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德外琐记

2002-12-1 11:00| 发布者: 赵瑞福

   所谓“德外”,就是指德胜门外地区。我家在德外住了几代人,我本人在这里住了50多年,对这里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比较熟悉,那种胡同生活,也在我头脑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

    据说当年我高祖父带着我曾祖父兄弟姐妹5人,从天津一带来到北京的德胜门外安家落户。原来住在教场口的东头,也就是现在的人定湖公园的西侧。解放后,搬到了德外大街箭杆胡同2号(后改为西花枝胡同3号)。据说,当时我爷爷是用27匹大五幅白布的价格买下了这个院落。当时战争刚刚结束,大家还没从物价飞涨的恐惧中挣脱出来,所以大宗交易都是用布匹或粮食来作价。

    这个小院不大,一共八间房,正房四间,南房四间,没有东西厢房,所以算不上标准的四合院。东面是邻居家的后檐墙,西面是院墙和门楼,门冲西开。出门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横胡同,出了小胡同才真正进入箭杆胡同;西通德外大街,东到礼拜寺街。这是一条又窄又长的小胡同。胡同西口两侧分别是两家客店,南边叫“德和客店”,北边的叫“万泰客店”。由于胡同很窄,胡同口两家客店的门脸又没对齐,前后错开一块,所以人们从此路过,往往都看不到这条小胡同。

    胡同东口有个“自来水”,当时整条礼拜寺街住的人都吃这个“自来水”的水。“自来水”附近总是放着几个公用的木质水桶(也叫水筲)和扁担,谁用都行,也没有人看管,用完再送回原处,可见当时民风之淳朴。这种取用水方式一直沿用了20多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自来水管道才接进各家各院,不用再挑水了,水桶、扁担退出了历史舞台。

    礼拜寺街一带回民很多,为了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我们搬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吃猪肉,邻里关系相处得很好。我们这些小孩出门碰上邻居大爷、大妈、大叔、大婶,都得叫上一声,见面不叫人,人家会说你没家教。后来随着搬来的生人越来越多,这些规矩也就越来越不讲究了。

    从礼拜寺街北口往东是一个小市。每天从早上到中午,路两边都是摆摊卖旧货的、卖小吃的,还有打把势卖艺的。

    小市上的小吃特全,稀的有杏仁茶、面茶、油茶、炒肝、爆肚、豆面丸子、卤丸子、豆汁;干的有烧饼、火烧、油饼、炸糕、炸饺、切糕等。有些小吃,比如炸饺和卤丸子,现在已经看不见了。炸饺就是一种用油炸的大饺子,馅是用粉条和香菜做的,薄皮大馅,吃起来别有味道。这种炸饺当时才2分钱一个,杏仁茶也2分一碗,烧饼3分一个。

    我还记得当时有一个唱戏的,自拉自唱,经常唱的曲目是《徐策跑城》和《追韩信》,只见他一边拉京胡,一边唱,还要满场跑,唱到高潮时还要来个“吊毛”(翻跟头)。我当时听不懂他唱的是什么,但觉得很有意思。有一个练硬气功的,自称“吴疯子”。他有时把大石头放在身上,让另一个人用大锤砸,一直到把石头砸成两半为止;有时又把铁丝缠在胸部,运气后把铁丝崩断。有一个外号叫“大妖怪”的经常在那里唱戏,北京的老人都知道这个人,后来我在护国寺庙会上也见到过他。说是唱戏,其实并不怎么唱,主要是耍活宝、出怪样,逗大家一笑,挣点小钱。还有一个变戏法的,经常使的“活”就是“平地抠碗”:先用一块布把一个茶杯蒙上,用小木棍一敲,那块布瘪了,证明茶杯没了。接着用手把瘪下去的布再抠起来,把布掀开,变出一碗水,里面还有小金鱼。我记得他经常说的一段话:“那位说了,‘您的戏法是假的。’您算说对了,戏法都是假的。我要是想变什么就来什么,我就不出来了——在家里变钱多好啊!”这些撂地的艺人很不容易,一天挣不了几个钱,也就是勉强糊口,一旦遇上个刮风下雨或头疼脑热出不去,吃饭都成问题。

