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黄草梁下军户村

2002-12-1 12:00| 发布者: 马淑琴

  黄草梁。一个原生态的名字,统领着一方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这座与灵山百花山遥遥相峙,海拔1732米的山峰之所以具有神奇的诱惑力,除清纯、雄峻的自然景观之外,在那林木繁茂、绿浪滔天、野花烂漫、鸟语虫鸣的自然佳境中,还保留着元代末期修建的,曾与居庸关、紫荆关、龙泉关齐名的天津关遗址;耸立着明代修建的2200多米长城以及七座坚固的敌楼。四百多年风雨洗礼的长城蜿蜒山巅,挽起七座威风凛凛的敌楼,用当年的雄风轻抚十里长坪今日黄花,一幅绝妙的图画!历史与现代、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阳刚与阴柔、强悍与温软集于一身。除外,山麓上还有兵塞围墙、残碑、旗杆底座以及记载长城和敌台修建时间的摩崖石刻。所有遗迹都证明,这里曾经是古代的边关要塞。


  因此,元末起,黄草梁脚下便有了一个驻扎军队家眷,并为戍边服务的军户村——柏峪。

  十年前,北京晚报副刊于《古都旧景》栏目系列刊登了探询描摹黄草梁和柏峪村的美术作品以及饱含深情的文字。《柏峪村探访录》有这样一段记述:“一位王姓的老人用他粗糙的手,颤巍巍地打开一张旧得发黄的家谱,并告诉笔者,他的先人是在明代随燕王扫北从南方而来,其后在黄草梁戍边,遂扎根柏峪沟……”柏峪村北曾设校场,并有上百座砖窑,据说是为修长城烧砖而建。一九五○年,那些砖窑遗址还很清晰。

  抗战时期由于村民的顽强抵抗,柏峪村的房子被日本鬼子焚烧19次,但至今不失古朴姿韵。走进柏峪村,村口红灯高挂,青石铺成的街巷洁净得不忍丢弃一个烟头。坡下房子基本是新的,坡上老街仍是砖雕石刻的古韵旧景。最具特色是墙壁文化。斑驳的旧墙既有1939年抗战时期八路军留下的“和平、团结、民主、自由”的标语;也有实行互助合作的对联;还有大跃进时期的口号。新街的墙壁则是古今文人歌颂黄草梁和柏峪村的诗句书画。整个村子,犹如一条历史的长廊。一座拱形的两层房子为古朴增添了几分雅致。这是村里修建的民俗展室,陈列着曾与山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却逐渐淡出今人视野的民俗展品。

  柏峪村现有130多户,400多口人。以谭、刘、陈、王四姓为主。虽历经沧桑,但这些古时军户的后代们却一直传承着正义、英勇、朴实、勤劳的风范。30多人牺牲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村民陈文通是当地有名的老红军。他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历两万五千里长征。负伤后转业家乡,奉献老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传奇色彩的刘玉昆人称刘大鼻子,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宛平县游击队长。抗击日寇,反霸除奸,屡建战功,令敌闻风丧胆。因积劳成疾,病逝于村。当时的宛平县长焦若愚亲为墓碑题写碑文。建国后的村党支部书记刘景春被选为全国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柏峪村还因特产杏扁个大质优而闻名。改革开放的春风和党的富民政策给山村带来勃勃生机。领导班子带领村民兴修水利,建起千亩杏扁基地。并完成了街路硬化和铺设上下水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村民或养山就业,或从事农林生产,或经营旅游。已经有50多户成为旅游专业接待户,端起了黄草梁旅游的饭碗。这个古老的军户村,如今已经成为首都文明村、市级卫生村、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村和杏扁示范基地。

  大概是当年戍边官兵和家眷精神生活需要的缘故,柏峪村的秧歌戏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50多个剧目,连唱月余,绝不重复。鼎盛时期曾在京城包场演出。秧歌戏的唱词和道白由诗、词、庄、媚、俗、腔、调组成。受元曲影响很大。说、唱、做、打,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口口相传。全村几乎人人懂戏,个个会唱。前几日,村里走出去的几位市区及部队干部回村,聚在一起,情不自禁,合唱村戏,此情此景感人至深。山门大开,许多村人走出大山,年轻人日见减少,戏曲传承危在旦夕。虽不会唱,却视戏为宝的刘景旺书记成立了社员剧团,团长陈永禄、导演陈文增和那个家乡情结极深的民政干部谭怀孟等历时三年,奋力抢救。硬是从老人嘴里抠出30多出戏。已能整场演出12个剧目。并著书立说,还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岁月的大幕在古村的戏台上起起落落,戏中故事如黄草梁的山路曲曲折折,每一个情节都是生命的倾诉,每一句吟唱都是心灵的诉说。

  游览了明清古迹山庄爨底下,继续北行。柏峪村会使灵魂的探询沿那条乡路抵达意想不到的拓展与延伸。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57 , Processed in 1.10195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