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老北京民间绝活

2002-12-1 12:00| 发布者: 李珍新

  剪纸、绢人、彩蛋、风筝……众多老北京传统民间绝活,前不久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的中外记者面前亮相,这些中外记者被眼前这些出自北京民间艺人手中的精美工艺品“震”了,对这些民间绝活赞不绝口。这些绝活和传统工艺品,是北京人的骄傲,也是最鲜明的中国符号,让人们看到了原汁原味的北京。这些多少年来似乎被人们遗忘了的“小玩意儿”,如今登上了大雅之堂,作为北京人,我们无不感到欣慰与自豪!老北京人,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拿出几件值得炫耀的“小玩意儿”,这些小玩意儿,实际就是民间艺人们制作的手工艺品。笔者在京居住数十年,儿时曾玩过和见过许多“小玩意儿”,它们给我虽贫穷但充满欢乐的儿童时代带来许多乐趣……

  泥塑

  “兔儿爷真叫神,大红帅袍穿在身,将军铠甲金闪闪,背插靠旗好威风。”

  这是一首老北京的童谣。这童谣陪伴着老北京的儿童长大成人。老北京的儿童可没有现在这么多玩具,泥塑的玩具就成了儿童们的最爱。泥娃娃、泥公鸡、泥响猫、泥果果、泥饽饽……别看这些玩具简单古朴,却是小商贩们、挑货郎担的走街串巷的畅销品。其中,“兔儿爷”是最走俏的泥塑品了。在京城老百姓心中,兔儿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神仙。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在皎洁的月光下供兔儿爷——那位在月宫中捣了几千年药的“玉兔儿”。

  旧时医疗条件差,北京春秋季多发瘟病,北京人认为捣药的玉兔儿能保佑人间太平,故而供奉玉兔儿,按北京人的习惯将它尊称为“爷”。

  这是普通的泥塑,高级一些的是在摊儿上现场制作泥捏人物塑像。老北京前门外的劝业场有一个泥人摊,陈列着各族、各国泥人,尤其是民间熟知的名人,无不惟妙惟肖、形神兼备。凡是去摊上买泥人的,主人一边与买主讲价,一边就在大袖筒中塑买者形象,塑好后向买者出示,多数买者都欣然接受,遇有不买的,就将泥塑当场捏碎。

  泥塑传统工艺,艺人们奉孙膑、女娲为祖。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他在研究行军布阵时,常捏些泥人泥马,在泥沙堆成的盘上对阵,这是世界军用沙盘之始。有些艺人奉女娲为祖,这源于古代女娲捏土为人的故事传说。

  老北京人把从小一起长大成人的交情,说雅了叫“总角之交”,说俗了就是“从小就一块撒尿和泥,玩泥巴”。玩泥巴,是老北京儿童的游戏,泥巴玩来玩去,就成了老北京的一种民间工艺品。

  泥塑脸谱

  脸谱就是假面具,源于古代祭神用的头饰,到西汉时发展成歌舞演出的道具,多为木制品、金属制品、革皮制品,始称为“代面”。元杂剧中,因嫌代面过于呆板,无法突出舞台人物特征,而采用在演员脸上直接化妆的方法。此后,代面在演出中被逐渐取消。代面除在少数表演鬼神的剧目中运用外,很大一部分转化成为儿童们的游戏品。但是,经过艺人长期的改革演化,泥塑脸谱又从玩具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有着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欣赏品了。

  北京泥塑彩绘脸谱,是京剧舞台脸谱与民间泥塑相结合的北京手工工艺品。

  清光绪二千年(1894年)前后,住在北京西城的一位姓桂的满族人,稍通文墨,雅好丹青,又是京剧票友,专工花脸,玩票时自己勾脸,由于有绘画基础,勾出的脸常常被票友们赞不绝口。这位闲人,闲来无事,用胶泥在佣人脸上做了一个脸型模子,翻做了一些泥坯,干后模仿舞台脸谱勾画上色,自己觉得很有趣,并馈赠给亲友们观赏,亲友们都说好。于是,一传

  十,十传百,天长日久,上门求绘的人逐渐多起来,于是便有了小名声。因为这位闲人最擅长绘制“净角”脸谱,因净又俗称“花脸”,所以人们称他为“花脸桂子”。

  辛亥革命以后,取消了旗人钱粮“禄”的旧制,桂老闲人断了生活来源,为了设法谋生,就做了些泥塑脸谱送到庙会上去出售。起初送去十几个货样,交给了白塔寺的李记杂货摊,很快就卖光了。以后不管送去多少,都能随时卖出,总是供不应求。李记商店不仅因此得利,而且因售泥塑脸谱在北京出了名。

