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服务器里的北京 - 老北京网

 找回密码
 注册老北京网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民俗话牛

2002-12-1 11:00| 发布者: 王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代表着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而民间也有许多与牛相关的民俗。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之时。为迎接春天的到来,民间在立春这天有迎土牛、迎农祥、浴蚕种等许多“迎春”的风俗习惯。

  立春,又叫打春、正月节、芒神节。相传芒神为司春之神,名句芒,人脸鸟身,骑二龙,穿一件白色衣服。唐诗有云:“句芒人面乘两龙,道是春神卫九重。”后世,芒神在民间祭祀仪式和年画中变成了头有双髻,手执柳鞭,春天骑牛的牧童,亦称芒童。从字形看,“句”字以勾为头,像棵刚萌芽出土的小嫩芽;“芒”字本义是谷类植物种子壳上或草木上的针状物,象征着万物的生育和成长。芒神居住在东方,如出升之日,所以立春日要到东郊外去迎接。

  “迎春”的习俗,至少在3000年前已经出现。《事物记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迎春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目的是早点儿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和芒神在一起的,自然少不了人们期盼丰收和幸福的春牛。《礼记·月令篇》记载:周代,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并祭太皓、芒神,祈求农业丰收,行布德施惠之令。清《燕京岁时记·打春》:“立春前一日,顺天府尹率僚属朝服迎春於东直门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於彩棚。”明、清时期,迎春仪式更成为上自帝王将相,下自平民百姓,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

  鞭春牛,又称祭春牛、鞭土牛。鞭春牛,始于周代《礼记·月令》中“出土牛,以送寒气”之说,为的是怕牛休息一冬后变懒,要用鞭子打它,提醒牛该辛勤耕作了。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之风传播更广,遍及全国。

  据《燕京岁时记》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打春的主角是春牛。春牛有泥土捏制和彩纸扎制的两种,牛高四尺,象征一年四季;身长八尺,象征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农耕八节;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鞭长二尺四寸,表明一年有24个节气,柳条象征春天的来临。

  立春日,还有喝春酒,吃春盘,达官、武士赴春场比赛跑马的习俗。《四时宝鉴》记载:“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做馅儿包着食用。清代,春盘中的青菜常由芹、韭、笋组成,象征勤劳、长久、兴旺。北京人在立春日则要吃“春饼合菜”。春饼合菜用天福号的酱肘子,菠菜、黄芽韭菜、细粉丝、鸡蛋等各种炒菜,与羊角葱一起卷在薄饼里,吃起来香美可口,名为“咬春”。

  宋代有送春牛习俗。送春牛亦名报春、打春、赞春。有人在立春前几日边敲小锣竹板,边唱赞春词,挨户送春牛图。有的人家在墙上贴“迎春接福”、“春到家兴”、“春到福临”等红纸条幅。春到之时叫交春,家家鸣鞭炮相迎,有的还对天礼拜,叫接春。

  旧俗立春日,顺天府要向皇帝呈进春牛图的,百姓之家有春官送《春牛图》预兆丰收的风俗。送春牛亦名报春、打春、赞春。

  《春牛图》以画中的牛和牧童(芒神)预兆当年气候,别具一格。清代,每年六月,由掌管天象、历法的朝廷官员钦天监设计来年春牛芒神的造型、颜色,命令各府州县以式制作“春牛图”,其各部尺寸都有一定的规格和象征意义。清乾隆《协纪辩方书·春牛经》载:“造春牛芒神,用冬至辰日,以岁德方取水土成造,用桑柘木为胎骨。牛身高四尺,像四时。头至尾棒长八尺,像四节。每年六月,由钦天监预定来岁春牛,芒神式样,于冬至后辰日,诸州县依形色取水土制之。”如牧童身高三尺六寸,象征农历一年的三百六十日。牧童戴草帽表示春暖,不戴草帽表示春寒;牧童双足穿草鞋代表该年干旱,穿草鞋裤管束高代表该年多雨水;一只脚光着,一只脚穿草鞋,则代表该年是雨量适中的好年景。牧童的衣服以及腰带的颜色,甚至头上所束的发髻的位置,也要按立春日的五行干支而定。《春牛图》中牧童的年龄也有寓意。

  除了皇历上有春牛图外,年画中也普遍刻印春牛图,作为春节期间的吉祥图。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有的还把“春牛”送往各家,主人给“送春”者一定报酬,称为“送春”。

  北京先农坛的东南有块皇帝的亲耕田,计1.3亩,这就是北京人俗谚中“皇上的一亩三分地——旱涝保收”的所在地。

  先农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先农诸神、体现皇帝以农为本祈求丰收而举行农耕典礼的场所。依照祭祀亲耕在南郊的古礼,先农坛建于北京城中轴线南段的永定门内大街路西,与路东天坛位置大致相对。原有内外两坛,缭以垣墙,坛周有600余亩(约合40万平方米)护坛地,总面积约130万平方米。外坛的北墙原在今永安路南侧,圆弧形,象征“天圆”;南墙在永定门西街,与东墙西墙合,呈方形,象征“地方”;东墙在先农坛街,西墙在太平街。

