问他说“ 你下次还敢来吗?来了就揍你。”背尸人说“ 再也不敢了。”这时窑主就给背尸人一大把钱,背尸人就跑了。其实,窑主和背尸人心里都清楚,窑主打背尸人,是不让井下再出现死人事故。
煤窑的行业禁忌有许多,有时井下出了事故,窑主不追查事故原因,为了推托责任,就会质问矿工,是谁违背了窑规,得罪了窑神爷,然后带领矿工去祭祀窑神爷。
窑神庙宇
京西矿区供奉窑神的庙宇据传很多,其中有碑刻或文字记载的有圈门窑神庙、永定镇王村月岩寺、大寒岭毗卢寺、木城涧矿区秀峰庵和玉皇庙。
1、圈门窑神庙 位于门头沟区圈门中学内,坐北朝南,创建年代无考,清嘉庆、光绪年间两次重修。现为一组严整的两层院落,前后大殿均坐落在青白石条之上,两厢有配房十八间。院前原有门楼,石额“ 古刹窑神庙”。院内原有清光绪七年《煤行公议碑》和《重建豁免煤税碑》等碑刻。庙内原供有窑神,是京西惟一一处把窑神作为主神供奉的庙宇,据说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以窑神作为主神供奉的庙宇。庙前有大戏楼,建于明代,坐东朝西,建在1.2 米高的巨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造型古朴典雅。戏台内有清道光十年(1830 年)黑地金字“ 歌舞升平”匾。旧时,每年腊月十七婴神生日这天,京西煤窑都要捐钱,在戏楼演大戏三天,乞求窑神保佑煤窑平安,多出煤。民国年间,圈门窑神庙先后驻守保卫团、宛平县警察六分所、宪兵队,侵华日军和伪警备队、国民党宛平县六区党部、国民党门头沟矿区党部、门头沟产业工会。1946 年国民党军队驻扎窑神庙时,还将庙前大戏楼烧毁部分。门头沟解放后,窑神庙先后成为军管会、门头沟区区委和区政府所在地,区委和区政府迁到大峪新址后,窑神庙成为圈门中学的校舍。今窑神庙和大戏楼保存基本完好,均在1981 年被门头沟区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王村月岩寺 位于永定镇千村后山坡跟,戒台寺公路之下为一坐西朝东的大三合院落。庙中曾有窑神殿,供奉窑神神像,上世纪50 年代初期,寺中还有神像及一个和尚。人民公社化时,和尚还俗,神像被毁,月岩寺成了村里读书识字用的夜校。至今,月岩寺几成废墟,只有正殿犹存。明清之际,月岩寺附近开有多处煤窑,清光绪二十四年(1894 年),月岩寺和尚广润将山场卖出,由德国人瑞乃尔与人合办月岩寺煤矿,因与邻窑发生矛盾,月岩寺煤矿没有开成,却引起一场中德之间的国际纠纷,最后由朝廷赔款结束。
3、大寒岭毗卢寺 大寒岭位于木城涧矿区千军台坑并西北的京西古道上,有关城,为旧时京西交通咽喉之地。元、明、清、民国均曾有军队驻扎,至今关城城台尚存。城台长13.5 米,高6 米,城门洞进深5 米,宽2.5 米。关城东北梯田缓坡之处,原有毗卢寺,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修,道光元年(1821 年)又修,道光四年(1824 年)再修时,在寺中增添文昌阁、窑神庙、山神庙等。寺中原有碑刻六方,现毗卢寺已成废墟,仅存有清道光四年《毗比卢阁添建文昌阁碑记》一方,古井一眼,牲畜饮水用大石槽一个。1985 年门头沟区政府己将大寒岭关城并毗卢寺遗址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4 、木城涧矿区秀峰庵 位于木城涧主井口后约一公里的禅房村金照山上,受地形影响,庵址狭长,三面临崖,仅西边有路可出入。庵坐北朝南,有房12 间,其东面三间为关帝圣殿,左壁绘有马王像,右壁绘有窑神像,现均已漫患不清。所幸的是,门头沟区文物管理所进行了抢救性临摹,使秀峰庵的窑神像等绘画得以留存。秀峰庵中有碑石二方。其一为明嘉靖年(1531 年)《秀峰庵碑记》,可知其始建于明代。其二为清光绪九年(1883 年)《重修秀峰庵碑》,记有禅房村附近的煤窑、煤厂、煤铺、煤商捐资修庵情况,记有庵中的窑神等画像成于光绪九年。 5 、木城涧矿区玉皇庙 位于木城涧矿区北部的山坡下,隔清水河与京西古道相望。此地在明清以来是京西山区交通要津,也是京西重要的产煤区,在京西铁路未修通之前,京西古道上的运输驮队,日夜络绎不绝,受交通及煤业影响,玉皇庙一度香火鼎盛。该庙创建于元代,为龙门派道教所居,曾是京城白云观的下院。庙为四合院落,正殿三间,庙中曾供奉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窑神等塑像。玉皇庙在京西少见,将玉皇大帝和煤窑神在一座庙中同享人间烟火,恐全国也少有,可见煤窑神在京西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玉皇庙曾多次修葺,最后一次修庙是在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并在庙中开办了新式学堂,据《北京通史》记载,玉皇庙学堂为北京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可见当地人对教育的重视。1937 年,日本侵略平西,道士四散。新中国成立后,京西矿务局开发木城涧煤矿,将玉皇庙作为商店,至今玉皇庙建筑基本完好。 百业皆有祖师,京西煤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行业的崇拜神灵窑神爷,在许多方面形成独特的崇拜方式,并延续数百年的历史。窑神崇拜,虽有其迷信的色彩,但也对煤业的发展产生过推动作用。随着人们文化水平提高、知识的增加和对自然事物认识的深入,大规模的有组织的专门祭祀窑神的活动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减少。1956 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后,京西私营小窑暂时结束,祭祀煤窑神活动也基本停止。上世纪九十年代,京西矿区集体和个体经营煤窑增加,又出现了窑神祭祀活动。房山区的史家营乡煤炭资源丰富,众多乡民以煤致富,又有人在史家营乡的大河沟旁建起一座窑神小庙,安放窑神塑像祭祀。 京西煤业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供奉的煤窑神却没有形成公认的统一偶像,按说是很不应该,可这也正是京西矿区人民的务实体现,本来神就是人们臆造的产物,求神崇拜只是一种精神寄托,只要是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又何必太求认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