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是京城的藏传佛教古寺,现寺内万福阁院西厢房,为上下两层,称“雅曼达嘎楼”。在此楼一层北侧供奉有关羽塑像,关平、周仓像立于两侧。游人至此,必驻足观瞻,仰慕关羽勇武、忠义的品德。 昔年,雍和宫有西跨院。人们穿过这雅曼达嘎楼门再经三间过道房,顺阶而下即可到达。“宫西为关帝庙,庙内佛殿匾曰:‘香林宝月’,亦御笔也。”这关帝庙俗称“老爷庙”,内有天王殿、观音殿和关帝殿。有一说:雍和宫在雍亲王府时期此地为观音寺,殿内供奉有观音、文殊、普贤菩萨像,墙壁上悬挂有朱描罗汉像。后雍正帝命将其收归雍和宫,改为关帝庙,并建过道房与雅曼达嘎楼相连,成为雍和宫的西跨院,其内供奉铜铸关羽坐像。 李立祥绘关帝庙图 雍和宫藏关羽像唐卡 时至1951年,为了使新开辟的和平里地区与城内相通,就在北小街北口拆出一城墙豁口,但交通仍显拥挤。后决定在雍和宫大街北面的城墙位置再开一豁口。1952年冬至1953年春拆去了关帝庙东面的配殿等建筑,沿大殿东山墙新砌了一道墙,将雍和宫大街打通,之后为扩展雍和宫大街,又拆除了关帝庙的全部建筑。 说起关帝庙的格局,在民国初年出版的《雍和宫导观所刊物》第三期有记载“由万福阁前院西逾雅曼达嘎楼过道西进,顺阶西下地势突低,是为西跨院。院内有天王殿、菩萨殿、关帝殿及东西配殿。此院内之关帝圣像雕塑至为神似,旧都人士相传灵异非常,故极为驰名。其中各殿建筑均不如中路大殿之宏壮,但游历雍和宫者无不涉足此间……”关帝庙内计有“天王殿三间,菩萨殿四间,东配殿三间,西配殿三间,关帝殿五间,带廊……” 作为雍和宫的护法,关羽的地位是显赫的。他是三国时期蜀汉大将,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在我国历史上,为关羽立庙的时间很早,天台宗创始人智颛在当阳玉泉山建精舍,定中见二人威仪如王,长者美髯而丰厚,少者冠帽而秀发。并自通姓名,乃关羽、关平父子,请于近山建寺。智颛从之,寺成,并入定为关羽授五戒。于是,关羽成为佛教护法。唐朝以后,他的塑像开始出现于佛寺内的殿堂中。 关羽以忠心勇武著称,历代统治者为强化封建统治,将其视为教化万民的楷模,争相敕封。至清朝,帝王更加崇奉关羽,晋升关羽为“帝”,称其为关公、关帝。努尔哈赤喜读《三国演义》,后来还将此书译成满文,作为兵书战策,供将领学习。清朝每次重大战役结束,都要修建关帝庙,并祭祀。正阳门城楼瓮城里的关帝庙,每年都要由朝廷举办祭祀活动。关羽有“武圣人”之称,故关庙又称“武庙”。雍和宫第一任住持三世章嘉活佛十分崇信关羽,《章嘉国师若必多吉传》对此多有记述。而在民间,也流传着关公显灵的故事,故明清的京城,关帝庙不仅集中于城门,也散布于街巷。他成为“司命禄,佑科举”,治病除灾,驱邪避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法力无边、神通广大的神灵。 纪念关羽的日子在清末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有记载:“六月二十四日致祭关帝,岁以为常。鞭炮之多,与新年无异。盖帝之御灾捍患有德于民者深也”。在雍和宫改为藏传佛教寺院后,每逢农历五月十三日,众僧都要在这西跨院内举行纪念关公的活动。民间称为关老爷磨刀日,相传有一年春天,京城大旱,以磨刀为生的穆师傅连磨刀所需之水都找不到了。到五月十三这天,一位手提大刀的红脸大汉来到他面前,要磨那把大刀,穆师傅只得干磨。须臾,磨石马上发出异常声响,接着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此时,那红脸大汉和大刀均不见踪影,穆师傅猛然想起,这人和刀不正是关帝庙里供奉的关老爷吗。如今,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和六月二十四日,全体僧人要在法轮殿诵《关公经》和《大威德金刚经》。有的年份,这二日下起毛毛细雨,老僧人说是好的征兆,犹如关公正在以此甘露之水磨他那把大刀,斩除邪恶,护佑众生平安。 雍和宫还藏有数幅布本彩绘关羽像唐卡,其绿袍、红脸、长髯,神态威武、气宇轩昂,左为周仓执刀侍立,右为关平手捧帅印,下有日行千里的赤兔马,将关羽那义结千秋、忠贞不二的英雄气概描绘得淋漓尽致。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29 , Processed in 1.103095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