    逢年过节,小市上还有耍狮子的。“狮子会”是花会的一种,每年正月,各庙会上都有花会,花会中有秧歌、高跷、旱船、中幡、飞叉、五虎棍等,狮子往往都是站在大门两边欢迎游客。耍狮子不是为挣钱,纯粹是为了玩。狮子会的会主一般都是由既有钱又有闲的人来充当。当时德胜门外有两档狮子会,一档的会主是菜园子王家,住在弘慈寺(后来改叫弘慈巷);另一档的会主是包子铺杨家,人称“包儿杨”,回民,住在礼拜寺街东花枝胡同。“狮子”分太狮和少狮,太狮由两个人来舞,少狮一般由一个年轻人舞。狮子会分“南狮”和“北狮”,区别就在于外观。电视剧里黄飞鸿他们舞的就是“南狮”。现在杂技团里表演的狮子舞,就是从狮子会演变过来的,都是“北狮”。

    当时那个年代,家里都有好几个孩子,管不过来,都放到外面野跑,更谈不上什么文化生活。我的唯一“文化生活”,就是晚上跟爷爷去茶馆听评书。德胜门外大街路西原来有一处茶馆,叫“三眼井”茶馆,是由于附近有一口井,井上盖着一块石板,石板上有三个窟窿眼儿,形成三个井口而得名。

    那时候的茶馆里虽不像话剧《茶馆》里演得那么热闹,但也是座上客常满。喝茶的人干哪行的都有。说是茶馆,其实专为解渴喝茶的并不多,有的在那里谈买卖,有的说家务事,也有的就为消磨时光。茶馆里说的、唱的、下棋的,各随其便,倒也热热闹闹。茶客们多是熟人,见了面“张爷”、“李爷”地打招呼,张口说话必称“您”,显示出老北京人特有的那种热情、彬彬有礼的民风。

    在茶馆里喝茶没有时间限制,您沏上一壶茶之后,在那儿泡上半天也没人管你。

    一般的茶馆都有评书。说书人与茶馆掌柜的三七分账。说书人拿七成,掌柜的拿三成。听书的人不用买票,每说完一段由掌柜的或伙计零打钱。一般花上两角钱就可以听一晚上,小孩免费。

    评书分“袍带书”和“短打书”,骑马打仗的叫“袍带书”,如《三国》、《东汉》、《明英烈》等;步下争斗,蹿房越脊的叫“短打书”,如《三侠剑》、《小五义》、《永庆升平》、《雍正剑侠图》等;《水浒》则是袍带加短打。我的记性很好,听过的书都能记住,如《明英烈》中朱元璋的几个把兄弟的名字我都能倒背如流,爷爷对此很欣赏。有时家里来了客人,爷爷就把我叫过来,当着客人的面让我背一遍:“大爷武殿璋,二爷胡大海,三爷汤和,四爷朱元璋,五爷邓玉,六爷常遇春,七爷小霸王郭英郭世俊……”当时我还没上学,连这些人名是哪几个字也不知道。客人出于礼貌一通称赞,爷爷自然也是很自豪。

    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私人不许做买卖,小市没有了,大家都要按点上班,闲人少了,茶馆的生意也逐渐萧条。我这里的记忆,都是1956年以前的生活景象。

    进入21世纪后,经过城市拆迁改造,德外地区已经完全变了样:立交桥拔地而起,街道变宽了,小胡同、四合院变成了住宅楼,但当年的感觉,再也找不回来了。人们的居住环境改善了,应该说是好事,但不知为什么,我对当年胡同里的生活,仍有一缕难以割舍的情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18 09:34 , Processed in 1.087418 second(s), 6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