  《诗·周颂·载芟序》载:“载芟,春籍田而祈社稷也。”每到春耕前,天子、诸侯执耒耜在籍田上三推,称为“籍礼”,此礼历经数代而不衰。明代制度,每当皇帝“登极之初,行耕籍礼,则亲祭”,为一年的风调雨顺祈福。清代更重视农业,经常要亲行耕籍,并在亲耕田两旁分十二畦,由三公九卿从耕。“耕籍礼”照例农历三月上亥日在先农坛举行。届时,皇帝在亲耕田上面南站立,鸿胪寺官赞唱仪式开始,由“户部尚书执耒耜,府尹执鞭,北面跪以进”,然后礼部銮仪卫、太常寺官导引皇上亲耕。“帝秉耒三推,府丞奉青箱,户部侍郎播种,耆老随覆。”皇帝左手执耒,右手执鞭,耆老二人牵牛,又有两个农夫帮着皇帝扶犁。府丞捧着装有种子的青箱,由户部侍郎跟着皇帝播种。“三推”指皇帝右手扶犁,左手执鞭,往返耕地三趟,“三推三返”。

  传说,大禹治水时,每治好一处水患,便铸造一条铁牛沉入河底,认为牛识水性,可防河水泛滥。经过代代沿袭,到了唐朝,人们开始把牛放置在河岸边,作为镇水之宝。

  乾隆二十年(1755),清高宗沿用大禹治水的传说,仿唐朝铁牛上岸的做法,在昆明湖畔安放了铜牛。铜牛全身镀金,并在金牛背上用篆文铸造80字的《金牛铭》,寓意大禹治理九河,传颂着铁牛镇水的功绩,铁牛安澜定波,受到后人景仰。有铜牛镇守,蕴含着天道刚正不可动摇,又象征着地厚载物那样牢固。

  在昆明湖西北,有清乾隆十五年为观赏农耕景象建筑的延赏斋、玉河斋、澄鲜堂、蚕神庙等耕织图景区。这是一处以河湖、稻田、蚕桑等自然景观为主,具有浓郁江南水乡风情的景区,因与铜牛隔湖相望,蕴含着牛郎织女“男耕女织”的景题寓意。今人考察,昆明湖的东堤,比故宫的地基高约10米。在此设置铜牛,有利观察湖水水位线,随时测知水位,以便加强防护,免使北京城遭受洪水之灾。

  有趣的是,在昆明市金牛街盘龙江西岸原井宿祠内,也有一只姿势、大小相仿的铜牛。所不同者,北京的铜牛是双角旱牛,昆明的铜牛是南方为独角水牛。它们都经历了一二百年的沧桑,见证着南北方地区对耕牛的景仰。

  老北京过年,从腊月(农历十二月)已经开始,一进腊月,各家就忙着置办年货。腊月初八是“腊八节”,家家喝腊八粥。用各种杂米豆、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花生仁、松仁、葡萄干等煮粥,亲友之间互相馈赠,以示祝福。腊八也是冬贮之期,用米醋在坛子里泡“腊八蒜”,到除夕夜吃饺子时才开坛,蒜的颜色碧绿青翠,象征着春天即将到来,增添了不少节日色彩。从腊八起,要按“皇历”上“宜扫舍”的规定,择日扫房。到扫房那天,全家大小一齐上阵,去尘秽,净庭户,“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扫房后还要裱糊房子,“择吉”洗澡,剃头理发,直到腊月廿三。腊月廿三为“小年”,“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小姑娘要花,小小子要炮”。过去廿三祭灶君,碗里装的主要是关东糖、糖瓜、凉水,还有一碗草料。北京人对马特别重视,祭灶也祭马,为的是让马带着灶王爷快去快回,没工夫和别的灶王聊天,“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腊八也是逐疫的日子,这项活动来源于驱鬼避疫的仪式。《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为腊日,有“腊鼓鸣,春草生”的谚语,人们要击细腰鼓,戴胡头,扮金刚力士以逐疫,这个驱逐疫鬼的仪式,就叫“傩”。《燕京岁时记·大平鼓》载:“儿童三五成群,以藤杖击之,鼓声咚咚然,环声铮铮然,上下相应,即所谓迎年之鼓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官方QQ群

2000.11.1,老北京网自创办之日起,已经运行了 | 老北京网

GMT+8, 2024-11-23 04:06 , Processed in 1.086067 second(s), 7 queries , MemCache On.

道义 良知 责任 担当

CopyRight © 2000-2022 oldbeiji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