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罢了“过阴天儿”,再拣几个“过”字打头儿的“京字儿”说说。 “过节儿”可不是“欢度节日”,“节”字要读轻声、儿化。这个词儿现在一般人还说,是稍存不睦、嫌隙芥蒂的意思。电视连续剧《渴望》里边,好几个人都会说,如月娟:“你和宋大成有什么过节儿,我替你说去。”国强:“你跟月娟嫂子好点儿,我瞧着她对你老有点儿过节儿。”慧芳也说:“我妈对大姐,心里有过节儿。”邓友梅《烟壶》:“大奶奶和刘奶妈有什么过节儿,且不说他。”——存在的“过节儿”,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小矛盾而已,经人说说,就能够化解。所以,见人有“过节儿”,千万不能再从中“加盐儿”(进谗言),而要耐心地解劝。 “过节儿”的另一个意思,是“礼节”,现已不常使用,且举一两例看看。《儿女英雄传》:“邓九公对褚一官道:‘这咱们恭敬不如从命,过节儿错不得,姑爷,你也过来,见见你二叔。’”“无奈他此时是凝神静气,聚精会神,生怕错了过节儿,一定要答拜回礼。” “过节儿”后边还可以加字——“过节儿过板儿”,意思和“礼节”相近而更加具体,是“规矩”、“礼数”的意思。如“他新来乍到,这儿有什么过节儿过板儿的,您可要多说着点儿。”这个词儿比较老,也不常听说了。 “过话”,从字面儿上看,当然是“过来说话”,但又不仅仅限于说话,泛指接触、联络、亲近交流等,常用在它的反面:“不过话”。如《骆驼祥子》:“除了必须开口,他简直的不大和人家过话。”“她与她们不能彼此了解,所以顶好各干各的,不必过话。”有了联系,或重归于好,则可以“过话”了,如《四世同堂》:“现在,她知道了一号的男人阵亡,妇女作了营妓,她开始可怜她们,开始和那老婆婆过话。”——从语法上看,“过话”的结构,属于名词作宾语,像“过户”、“过账”一类。(见孟琮等先生编著、吕叔湘先生作序的《动词用法词典》)。 “过”是动词,单用一个“过”字,并加儿化:“过儿”,则不是动词了,所以《动词用法词典》里不收它,而是量词“遍”、“次”的意思。《儿女英雄传》:“这件事,在我心里也不知过过多少过儿了。”这句话里有三个“过”,头两个“过过”是“过完了”,后头的“多少过儿”即是“多少遍”。《二马》:“种完了花,他把铁锹什么的都送回原地方去,就手儿拿了一桶水,浇了一个过儿。”“好容易到了家了,马老先生站在门外,用袖口儿把小茶壶擦了一个过儿。”《车王府曲本·青石山》:“王道士满院里瞧了一个过儿。”以上几处,都说是“一个”过儿,但可不是“一遍”,而是“好几遍”、“数遍”。“一过儿”,即一次、一遍;“一个过儿”,则不止一次、不止一遍。北京话就这么有意思,多一个小不丁点儿的“个”,情形就大不相同。 《红楼梦》里不说“过儿”,而说“过子”,仍是“遍”、“次”的意思。“你这小蹄子,要掂多少过子才罢?”(40回)“虽然平姑娘在屋里,大约一年二年之间,两个有一次到一处,他还要口里掂十几个过子呢。”(65回)这样的口语,今天要原封儿不动地照搬在舞台、银幕上,观众肯定觉着生分、别扭。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8:59 , Processed in 1.081633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