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百年汇文桃李吟

2002-12-1 11:00| 发布者: 张国松

    离开汇文中学40年了,一闭上眼,母校那座1959年以“建人民大会堂余料”而筑成的教学楼、1965年大操场上罕见的网球场便浮现在脑海。

    蔡元培题校训

    汇文中学的前身为一所教会学校,始建于1871年(清同治十年),1905年学校按部章更名为“北京汇文大学堂”。

彭雪枫烈士雕像



三·一八惨案死难学生纪念碑



汇文中学老楼旧照



    1918年,“汇文大学堂”的大学部与通州协和大学、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合并为“燕京大学”,迁至海淀区今天的北京大学校址。原校址留下的大学预科和中学两部,定名为“汇文学校”。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亲自为汇文学校题写了校名和校训:“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自此,“私立北京汇文中学”作为一所独立的教会中学开始了它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历程。

    从1904年至1959年,55年间的老汇文就坐落于北京东城区船板胡同1号,即今北京火车站所在地,紧邻明城墙。老汇文校园占地200多亩,主楼为教学楼安德堂,学生宿舍为德厚斋、德本斋、高林斋,又称东楼、西楼、北楼。这些建筑加上1935年落成的体育馆、祥和图书馆,形成一组具有鲜明风格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老校友回忆,“从南校门一步进校园,眼前就立刻展开一片大花园,繁花似锦,四周围环绕着茂盛的林荫,树丛后面掩映着幽静的校舍。走进校园,仿佛呼吸都变得深沉了。”“校园西北端的学生宿舍,是以新月形环绕着安德堂教学楼的。美轮美奂的安德堂,楼高三层,能容纳全校六个年级共1000多名学生。东楼、西楼、北楼组成的宿舍楼,像三兄弟一样,用他们粗壮的身躯,阻断着市井的喧闹,呵护着校园的宁静。”

    全人教育

    1926年3月,获美国西北大学文学硕士、波士顿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的高凤山先生,就任汇文归属中国后的第一任中国校长,至1952年,前后主掌汇文学校26年。上任不久,高凤山校长即提出七条“全人教育”的宗旨:一、增进身体健康;二、涵养审美情操;三、增殖职业知能;四、预备升学基础;五、练习善用闲暇;六、学做良好公民;七、养成高尚品德。并将“圣经”课由必修课改为选修课,进而废除。这七条宗旨,与蔡元培所题校训“智、仁勇”相得益彰,形成老汇文的鲜明校风,并确立校标和校旗,为汇文百年发展奠定了基础。

    校史资料表明,汇文当时分文科、理科、商科和教育科四科。校长高凤山亲任文科主任。初中第一学年的国文课程分别为“国文”、“作文”、“书法”三门。一所好学校总是与一流的师资联系在一起。汇文由于办学资金充足而稳定,“故所聘之授课教师,皆为一时之极选。”1918年,汇文大学部迁出,除原汇文大学教授仍留校授课外,新聘教师多为拥有博士学位的留美学子。高凤山先生接任汇文校长后,更是不惜重金延聘师资,教师多数毕业于燕京、北大、辅仁、师大,很多教师同时都在大学兼课。

    在英语课之外,老汇文高中的生物、化学、数学、物理及外国历史、地理等课程的教材全部采用英文原版。在这样严格的训练之下,汇文学生高中毕业后大多已具备良好的英文阅读、写作、会话及翻译能力。此外,在学校管理制度以及各项措施上,高凤山校长一贯坚持民主开放的办学风格,学生自治会完全由学生民主竞选,学生伙食由学生自行选出的膳食团管理,校内合作社、小卖部、溜冰场等全部由学生管理。

    “四点以后”

    校友会收藏的一张老照片显示:在学校大操场上,一群学生正在进行各种课外活动,田径赛跑、打网球、翻单杠、踢足球、扔棒球、打篮球,一派生龙活虎的景象。照片右上角写有四字——“四点以后”。

    “健全的头脑只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老校友们深情回忆:当时的汇文学校运动场所,一个大院里边的运动项目就有48种。按照当时的校规,每天下午4点到6点,所有的图书馆、自修室全部锁门,不让学生呆在屋子里。“田径队,足球队,下大雨下大雪,4点到6点都在外边训练。学校规定的这些制度就是让你有一个好身体。”多年以后,许多汇文校友每每忆及少年时光,莫不感念母校。

    在老汇文全盛时期,全校各种社团层出不穷,壁报社、读书会、合唱队、话剧团、京剧团、国乐队、西乐队、书画社、武术队等多达30几个。1929年,学生们在校领导的支持下还自己捐资创办了义校,招收附近贫苦儿童就读,从初小到高小共六个年级,学生达200余人。义校的校长、教务主任、教师全部由高中学生自己担任。贡献别人的同时也丰富了自己。

    据汇文校友会不完全考证、统计,在汇文的历届校友中先后出现了梁思成、贾兰坡、王大珩等24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有一代教育家孙敬修,国学大师、书画家启功,武术大师徐良骥,京剧大师黄桂秋,著名作家邵燕祥、肖复兴等。

    不凡的足迹

    1919年,汇文进步学生高举校旗,率先到达天安门广场,参加“五四”爱国运动。1926年3月,按民国政府教育部规章,学校正式交于华人主办,留美归国的高凤山博士出任第一任中国校长,“一切职员均以华人为主体,组织与课程均适合时代教育的趋势。”1926年3月18日,在“三·一八惨案”中,学生唐耀昆、谢戡壮烈牺牲。1926年11月,汇文中学地下党支部成立,彭雪枫任中共汇文中学支部书记,负责北京东城的学生运动。1932年,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赴美参赛前受邀在汇文中学的大操场上进行了赛前训练,由汇文体育老师王振勋予以训练指导。1944年8月,杰出的校友——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彭雪枫,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河南敌后进军的指示,在率部进行西进战役中于9月11日在河南夏邑八里庄指挥作战时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9月,私立汇文中学由人民政府接管,成为公立学校,更名为“北京市立第二十六中学”。1959年,因建设北京火车站,校址自崇文门内船板胡同迁至崇文区培新街,并在这一年被选定为北京10大重点中学之一。

    1984年9月9日,学校落成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彭雪枫烈士石雕像。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邓力群题写碑文:“怀念我们的革命先烈”,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碑文“彭雪枫同志永垂不朽”。

    1997年,北京崇文区人民政府正式命名汇文中学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4-26 16:34 , Processed in 1.101912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