  由于泥塑脸谱既有趣又有利,在老北京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规模迅速发展起来,众多闲人加入这一新行当。北京的南城、北城、西城又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泥塑脸谱艺人,品种也由单一的花脸,发展成生、旦、净、末、丑,样样俱全,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了各自的泥塑脸谱风格,形成自家独特风格的白如霖、汪稔田、李荣山等老艺人。

  还有不少老北京人嫌泥巴脏,家境又不错,就用面来替代泥巴雕塑物品,使面塑有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绒制品

  小孩帽子上红彤彤的毛绒装饰品、妇女头上戴的绒花、小壁挂、盆景及马、骡、驴、家畜头上的装饰,都是绒花制品。绒制品在老北京处处可见,因以鸡、禽、鸟类占的数量大,故称为绒鸟行业。

  绒制品的原材料是蚕丝。生丝染成各种颜色后,铺开,用细铜丝按大小不同的规格夹牢,再一条条地剪下,将剪下的一条条绒条用搓板搓成粗细不等的绒条,再慢慢用钝刀割出绒来。割出的毛茸茸的绒条可以扎、缠、捆、卷成不同形象的绒制品。制造工具只用剪子、镊子、小刀、锉即可,原料除生丝就是少许细铜丝、各种染料。

  清末时,北京有很多家这类铺子,大多是前店后厂,较著名的有“瑞和永”、“东胜永”、“鸿兴德”等几十家。绒花制品还是崇文门外花市大街一年四季的畅销货,每逢京城各处庙会,绒制品会占庙会商品很大份额。京城的老少爷们、姑娘、媳妇们都爱在花摊上买一两件中意的绒制品,图个吉祥喜庆。

  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加进颜色,捏出各种人物、花鸟鱼虫等,是一种小巧的观赏、陈列品。

  面塑艺术是受战国时期的“俑”和汉代木偶等民间工艺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以油面糖蜜造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百端。”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记载了当时北京地区面塑在民间的普及盛况:“七月,宛农家岁以是月祈祷年丰,各用面果送纸钱,挂田禾之上,号曰挂地头。”这里所记载的,都是用熟或生面捏后蒸熟的面塑祭品、供品。

  在北京民间,面塑是婚、丧、嫁、娶等风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艺品。上世纪四十年代的北京街头,尤其是在白塔寺、护国寺、东岳庙以及蟠桃宫等较大庙会上,常有许多捏面人的,他们用蒸熟后着色的面团当场捏塑小娃娃、各种动物或戏剧人物等。

  北京“面人郎”郎绍安的作品多反映北京那一时期的民间风俗,如“七十二行”、“坐洋车的女人”、“大娶亲”等;“面人汤”汤子博的作品则多为历史人物和神佛塑像,高雅、隽永、格调清新,代表作“白水滩”、“托塔李天王”、“郑板桥”等捏塑得无不神形毕肖、生动感人。这类面塑不光民间喜爱,就是皇室贵族也喜欢把玩收藏。现今存放在故宫博物院的各式各样面塑,就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玩赏品。

  自从《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四大名著相继问世,其中的主人公就成了泥塑、面塑中的人物造型,在老北京各种民间工艺品中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孙猴子的形象,更为北京人喜爱,艺人们挖空心思,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各式各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孙猴子的“光辉形象”。

  鬃人

  不足十厘米高的孙悟空,手执金箍棒,同一群天兵天将在一大铜盘中对峙着,只要轻轻敲击盘边、震动铜盘,盘中的孙悟空便同天兵天将有节奏地打了起来,它们挥刀枪、舞棍棒、耍大锤,酣战不休。这就是老北京人的鬃人工艺品。

  鬃人的制作已有上百年历史。北京鬃人是受皮影戏和京剧的影响而产生的,主要表现京剧“八大锤”、“三岔口”、“闹天宫”这类武生戏中手持兵刃对打的场面。鬃人本身是一种具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艺术品,又是颇有情趣的北京民间玩具,它的舞动全靠底座上粘贴的一圈富有弹性的鬃丝。

