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影壁与照壁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凌晨

  每当人们走过中南海的南大门——新华门的时候,都会被那庄严、肃穆的景象震动:宽阔辉煌的大门、一动不动像雕塑一样的哨兵、威武的哨兵身后不可见的神秘的中南海。其实,让人产生这种庄严、神秘的感觉,跟中国特有的院落大门文化所营造的氛围不无关联。
  院落大门的组成除了门外,还有一种建筑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影壁。人们之所以不能看到中南海院内的任何景象,正是因为院门内迎面的影壁起的作用,墙上书“为人民服务”的大影壁,遮挡住了从各个角度窥望中南海的视线,因而使人产生了无限遐想。中南海大门的东西两侧还有两面书写着标语的墙体,与大门檐口成135度夹角,平面呈“八”字形,称“撇山影壁”或“反八字影壁”,它使门前形成了一个广场,使大门显得宽广、深邃、庄重。
  不论是皇宫紫禁城,还是皇家园林别宫,以至京城的大街小巷之内,都可以看到影壁的身影。影壁,词典上释为: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作用的墙壁。我们看到的影壁有如下几种形制:一是大门内的“一”字形影壁,距门内约丈余。又分为独立影壁和座山影壁。独立影壁是一堵独立的墙壁。座山影壁是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来的影壁形状的墙,影壁与山墙连为一体。二是大门外的影壁,又称为照壁,常建在胡同或街的对面正对宅门处。照壁同样有两种形状,平面是“一”字形的,称一字影壁,平面呈“ ”形状的,称雁翅影壁。这两种影壁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依附于对面宅院的墙壁。因其高度大体平齐屋檐而不高于屋脊并低于院墙面称为“低矮墙壁”。三是位于大门两侧的影壁,称“撇山影壁”或“反八字影壁”,与大门檐口成120度或135度夹角,平面呈“八”字形状。这种形制的影壁要求大门要向内退回1至数米,使门前形成一个空间,或为台阶或为空场,为进入大门之前的缓冲之地,显得十分气派、开阔,而且更具私密性。
  影壁出现于何时尚无明确的考证,根据考古发现,影壁在我国西周时期便已经存在了,在陕西省发掘的一处西周建筑遗迹中有一座影壁的残迹,残迹长240厘米、高20厘米,这是中国至今发现最早的影壁。
  影壁的作用除了其实用价值外还有许多众说不一的说法,甚至有人认为是受风水学的影响,认为影壁能够升聚院内人气,阻挡院外的鬼邪之气。古人认为鬼怪的邪气是直来直去的,所以院门设置影壁可以挡住它们的伤害。每一种事物的存在其实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影壁也不例外。院落,尤其是四合院,本身的结构组成就有一种私密性、防御性的理念包含在内。院落内的房间,不管是东、南、西、北朝向,房门都是朝向院内的,院子外面只有窗户和墙壁,出行必须通过大门。大门在夜晚是关闭的,白天为了通行方便才是敞开的。大门敞开时,门外的人能通过大门看到院内人们的活动。从行为学上讲,人们在他人或外人的注视下或偷窥时会产生警惕、紧张、不舒服的感觉。人在家中大多数时间是为了休息、放松,如果此时有别人的窥探、打扰,自然无法正常的休息。院门在白天的时候需要敞开以方便进出,又要避免外人的偷窥和打扰,影壁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其实“影壁”二字本身就已经泄露了天机:此壁不称为墙壁或风壁而称为影壁,原本就是要挡住自己或外人的身影。此外,影壁的存在在寒冷的冬天还能御挡院外的寒气,挡住大风向院内的直灌。至于风水学说应是另当别论了。
