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年戏

2002-12-1 11:00| 发布者: 高小良

  上世纪60年代初,租房住在海淀区的一个农民四合院中。那时刚上小学,一年中最盼望和最高兴的,就是过年。
  老北京人过年是很讲究的。从过腊八开始,一直要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结束。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隔三差五就要吃上一顿与年有关的饭菜,喝腊八粥、糖瓜辞灶、蒸馒头、蒸包子、包饺子、吃年糕、炸鱼、炖肉……过年还能穿新衣戴新帽、购年画、买鞭炮,逛厂甸、听大戏,有那么多好吃、好穿和好玩的活动,有哪个孩子不眼巴巴地企盼着呢?虽然岁月已经过去了四十多年,但每当过年,儿时过大年、看年戏的热闹情景,总情不自禁地浮现在眼前。
  我家住的那个村有三百多户人家,近两千口人,全村都属一个生产大队。立冬前后,地里的庄稼收割归仓,蔬菜入窖。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经过一年的风吹日晒,辛苦劳累,终于盼来了能歇歇乏猫冬儿的清闲日子。虽然屋外北风呼啸,天寒地冻,但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却在家里待不住,纷纷凑到大队部——一座没有山门和神像的古庙里,组织起业余京剧团、评剧团,排练过年上演的大戏。古庙里整天锣鼓喧天,丝竹悠扬,吹拉弹唱,成为人气最旺的地方。小孩最爱看热闹,特别是学校放了寒假后,在家里憋不住,抽空就往古庙跑。
  古庙外是个大场院。场院是农民晾晒从地里收获的小麦、稻子、玉米、高粱等农作物,并脱粒、扬场、装袋的地方。大队的场院很大,地面用石磙碾压的非常平整,足能容纳下上千人。每到这时节,离老远就看到场院里围着一圈人,还不时传出喝彩声。如果好奇地挤进圈内一看,就能瞧见十多位小伙子,寒冬腊月一个个只穿绒衣绒裤,精神抖擞地在练习翻跟头。浓眉大眼、身材魁梧的二虎哥,能一口气空翻十几个跟头,最后身体腾空一人多高并稳稳落地,总能赢得围观的热烈掌声和叫好。
  这座古庙当时仅存正殿和东西配殿,殿门上挂着棉布帘子,大殿里温暖如春。两个一米多高的铸铁炉子烧得通红,一个炉台上坐着冒着蒸汽的大白铁壶,一个炉台上放着铁箅子,铁箅子上是烤红薯,甜丝丝的烤红薯味弥漫大殿。梳着大辫子,穿着大红袄和小荣姑姑,在京胡伴奏下正在唱京剧《红灯记》中李铁梅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旁边站着手拿信号灯、穿着铁路工人服装的来福叔,他扮演李玉和。小荣姑姑人长得漂亮,唱起戏来嗓音清脆赛过百灵鸟;来福叔扮相英武,嗓音洪亮,唱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好多戏中,都是他俩演男女主角,是剧团的台柱子。每回俩人唱完一段,我都会鼓掌喊好,这时小荣姑姑就从炉台上拿块烤红薯递给我,热红薯烫得我左手颠到右手,又从右手颠到左手。看着我龇牙咧嘴的滑稽相,逗得满屋人都哈哈大笑。
  东配殿正在排练评剧《穆桂英挂帅》。灵芝大姐姐扮演剧中的穆桂英,顶盔挂甲,头扎雉鸡翎,肩插护背旗,身披大红战袍,手舞大刀,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正和辽兵、辽将排练对打戏。酣战中的巾帼英雄穆桂英,真是英姿飒爽,随着锣鼓点,一把大刀上下翻飞,杀得辽将丢盔弃甲,落荒而逃,小孩们常看得如醉如痴。
  有这么热闹的地方,像磁石吸铁般地吸引着村里的孩子们往古庙跑。听房东王爷爷讲,乡亲们自娱自乐是有传统的。解放初期过大年时,村里常凑钱请专业剧团在古庙唱年戏。凑钱时,不论家贫家富,没人说一个不字。看完年戏后,不少乡亲成了戏迷,没事就哼唱当时流行的《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戏中的唱段。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村长看到乡亲们爱看戏、唱戏,就在村里组织起业余剧团,请专业剧团的老师来说戏、教戏,并舍得花钱置办锣鼓乐器和戏装。十多年了,村业余剧团学会了京剧十多场、评剧十多场,而且每年都排练新戏。每到过年,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都跑到村里来听戏,村里剧团在全公社,乃至全区,那是腿上绑大锣——走到哪儿,响到哪儿,不但在戏剧汇演中多次获奖,过年时其他村还争着来请。
