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朝阳花会古今谈

2002-12-1 11:00| 发布者: 武文

    民间花会源于何时,并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因此,有些书籍根据民间传说随意定论,也没人去计较。但有一种说法我们认为还是有道理的,这就是民间花会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祭祀活动,是祭祀土地神的民间行为。在科学不发达的过去,人们靠天吃饭,对一些自然现象又无法做出解释,只好去求仙拜佛。而有时的烧香拜佛活动并无良效,于是,人们就尽各种可能,采取一切可采取的手段,包括蹦蹦跳跳、唱唱敲敲,乞求上帝保佑、显灵。
    过去的祭祀活动主要是祭天祭地。“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敬天与敬地一样隆重。按现在解释,敬天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寄托,敬地则是物质方面的追求。于是,到了春秋两季,人们成群结队聚在一起,杀猪宰羊,做糕酿酒,以最虔诚的心情放上上好的供品,先跪拜进香,然后载歌载舞,以自己的内心感受表现出外在的各种动作。虽然不拘一格,但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祈祷五谷丰登,或者庆贺丰收的喜悦。这种祭祀活动的长期发展,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活动,唱的、跳的、杂耍的等等。民间花会的形成和发展遵循这条轨迹去思考是科学的。北京地区的花会主要繁盛于明、清,这与宫廷的爱好有直接关系。皇家为了庆典摆阔,显示皇恩浩荡,把民间的许多花会集中起来展示。宫廷为了统一,还对民间的许多花会进行了规范和集中排练,使其更具观赏性。到了清代,花会终于形成了“十三档”走会形式。皇家根据宫廷要求,把“十三档花会”的走会排了顺序,叫做“开路打先锋,五虎紧跟行。门前摆设侠客木,中幡抖威风。狮子蹲门分左右,双石门下行。掷子石锁把门档,杠子把门横。花坛盛美酒,吵子音乐响连声。杠箱来进供,天平称一称。神胆来蹲底,幡鼓齐动庆太平”。不难想象轰轰烈烈的程度了。但不无遗憾的是,如今花会的这种阵势已基本不见了。
    早些年,在通惠河两岸,二闸一带,人们是可以常常见到这种阵势的。如今在朝阳区范围内,这些古老的花会形式依然存在。我们现在按照十三档花会的排列形式具体介绍下。
    打先锋的“开路”。朝阳区就洼里乡一家。什么叫开路呢?就是多则五六人,少则二三人参加表演,其中一人装扮成类似神话中的妖魔鬼怪,花脸,散发,赤臂,上下一身黑色服饰,腰间围一虎皮裙,手执一钢叉。钢叉有双头叉,也有单头叉。洼里乡的“开路”是单头叉。叉上穿一小金属环,舞动起来哗哗作响,煞是威风。他们一般为3-5个人,走在整个队伍的最前面,除第一位黑衣人外,其余不作限定,但一般都舞钢叉,边走边舞,叉不落地。叉在舞叉人手中翻转自如,显然,他们都具有一定的武术功底。所以围观的人群往往怕钢叉碰着自己,便纷纷闪开,达到了为后面队伍开路的目的。这样理解“开路”似乎合情合理。其实不然,“开路”主要功用是打鬼的,他们在前面一通乱舞,把路上那些看不见的鬼魂赶开。因此,“开路”的原意是赶鬼的,而绝无驱人之意。
    紧跟开路后面的是五虎棍。朝阳区目前也仅有一家,就是孙河乡的前苇沟村。耍五虎棍人的打扮是武生装。既然是武生装,耍棍之人必定不乏武林高手,所以,也有人把五虎棍称为少林五虎棍。从电影里,我们也看到了少林和尚使棍救唐王的场面,非常壮观。在花会的行列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不凡的身手和中国武术的精华。五虎棍排花会第二档是为了利用武术的集体动作,进一步拨开人群,扩大空间,保证后续队伍顺利通过。
    花会第三档便是高跷。高跷比较普遍。朝阳区范围内的高跷有三处:高碑店、楼梓庄、金盏,三处各有其特色。特别是高碑店的高跷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高跷14对角色俱全,分别有渔樵、文武扇等人物,生、旦、净、末、丑行当俱全,扮演维妙维肖,舞技高超惊险。表演者足踏85厘米高的跷翻滚跳跃,灵活自如,使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从清代以来,高碑店的高跷一直名噪二闸,享誉京华。楼梓庄的高跷特点是高、风趣逗乐。金盏乡的高跷是一帮在校少年组成,所以称为“金盏少年跑跷”。这帮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在运动中完少成各种惊险动作,深得老辈人赞誉。如今,朝阳区乃至京城各处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矫健的身影。还值得一提的是小红门乡的“地秧歌”。这个距今200多年历史的地秧歌,全称是“左安门外红寺村太平同乐秧歌聚会”。它是北京民间花会中唯一一档不上跷的纯地秧歌的表演形式。它的舞蹈节奏明快热烈,强弱对比鲜明,动作遒劲沉稳,给人以粗犷有力之感。此外,这一生动活泼的地秧歌表演形式有着自己一套独特、严格的角色结构,舞蹈中大量吸收了戏曲表演技巧,讲究“手、眼、身、法、步”的表演,从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高跷后面便是中幡。中幡是一根长长的杆,上面有一面杏黄带红边的大旗,上写“晃动乾坤定太平”字样。有些中幡还有小塔、小旗、铜铃等装饰,耐观赏且威风。整个中幡高大挺拔,自身分量很重,却由一人顶举,这人还得做出种种惊险而又优美的动作,忽而头顶、肩顶,忽而腹顶、背顶,令人目眩。所以舞中幡的人必然力气过人。关于中幡,民间有许多传说,有些也非常邪乎。中幡不倒,这是对舞中幡的人的最基本要求。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他过城门洞怎么办。民间传说是,过城门洞时,有一人先过去,这边舞中幡的人将中幡从城墙上扔过去,而那边的人必须牢牢接住不能倒。这显然是玄而又玄,北京这么高的城墙,且不说接住,扔也是扔不过去的。这些我们也不必细究了,反正玩中幡之人应该是臂力过人、技巧精湛的。遗憾的是,朝阳区如今的中幡已经见不到了。
    中幡后面是“双石”,“双石”后面是“杠子”,“杠子”后面是“花坛”。而这几档花会,在朝阳区已经失传。
     “吵子”是一种音乐形式,也称“文场”。朝阳区目前就平房乡有。文场所需乐器有铙、钹、镲锅、大鼓、小鼓、击板等打击乐器,也包括琐呐等吹奏乐。这些民族乐器表现的民间乐曲极富特色。在花会进行中,它既起着伴奏、渲染气氛的作用,又自成一体,使观众在经历了惊险紧张的武艺表演之后,得到平缓的休息和乐曲享受,同时还为后面的文戏起到一个铺垫作用。
    其后便是“杠箱”、“天平”、“云车”、“莲花落”。朝阳区内现存的就有“云车”,在黑庄户乡万子营村。
    再后面便是舞狮和挎鼓了。所谓挎鼓便是“神胆”。现在朝阳区东坝乡驹子房有挎子鼓。舞狮就更普遍了,特别是大屯乡的蹬高舞狮已在京城小有名气。关于舞狮,我们另作专门介绍。
    总之,十三档花会走会是有定格的,但也不是绝对的,静态和动态的排列顺序就不一样。如今,十三档花会在一起走会已很难见到了,大多分散演出,每档花会的规模大了,参加人也多了,所以自己表演自己的,自娱自乐,强身健体,慢慢成了时尚。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04:58 , Processed in 1.08303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