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门是北京城垣中最雄伟壮丽的城门,古时是城防之门,也是礼仪之门,国有大事,龙凤仪仗,必走此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凡遇重大事变,各种政治力量的代表,也在此留下历史痕迹。直至新中国的诞生,解放军入城部队曾在这里接受检阅。值此入城式60周年纪念之际,考察箭楼阅兵的一些细节,让我们心怀感动。 受阅部队的检阅台具体设在哪里?1949年初,解放战争进入决胜阶段,为了庆祝平津战役的伟大胜利,迎接北平回到人民怀抱,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于2月3日举行盛大的入城式。东北野战军4纵的1个师和其特种兵的6个团奉命参加,受阅部队在城外训练了十多天。时任四野特种兵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苏进同志回忆:“2月3日早晨,北风呼啸,天气很冷。天刚蒙蒙亮,部队就起床,检查、发动车辆、坦克。7点钟左右出发,8点多钟开到永定门内大街上,摆好队形向前门大街驶去……9时许,叶剑英、罗荣桓、聂荣臻、刘亚楼等来到前门箭楼东边空地上……北平市委领导同志刘仁等也都来了。9时半,各位领导都登上前门箭楼……10时,四颗照明弹升上天空,庄严隆重的入城式开始了。”几张老照片记录了当时军队和地方首长检阅部队的具体位置:他们是站在正阳门箭楼露台的南侧回廊上,面向前门大街检阅入城部队。其回廊古时承载少量的守城兵丁、章京,必要时在此巡视,宽度(进深)很狭窄,距地面高度为12米,结构支撑有一定危险性,明显不如北侧的露台宽敞、平安、适于高官驻足。但进城必是由南至北,不宜绕道箭楼北侧进行检阅,领导人决定在南侧回廊上一字排开,就是为了给入城式部队与夹道欢迎的群众带来方便。此情此景,见证了开国元勋、人民政府和人民军队,把方便群众和遵从事物发展规律放在第一位,迎来新中国的解放和发展,也赋予正阳门文化景观一段佳话。 入城式领导为什么先到前门箭楼东边空地上,是为了勘察受阅部队的行进路线,因为这支主要由缴获美式装甲车、大炮、坦克等装备组成的威武之师,要从箭楼东侧前行至东交民巷,向帝国主义者示威。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受阅部队与市民水乳交融,口号声、歌声震天,直至下午5点,才由广安门出城。稍事休整,又踏上了南下解放全中国的征程。 |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天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3:32 , Processed in 1.083784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