  每到过年前,在古庙外的场院上都会用杉篙、木板等搭起了一人多高的大戏台,安装好音响和照明设备,铺上地毯,拉上幕布。大年初二上午,戏台上的乐队演奏起来,铙钹、堂鼓、大锣、手板、唢呐、胡琴等齐奏,响声大作。戏台下,看戏的乡亲们穿戴整齐,扶老携幼,热闹非凡,村民们翘首期盼的年戏终于要开演了。每到这时候,看戏最好的位置,都留给村里的军烈属、五保户和德高望重的老人。性急的村民早早搬着矮凳、高凳,提前在戏台下占好位置。好多人家请来了外村或城里的亲戚朋友,说着笑着一起来看戏。此情此景,总想起了小时母亲教我唱的一首歌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子也要去。
  戏台口旁边粘贴着用大红纸写的戏单子。演出的京剧有《红灯记》、《三岔口》、《武家坡》、《野猪林》、《赤桑镇》、《霸王别姬》等,评剧有《夺印》、《秦香莲》、《刘巧儿》、《花为媒》、《四进士》、《向阳商店》、《金沙江畔》等。从初二开始,一直排到正月十五,既有本村业余剧团排练演出的戏,也有其他村业余剧团来助演的戏,还有专业剧团下乡慰问演出的戏。那会儿家里没有电视,甚至连收音机也没有,能有这么多大戏看,可是大伙最大的乐事。
  看戏的人虽多,但秩序井然。乡亲们见面都互相拜年,说着“恭喜发财”、“过年快乐”等吉祥话,亲热地拉着手让座敬烟,互叙家常,那浓浓的乡里亲情,让人感动。等大戏开演后,看戏的观众逐渐被剧情所吸引,有时演到悲伤处,台下的老奶奶、大婶们陪着演员掉眼泪;演到高兴处,观众们跟着开怀大笑;演员表演到精彩处,台下响起雷鸣般的热烈掌声与喝彩声。
  村里唱年戏,吸引来许多小商小贩——有挑着担子卖鸭梨、柿子、苹果的;有扛着木草把子,上面插满冰糖葫芦的;有自行车后驮着一个铁盒子卖棉花糖的;有推着小车卖捏糖人的;有蹬着三轮车,车上玻璃柜内摆着切糕、驴打滚、艾窝窝、山楂糕的;还有卖万花筒、望远镜、金箍棒、长枪、大刀、空竹、风车等儿童玩具的手推车。小商小贩在场院四周摆摊卖货,洪亮的吆喝声吸引了看戏的孩子们。我们这些小孩围着小商贩询问价钱,讨价还价,兜里有了长辈们给的过年压岁钱,可以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和玩具。
  孩子们看戏只是图个热闹,对戏的内容并不关心。我和小伙伴们最爱看的就是戏台上的演员拿着刀枪大锤等的打斗场面和翻跟头等武打戏。我喜欢《十八罗汉斗悟空》里孙悟空,也喜欢《对花枪》里罗艺与姜桂芝的花枪对打;最不喜欢的就是穿着大戏袍子,比比划划,咿咿呀呀唱起来没完没了的戏,听了半天,都不晓得演员唱的是什么。
  摹仿是孩子们的天性。喜爱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于是从小商贩手中购买了一根木制的金箍棒。金箍棒两头刷黄漆,中间涂红漆,棒上还有“如意金箍棒”几个篆字,爱不释手。台上孙悟空表演,台下学着比划,把附近看戏的人都逗笑了。同伴小龙喜欢大刀,福生喜欢花枪,他俩买了刀枪后,找我挑战。一个说:“我是关羽,关云长”,一个喊:“吾乃罗艺是也,孙悟空,有胆量的跟我俩出去,到场院边上大战三百回合”。于是,我手提金箍棒,小龙、福生刀枪并举,演出了一场孙悟空大战关羽、罗艺的武打戏。
  儿时看年戏,让小孩子们结识了刚正不阿、秉公执法的黑脸包公,精忠报国的岳飞,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打虎英雄武松……不但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也初步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为明白戏中内容,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如饥似渴地通读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养成了爱看书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知识面的良好习惯。四十多年过去了,每当听到过年的鞭炮声,我就会想起儿时过大年、看年戏的欢乐情景,村中的长辈们和一起玩耍的小朋友们的笑容,总会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虽然那个年代的物质娱乐生活远没有今天丰富多彩,但那人与人之间的深厚亲情,那红红火火的浓浓年味,那欢乐和谐的过年气氛,让我终生难忘。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26 , Processed in 1.082628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