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百年潞河园

2002-12-1 12:00| 发布者: 邱崇禄

  潞河中学坐落在通州玉带河大街南侧,是一座建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距今已有百多年历史的名校。她有众多典雅独特的建筑。校园浓荫如盖、青草覆地、亭台翘檐、钟楼耸天、布局错落有致、疏朗合理。闻嗅着绿草茵茵的泥土芳香,听着鸟儿在枝头上欢快的鸣唱,顿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在晨曦之下,望着地上投下的一个个长长的树影,置身其间,你会亲身感受到它百年来敦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难怪无数的潞河学子们亲切的称她为潞河园。









  谢氏楼

  校园西段是教学楼群,楼群中央是一幢南端骤然向上突起的钟楼、北端是低矮楼房、平面呈十字架形的古城堡哥特式建筑。钟楼高耸的楼身,在整个校园的建筑中十分夺目。

  整座建筑错落有致,线条节奏分明,疏密浑然一体,在古树参天桃红柳绿的掩映下,显得精美华贵。一楼北门门额上的白底红色篆体的“红楼”二字显得十分清晰娟秀。南侧门额之上“谢氏楼”三个楷书红字在白色框底的衬托下,彰显夺目,表明它在整个校园建筑群中的领袖地位。因钟楼是突兀挺拔的最高点,女儿墙垛口成了校养鸽子驻足歇息的天堂,它们不时的从垛口伸出点缩着的头来,窥探着我这个造访的不速之客。忽而,它们一哄而起,校园湛蓝的天空中,立刻出现它们成群矫健飞翔的身姿。谢氏楼建于上世纪的1903年,是潞河校园中的早期建筑,也是它标志性的建筑之一,如今,谢氏楼已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卫氏楼

  谢氏楼之北隔路相望是卫氏楼,建于上世纪初的1902年。它是一幢半扇形的砖体建筑,上下两层,磨砖对缝,清幽俊秀,东西长约一百多米。整个扇形建筑中间的正门是半弧形的凸面,顶部镶砌的倒立圆锥护角饰物,风姿多彩,挺拔玉立。凸面的上层是券形门洞下对开的大门,两边是各一镂空的券洞。在雕饰的阳台之下,是一层的长方形门窗,整个凸形立面设计的精巧富有诗意,显得大方古朴,优雅别致。

  半弧形凸面的东西两边,是弯曲幽静的砖券通廊,通廊南侧是半人高的砖体护栏,透过拱形的扇扇券洞,呈现出上世纪初校园教室固有的特色。楼顶的前沿为城堡垛口结构,青砖叠砌的花边形式。

  卫氏楼正门与谢氏楼北门对脸相视,它东西两边长长的通廊,好像伸出的两个臂膀,拱卫着谢氏楼。难怪在潞河园留存的众多老照片中,能多次见到它的靓丽身影。从这些老照片中,我们还能看到它当时奠基和竣工时,朝野同贺的盛况。

  走在卫氏楼幽静的通廊上,你似乎会听到琅琅的读书声,从一扇扇窗中涌出,悦耳动听,也会感受到下课铃声响起,那欢沸的校园场景好像立刻浮现在你的眼前。

  卫氏楼下是一片修剪整齐,布局得体的花篱绿地,盎然的绿色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东西两侧各有一棵巨大的国槐,遮天蔽日。斑鳞的树皮,显露着四百年生命年轮的痕迹。

  文氏楼

  谢氏楼之东是文氏楼,建于1922年。敦厚结实的外表显得古朴淡定,墙壁上布满了春夏翠绿宜人、秋日红叶生色的爬山虎,更衬托出它器宇轩昂的博大胸襟。文氏楼内部是高大的礼堂,高高的舞台上,曾留下无数潞河学子们慷慨激昂的演说和文艺节目的精湛演出。站在楼外阳面一侧的高台阶上向南眺望,协和湖清灵秀美的景色尽收眼底。

  文氏楼从建成之日起就成为了潞河人文化生活的聚集地。当年这里曾放映阮玲玉主演的《渔光曲》,学子们争相观看、趋之若鹜。演出的话剧《娜拉》、《苏州夜话》、《最后一计》等,场场爆满、人流涌动。歌咏比赛更是星光闪烁、群星璀璨。当年大家屡唱不厌的许多经典名曲,到今天仍然脍炙人口,盛行不衰。

  一九三二年喜庆的毕业大典在文氏楼举行,请的是大名鼎鼎的胡适博士。演说内容是法国化学家和细菌学家巴斯德研究发酵科研成果用于法国酿造业的故事。胡博士在演说的高潮,谆谆教导青年学子们学习巴斯德的科学探索精神,从事科研报效国家。