  鬃人的制作方法是:头和底座采用胶泥脱胎,用秫秸做身架,絮裹棉花,外罩彩衣,然后勾画脸谱,描绘服饰。北京鬃人在清末曾盛行一时,著名制作鬃人的艺人是王春佩、王汉卿父子。1915年,北京鬃人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质奖章。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商曾许以高报酬聘请老艺人王春佩赴美行艺,王春佩以“穷家难舍,熟土难离”为由,婉言回绝了。当年,北京鬃人由老艺人王春佩独家制作并经营,在护国寺、隆福寺、白塔寺等城里庙会上出售。由于鬃人具有独特的民间色彩和戏剧情趣,因此对观赏者很有吸引力。王春佩也是个戏迷,他制作的鬃人穿戴扮相以及脸谱、把子,都是具体而细微得和舞台上的演出一样。尤其是“闹天宫”的鬃人作品,让人有置身在舞台前观戏的感觉。

  如果觉得刀呀、枪呀、猴啦闹得慌,北京还有绢制的文静的手工艺品。

  绢花绢人

  绢花又称“京花儿”,是地道的老北京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用丝织物制花的记载。到了唐代,绢花更是妇女的主要装饰品。唐代画家周防的《簪花仕女图》就形象地再现了宫中妇女簪花戴彩的情景。1972年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一束完好的绢花,色彩鲜艳,姿态盎然,足见当时制作绢花的技艺已是相当成熟了。

  绢花在我国宫廷和民间婚、丧、寿诞、节日等风俗活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从元到清末,大批绢花艺人涌入北京,使北京成为全国制作绢花的中心。据《燕京岁时记》记载:“崇文门外迤东,自正月起,凡初四、十四、二十四日有市。所谓花市者,乃妇女插戴之纸花,非时花也。花有通草、绫绢、绰枝、摔头之类,颇能混真。”北京崇文门外的花市大街就是因生产和销售“京花儿”而得名。

  制作绢花的主要原料是真丝织物,也有少量的棉织品,还有染料、铁丝、淀粉等。绢花的制作过程分为选料、上浆、染色、窝瓣、烘干、定型、粘花、组枝等工序。世上能见到什么样的鲜花,花市就有什么样的“京花儿”。艺人们做出的朵朵绢花,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仿佛能使人嗅到阵阵花香。

  清代有不少著名的绢花艺人——刘享元,俗称“花儿刘”,他的作品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奖;金玉林,人称“花儿金”,他的代表作是菊花“十丈珠帘”;张全成,他的代表作是“悬崖菊”;苏宝章,他的代表作品是“三尖西番莲”;张德启,他的代表作品是“柱顶红”。

  绢人也是老北京的一种工艺品。它与民间布制玩具、“针扎”、“彩扎”等布制手工艺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国制作绢人有着久远的历史。据《东京梦华录》记载,远在北宋时期就已有民间艺人能剪绫为人、裁锦为衣、彩结人形了。明、清时北京民间已有制作绢人的。在清代,还有人以绢、绫、绸、纱剪扎成老寿星或麻姑,作为祝寿的礼品。其制作以金属丝为骨骼,棉花为肌肉,纱绢为皮肤,真丝为发,布帛为衣。这种绢人色彩、质感之真实较泥塑更逼真,那细腻的皮肤,滑润的秀发,丰满而富有弹性的形体,加之眉目传神,服饰艳丽,俨然一副真人的缩影。北京绢人的制作题材多是古代仕女或少数民族少女,代表作品有“琵琶仙子”、“自在观音”和根据唐代画家张萱原作复制的“捣练图”。

  毛猴

  毛猴是一种三四厘米高的工艺品,浑身布满密密麻麻的棕色或白色的细绒毛,通体稍有些透明,乍一看,还以为是真毛猴儿的标本,其实,它只是一种供人们玩赏的精巧手工艺品。仔细观看,毛猴是用蝉蜕(知了壳)和辛夷(玉兰花骨朵)制成的。制作时用带有绒毛的辛夷做身子,截取蝉蜕的头和爪子粘连上去,便能创作出千姿百态、别有风趣的毛猴来。

  毛猴作为一件民间工艺品出现在北京,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年间。那时,北京有一位人称“猴汪”的汪姓艺人,专门制作毛猴,用毛猴来模拟人们的劳动和生活,作品有“推小车的”、“卖冰糖葫芦的”、“挑剃头担子的”……正所谓民间“七十二行”。他把制作好的毛猴粘在小纸片上,拿到东安市场、护国寺和隆福寺等庙会上出售,物美价廉,深受儿童的喜爱,成为北京传统的儿童玩具和供人们欣赏的民间手工艺品。

  北京作为几朝都城,各省各族人民的聚散处,受到八方的影响,各种风格的工艺品精彩纷呈,像什么寿山石、巴林石、青田石等奇石摆件,彩蛋、根雕、烟壶、茶壶、铜器、花瓶等无一不摆在多宝槅上,成为收藏珍品。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9 16:24 , Processed in 1.091186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