  影壁的自身价值和实用性质决定其应该广泛地应用于民居之中,但事实却恰恰相反。影壁的设置在中国古代是分成等级的。据西周礼制规定,只有王家宫殿、诸侯宅第、寺庙建筑才能建筑影壁,它是地位和身份的标志之一。但是影壁的实用价值是巨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限制被放宽了,影壁的使用范围被逐渐广大。封建社会中,官宦人家、富贾豪绅也纷纷在家中建置了影壁。性质相同的是,它仍然是高、下、贵、贱等级区分的标志。几品的官员,什么样的身份,置设什么样的影壁,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越级是要被处分甚至丢脑袋的。此时的影壁,除了实用价值,更具有封建等级观念形式上的意义。
  影壁的建筑材料主要有砖、瓦、石材、木料、琉璃等种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壁座、壁身、壁顶。考究的影壁,壁座用砖、石雕砌成须弥座;壁身砌出框架,框芯表面用一尺见方的方砖或琉璃砖斜向45度铺砌,中心和四角可有琉璃或砖雕成的吉祥词语或花卉,如“福”字、“寿”字,或花鸟动物,寓意吉祥;壁顶上装筒瓦,用砖或琉璃砌成檩、椽形状,有硬山式、悬山式、歇山式、庑殿式等。
  皇家使用的影壁最为豪华、壮丽。故宫内乾隆做太上皇时住过的宁寿宫,门前有一座大照壁,由彩色琉璃砖瓦砌就,壁上用琉璃砖镶嵌成九条蟠龙,嬉戏于波涛云海之中,动感十足,仿佛呼之欲出,既华贵又威严,这就是中外闻名的故宫九龙壁。故宫内的东、西六宫,每个院落宫殿门前几乎都有一座影壁,有木制的,有石雕的,有琉璃的,上面雕刻吉祥图案,十分精美。
  还有几座影壁同样十分著名。阜内大街的历代帝王庙门前的照壁是京城中长度最长的,这座照壁长约34米,厚1.3米,高5.5米。北海公园北岸西侧的大圆镜智宝殿真谛门前的照壁更堪称国宝,它始建于辽代,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重建,最新实测数据为高5.96米,厚1.6米,长25.52米。壁座为青白石基座。壁身为城砖所砌,外面用黄、紫、白、蓝、红、绿、青七彩琉璃砖瓦424块镶嵌而成。壁顶为庑殿式。照壁的两面各有九条黄、紫、白、蓝、橙黄色的大蟠龙飞腾于天地之间、戏珠于波涛云海之中,栩栩如生。照壁的正脊、岔脊、滴水、勾头、线砖之上又有小龙,大龙、小龙共有635条,它是中国现存的三座九龙壁(含山西省大同明代王府前九龙壁)中唯一的一座双面九龙壁,可见规格之高。北海公园五龙亭的东北处,快雪堂门前还有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影壁——“铁影壁”。它原是元代建德门(今德胜门)外一座古庙前的照壁,因为呈褐红色,质地非常坚硬,似是生铁铸就,人称“铁影壁”。元朝灭亡,大明朝建立,在经营北京城时,北城墙向南移至今德胜门的位置,城外的宝物一律搬入城中。这块“铁影壁”也被搬到了城内,安放在德胜门内护国德胜庵门前做照壁,即今天铁影壁胡同内。后来护国德胜庵毁,仅留铁影壁。1947年铁影壁被移至北海。1986年清理文物时发现铁影壁没有壁座,又回到铁影壁胡同寻找,终于找到了完整的壁座并搬到北海与壁身重新复合。铁影壁高1.89米、长3.56米,壁身、壁座、壁顶由整块中性火山块砾岩雕刻而生。壁顶雕出筒瓦、滴水、檩、椽形状,壁座雕刻风化得看不清图样。壁身雕刻得最为精美,北侧面是一只威风凛凛的麒麟卧于山岩林下,树枝上有两只长尾鸟雀;南侧面刻了一只狮子戏绣球,旁边有三只玩耍、嬉戏的小狮子;东侧面是太阳下的小鹿,西侧面是太阳下的仙鹤,还有一只不知名的动物,壁身四沿刻了18匹奔腾的骏马。整个壁身上宽下窄,造型独特。
  影壁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却被统治阶层拥有了几千年。直至满清王朝被推翻,影壁才被较广泛的应用于民居之中,即使是郊区的农家小院也常能看到院门内简洁的清水影壁。京城街巷内的大小影壁随着城市改造在逐步减少,但一些保存较好的影壁也正在被保护起来,成为凸显古都风韵的一道道风景。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3-29 19:04 , Processed in 1.09433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