  一九三三年日寇进犯华北,宋哲元将军率二十九军将士奋起抗日,在古北口、喜峰口等长城要塞,浴血奋战,阻击日寇。前敌总指挥部就设在通县,文氏楼成为当时的“伤兵医院”,西侧的大房间作为手术室,礼堂内布置满了整洁的病床。很多潞河学子们有幸成为伤兵的“看护员”。能替抗日流血负伤的英雄们做事,同学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大家手勤脚快,有召必应,打水喂饭,拿便盆便壶,为伤员翻身盖被,总是情绪高涨,全力以赴。

  一九三五年潞河中学成立了叫“叮叮剧社”的学生话剧团体,后来成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泰斗刁光覃和著名导演夏淳俩人都是在“叮叮剧社”坐的科,他俩的话剧开蒙戏是在文氏楼排练而成的。夏淳扮演过《雷雨》中的鲁四凤和《名优之死》里的刘凤仙。是继焦菊隐之后北京人艺的著名导演。如今,文氏楼礼堂已被建成为现代化的多功能厅。文氏楼之东隔路相望的是近几年修建的、以科学家马文昭命名的文昭楼。

  潞友楼

  潞友楼在谢氏楼之西,建于1935年,与文氏楼隔谢氏楼东西呼应。潞友楼是一座主楼三层东西两边各接两个二层耳楼的建筑。夏季,从远处望去,湛青碧绿像鱼鳞片一样的爬山虎,从上到下,一遮到底,把楼宇覆盖得严严实实,宛如一座绿色的宫殿。秋季,霜后的爬山虎,更是红艳夺目,给楼宇增添了绚丽的色彩。这里是全校师生精神食粮的所在地——图书馆。课余之外,每天拥到图书馆借书、翻阅报刊的同学熙熙攘攘,人流如注。特别是新到的文学刊物,大家总是争相选看。当时爱读文学作品的同学很多,很多同学能写出漂亮的诗或散文,在校内刊物和北京媒体上发表,这些都与潞友楼库存的厚重是分不开的。现在,这里被开辟为校史展览馆。潞友楼的北侧、西侧、西南侧、东南侧分别是近些年建筑的、以著名学者命名的黄昆楼、叔和楼、仁之楼、钦天楼,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发出耀眼的光芒。潞园最北边的一组组学生公寓建筑,外观和布局与潞河园中原有的建筑浑然一体,体现了校园建设中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立意。

  湖山亭碑

  学校南部的协和湖畔,清雅幽静。协和湖东边青草覆盖的德辰山,是一座以蔡德辰烈士英名命名的山。武昌起义元勋之一蔡济民的胞弟蔡德辰,入潞河中学前身协和书院学习。他以秘密的同盟会会员身份,发展组织,壮大力量,1912年初在通州组织武装起义,直接攻打北京,推翻黑暗的清廷统治,不幸被捕,最后被袁世凯杀害于通州东关土坝。为纪念蔡德辰的英雄壮举,潞河人将协和湖旁的土山命名为德辰山,并在山脚下勒碑刻石永志纪念。

  高高的德辰山岗上长眠着潞河中学倡导“人格教育”的老校长陈昌佑的忠骨,每年的清明前后,潞河学子们会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老校长为潞河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甘为人梯的光辉业绩。德辰山北侧的博唐亭,是为纪念博晨光先生和唐·欧德夫人建校功绩,于1925年建成。八角攒尖带宝瓶的博唐亭,井口天花,倒挂木楣子,苏式彩画,如意石阶,在绿草茵茵校园中,显得灵幽秀巧、典雅别致、美观大方,给美丽的校园平添了一道如诗的风景。

  谢氏楼之南,矗立在苍松翠柏间的是革命烈士纪念碑。金字的碑文记载着对潞河先烈深深的怀念,在阳光下闪耀着金黄色的光彩。

  人才辈出

  潞河园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培养了不计其数的华夏人才,从国民党元老孔祥熙算起,一代代学子在书声琅琅的潞河园中沐浴春风阳光,各门各类各行各业遍布潞河人的身影:科学院院士马文昭,黄昆、曹天钦、宋叔和、侯仁之、秦馨菱,著名乡土文学作家刘绍棠,著名民族音乐家王洛宾,著名导演夏淳,表演艺术家李仁堂、刁光覃,田径运动员刘敬仁,著名中长跑教练毛翼轩等等都毕业于潞河园中,更有蔡德辰、周文彬等一大批为祖国解放、民族独立献身的革命先驱和英烈,他们永远是潞河园的骄傲,是当之无愧的“潞河之子”。

  经历了一个多世纪,一代代潞河学子更迭而去,然而谢氏楼依然挺拔,钟声依然洪亮,潞河园依然以她迷人的色彩,散发着她非凡的魅力,潞河园是厚重的,潞河园的历史是辉煌的。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0 16:55 , Processed in 1.073679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